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向紅
摘 要:在城鄉規劃建設當中,最重要的前提就是城鄉規劃。城鄉建設的發展首先就要符合當地的政治、經濟以及文化情況,要緊密結合著城鄉發展狀況,以及城鄉經濟狀況和社會及生態情況。要想建設好城鄉規劃,就必須先要制定好一套科學、合理的城鄉規劃設計方案,并圍繞當地的實際情況來開展建設。所以,當地的政府以及相關部門應該從長遠考慮,并做好城鄉規劃設計計劃,緊密圍繞計劃實施,基于此,文章就當前城鄉規劃中常見問題進行分析,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解決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城鄉規劃;問題;措施
0 前言
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國的改革不斷步入深水區,迫切需要在社會的各個領域找到改革的途徑,突破發展瓶頸,實現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跨越式發展。為此,現階段,我國不斷推行新型城鎮化建設,不斷提高城鄉居民的生活質量。在推行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過程中,城鄉規劃方面面臨很多嚴峻的挑戰,迫切需要解決方案,促進城鄉規劃可執行性的提高,實現城鎮的可持續發展。為此,研究城鄉規劃的可執行性成為了一項具有現實意義的研究課題。
1 當前城鄉規劃所面臨的問題
1.1城鄉規劃管理工作缺乏長遠的發展意識
我國的城鄉經濟狀況比較復雜多變,由于城鄉各區域的面積較小,且集中性不高,存在很多管理上的難題。正是因為如此,我國的現行的城鄉規劃都是在基于表層現象來進行探討的,缺乏了一種科學發展的理念,長遠發展的思想。并且,我國現目前大多數的城鄉規劃的弊病的歷史性根源來自于過去的計劃經濟時代,由于受到過去經濟體制的影響,現在的城鄉規劃開展工作時的思路都在受著制約和束縛。所以,為了要建立起新型的、科學的、合理的城鄉規劃管理機制,就要用科學和諧的新思路來看待問題,并進行指導。
1.2城鄉規劃對建設時序和實施路徑考慮不夠充分,缺乏規劃彈性
在城鄉規劃過程中,由于城鄉發展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所以要求城鄉規劃方案應該具有一定的規劃彈性,從而能夠合理應對臨時出現的波動和異常。但是,在現階段的城鄉規劃實際中,對建設時序和實施路徑并沒有進行充分考慮,城鄉規劃方案缺乏彈性。現階段的“靜態藍圖式”城鄉規劃方案,使得其在實施過程中也不能及時應對臨時波動狀況。也就是說,現階段的城鄉規劃不能及時應對發展過程中的不確定因素,規劃過于死板,缺乏彈性,應變能力不強,從而導致了城鄉規劃方案的可執行性不高。
1.3民意沒有在城鄉規劃得到充分體現
在現階段的城鄉規劃過程中,規劃師的設計思路過于閉塞,長期受到計劃經濟時代觀念的影響,在設計內容方面,對于空間形態的探索過于重視,但是在如今多元化不斷發展的時代,這種單一的城鄉規劃模式不能維系社會各方面利益的平衡。具體表現為:一方面,城鄉規劃過程中忽視了實際生活中多方面因素對于設計的影響;另一方面,在城鄉規劃的過程中并沒有充分吸取民意訴求,從而導致城鄉規劃方案脫離了人民大眾,無法顧及多元主體的利益,從而失去了可執行性的基礎。
1.4過于重視“硬”規劃,忽視了“軟”規劃,理解片面
