興慶區地處寧夏回族自治區中部,是寧夏回族自治區首府銀川市的教育示范區,也是銀川市經濟中心區。全區共有中學13所(城市中學8所,農村中學5所),小學32所(城市小學28所,農村小學4所),其中九年一貫制學校5所?,F有在職在編體育教師260人(其中自治區級骨干教師5人,銀川市級骨干教師5人,縣級骨干教師15人,足球專業教師10人),在冊學生58210人。為貫徹落實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進一步加快普及校園足球,促進青少年強身健體、全面發展,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興慶區教育局在以往開展校園足球的基礎上,結合《教育部等6部門關于加快發展青少年校園足球的實施意見》,大力推進校園足球,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校園足球活動。讓學生們以足球為載體,走到陽光下、走向足球場。更讓學生們在足球運動中找到自信、找準目標、鍛煉身體、磨煉意志、修煉品質。
一、加強領導,精心組織
為了切實做好校園足球的普及、推進工作,讓青少年足球在校園“落地、生根、發芽”,興慶區教育局成立了由局長孫自文任組長、副局長馬晨曉任副組長、各學校校長為成員的校園足球領導小組,召開了中小學全面推進校園足球工作啟動會,制訂并下發了《興慶區教育局全面推進校園足球工作實施方案》。在會議精神的指導下,興慶區各學校均成立了校園足球領導小組,由校長任組長,副校長分管,團支部、少部隊、后勤等多部門參與,責任明確,分工到位。并將推進校園足球工作納入學校整體工作計劃,制訂相應的實施方案,嚴格落實。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升校園足球教育和訓練水平
(一)加大專項培訓力度,加強師資力量
為充實校園足球教師和教練員力量,加強足球師資隊伍建設,興慶區教育局在現有師資基礎上,加大對體育教師足球知識、技能、訓練和裁判的專項培訓。2015年,邀請亞足聯C級教練員、恒大足球學校教師進行了為期10天的專項培訓,此次培訓保證了每周1~2課時足球課的有效實施及課余訓練的有序開展。2015年,首批國家級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教師參加了為期15天的國家級培訓。2016年,興慶區邀請曾赴法國參加青少年校園足球培訓的足球教師進行了為期10天的理論與教學方法、訓練方法培訓,大幅度提升了體育教師的足球專業素養。2016年,選派部分教師參加赴法教師團為期10天的銀川站培訓。2016年,邀請資深體育評論員張璐和北京銘人體育青少年訓練專家劉林為全體體育教師進行了為期5天的理論與教學、訓練方法的培訓。2016年,選派54名體育教師赴恒大足球學校進行了為期10天的封閉式培訓。2016年,第二批國家級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教師參加了為期15天的國家級培訓。2017年,邀請西班牙教練員對全體體育教師進行了為期3天的足球文化差異、足球教育理論、教學實踐、訓練實踐的培訓,西班牙教練員長期駐扎在興慶區第五小學,對該校及周邊學校的足球教師及教練員進行足球教育理論、教學方法、訓練方法等方面的指導。
(二)有效整合資源,充實校園足球教師和教練員力量
在加強體育教師師資力量的同時,還進一步完善政府支持、市場參與的投入機制,鼓勵社會力量發揮作用。各學校積極挖掘社會和家長資源,聘請退役運動員、體育院校足球專業學生、社會及家長中的足球愛好者擔任學校的足球社會指導員,與學校定點掛鉤,有計劃地到學校指導體育教師及學生進行足球訓練和競賽活動。充分調動各方面支持、參與校園足球推廣工作,使校園足球能廣泛深入地持續開展。興慶區現與銀川市青少年訓練中心、銀川市青少年足球訓練中心、宏宇足球俱樂部、世英足球俱樂部、尚美足球俱樂部、動平衡足球俱樂部等進行合作,以聯合訓練營的形式多渠道地提升校園足球專業水平,彌補學校專業人員的缺失,大大提高了校園足球的教學和訓練質量。
三、狠抓教育教學,提升課堂實效
(一)以課堂教學為主體,以各項活動為支撐
要想推動校園足球發展,普及是關鍵,而課堂教學是普及足球運動的一個重要、有效支點。按照學生的年齡特點科學設計,建立健全校園足球教學和訓練體系。以“循序漸進、普及知識、培養興趣、健康快樂”為基本要求,有計劃地逐步把足球基本知識、基本技能、規則納入體育課程必修內容,并適當擴大比例,不斷提高足球教學質量,將足球基本技術作為學生體育考試內容,學生足球技能的掌握程度作為學生綜合素質測評的一項指標。2015年起,興慶區各學校每周每班1節足球課;各級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每周每班不少于1節足球課,并按照課程標準編寫校園足球教學計劃,還將足球作為大課間、課外活動的主要內容,力爭做到各級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的每名學生都會踢球。通過各類足球活動豐富了學生的足球知識,培養了學生的足球運動技能和興趣,引導學生向著“愛足球、踢足球、看足球、懂足球”的方向發展。目前,興慶區已有的17所國家級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10所自治區級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都將足球作為“一校一品”或“一校兩品”體育特色項目。
(二)以賽促研,以賽促教
為了提升體育教師的基本技能,提高教學實效,自2015年起,興慶區每年舉辦一屆教師足球技能比賽,通過比賽,給全體體育教師搭建一個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共同提高的平臺。除了足球基本技能比賽外,每年還舉行了各級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間的課堂教學評比、研討活動,通過課堂教學評比活動比素養、找不足、研方法、促實效,為體育教師們搭建了相互交流教研的平臺。近2年,體育教師們通過此類比賽,尋找自身不足以及專業發展方向,研究適用于現狀的教學方法,提高了教學實效,為更好地普及校園足球奠定了基礎。
四、健全競賽體系,完善足球賽制,實現學、練、賽多位一體
興慶區堅持以中小學生足球聯賽為主導,通過賽制設置讓各學校代表隊有多次參加比賽、鍛煉隊伍的機會。鼓勵學校積極參加教育部門認可的各類社會(或企業)舉辦的公益性足球比賽和足球活動。
各級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每學期都會舉辦校園足球班級聯賽、友誼賽,同時,都能做到班班有球隊、年級有球隊、學校有代表隊,每天有比賽,人人都參與。其他學校至少組建2支校足球代表隊,積極參加興慶區中小學生足球聯賽,組織校內的單項技術比賽。設立學校足球興趣小組,吸納有興趣的學生參與足球活動,為喜愛足球的學生搭建學習、展示的平臺。
自2009年起,興慶區就開始舉行中小學生足球聯賽,始終堅持每年舉辦一屆。至今,已舉辦了9屆中小學生校園足球(男子)聯賽和1屆小學生女子足球聯賽。為了讓聯賽的層次性更強、參與面更廣,2017年10月,又增設首屆(5+1式)U8足球聯賽。今后,興慶區會逐步將足球聯賽賽期加長,分年齡段舉辦足球聯賽,使足球聯賽真正達到平臺更廣、參與面更大的效果。
五、豐富活動內容,營造足球文化
堅持“陽光體育,快樂足球”的理念,在青少年學生中大力倡導“團結協作、積極向上、頑強拼搏、健康成長”的校園足球文化。利用課余時間開展形式多樣的校園足球文化活動。如,足球節、足球嘉年華或以足球為主題的競賽活動、校園足球明星評選、優秀足球小記者、說足球、畫足球、講足球……利用這些活動促進校園足球文化的建設,在校內外掀起“愛足球、踢足球、看足球”的足球熱。充分發揮足球的育人功能,把校園足球作為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基礎性工程,以此贏得了家長、社會的認同與支持,讓更多的學生通過足球運動獲得自信、健康成長、體會快樂、適應規則、遵守道德規范。目前為止,興慶區各級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已成功舉辦了多次足球節,現已逐步將此項活動向各學校推廣,力爭達到每所學校都有自己的足球節。
六、條件保障
加大校園足球經費投入,優化學校體育經費支出結構,興慶區教育局積極與上級管理部門協調,爭取政府資金投入,用于已有校園足球場設施條件的改建、改善,新(改)建足球場地及校園足球競賽的組織。要求學校統籌安排體育專項經費,用于為運動員購買保險、課程建設與教學實施、器材設置添置、校園足球文化建設等。2015年,興慶區政府撥???0萬元,獎勵校園足球開展突出的學校。2016年,又撥???0萬元,由廣州恒大足球學校對體育教師進行足球專項培訓。目前,興慶區各級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均購置了全套足球訓練器材及KT足球比賽場地,推進了校園足球教學與訓練的進程。
七、未來發展規劃
(一)加強校園足球文化建設
文化建設是校園足球發展的堅實基礎,通過加強足球文化建設,引領學生對足球運動產生興趣,并逐漸熱愛足球運動。興慶區倡導、引領各所國家級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將足球文化融入校園文化,根據學校自身情況打造不同特色的足球文化。
(二)完善、豐富聯賽制度
1.按年齡段開展足球聯賽。如,U8、U10、U11等。
2.聯賽實行升降級制度。
(三)提升教師專業技能
1.將足球專項技能比賽與課堂教學評比、研討活動相結合,每年舉行一屆面向全體體育教師的集技能、說課、講課、評課、研討為一體的教師足球專項素養比賽。
2.興慶區繼續組織教師裁判員、教練員培訓,爭取讓每名體育教師都能當足球教練員和裁判員。
(四)加強教師教學能力的培訓
1.落實“請進來、送出去”的理念。邀請經驗豐富的足球專業教師為全體體育教師做經驗交流,遴選年輕教師參加各級、各類培訓學習活動。
2.盤活內部資源,以學片為單位形成學習共同體,以學片教研為平臺,使足球教師通過教研活動學習提升教學能力。
(五)豐富足球活動形式
在國家級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中,每年選1所學校承擔足球嘉年華活動展示的任務,邀請全體體育教師觀摩并在各自學校進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