將城鄉規劃付諸實踐,必須把實施機制作為最根本的支撐點,但是在具體的操作中,實施機制往往與各級政府部門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城鄉規劃的實施中,由于受到技術路線的影響,或者受到傳統規劃思想的影響,設計人員對于城鄉規劃的空間形態、空間布局等“硬”技術過于重視,而對于實施機制等“軟”技術的理解存在偏差,使得城鄉規劃中的“軟”技術長期處于被冷落、被漠視的位置上,不能得到正確地理解。但是,因為規劃的實行同政府的行政機制、財政機制以及社會保障機制等實施機制存在著十分緊密的關聯,如果城鄉規劃過程不能將實施機制等“軟”技術擺在正確位置上的話,城鄉規劃的可執行性也不會有所提高。
1.5缺乏對實施主體的認識以及同大多數實施主體的交流
現階段,我國的城鄉規劃探索不足,與實施主體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工作做得不到位,也是導致我國城鄉規劃的可執行性遲遲得不到提高的重要原因。在一般情況下,規劃人員與編制組織主體的交流還算比較多,但是在現階段,編制組織主體通常是規劃建設部門,這與當前的經濟發展形勢不相符。現階段的規劃建設部門職能已經不再具備全局性、綜合性、完整性,而僅僅是一個承擔著一定城鄉規劃職能的專業部門。這種現狀導致了規劃不能與大量實施主體進行充分交流,規劃編制也不能明確解釋矛盾沖突所在,更沒有指出針對性強的解決方案,從而使得城鄉規劃方案的可執行性不佳。
2 城鄉規劃過程中問題的解決方案分析
2.1落實以人為本,在城鄉規劃中充分考慮民意
在城鄉規劃過程中,為了增強城鄉規劃編制的可執行性,應該充分落實以人為本的宗旨和原則,在規劃過程中充分考慮民意,鼓勵社會各界人士積極參與城鄉規劃。所謂的公眾參與就是指在城鄉規劃過程中,通過多元利益主體之間的思想碰撞,實現對不同利益主體的利益滿足。與此同時,公眾參與也使得大家的想法在城鄉規劃中得到體現,從而不斷提高規劃編制的可執行性,減少規劃編制在付諸實踐的過程中的錯誤。城鄉規劃涉及不同利益主體,不同利益主體之間的思想存在很大的分歧,所以為了保證城鄉規劃編制的可執行性,應該充分落實以人為本的理念,考慮不同利益主體的利益和想法,在規劃編制中充分體現民意,提高規劃編制的可執行性。
2.2多方位切入,拓展規劃的實行范圍
將多方位切入的觀念應用于城鄉規劃中,有很多好處。一方面,既有利于制定多元因素,實現多價值觀和多學科的交叉、合作;另一方面,多方位切入的城鄉規劃編制又能夠拓展城鄉規劃的范圍,使城鄉規劃日趨科學化、合理化、可操作化[4]。另外,由于城鄉規劃是一項受到社會、倫理、空間布局等多方面因素限制的工作,而多方位切入更加能夠根據實際需要來實現對規劃目標的統籌兼顧,推動規劃方案的制定進程不斷向好的一方面發展,不斷提高規劃編制的可執行性。
2.3全面統籌兼顧,注重不同部門的利益協調
在城鄉規劃的實踐中,規劃部門一直是占據主導地位的部門,但是在城鄉規劃的整個設計和實施過程中,還有其他的行政組織結構在發揮作用。所以,在城鄉規劃的過程中,為了保證規劃編制的可執行性,應該充分做到全面統籌兼顧,做到多個部門的利益并重,以此來保證城鄉規劃工作能夠得到其他部門的支持,促進城鄉規劃的發展。在規劃編制過程中,應該加大探索城鄉規劃和其他職能部門的關系,注重利益協調,共同攜手促進城鄉規劃工作實現可持續發展。在開展城鄉規劃工作時,一定要注意協調參與工作的各部門之間的關系。由于城鄉規劃工作所要涉及的領域廣、需要考量的要素龐雜,所涉及的部門也相應的多。所以,在參與部門眾多的前提下,如何協調好各部門之間的關系,以及如何科學、合理地安排各部門的工作,都是城鄉規劃設計過程中必須要面對的難題。
3 結束語
城鄉規劃的進程當中必不可少的會出現問題和弊病,我們能夠做的就是在城鄉規劃的各個階段采取相對應的措施,來提前做好防預。更重要的是,城鄉規劃設計革新的關鍵就是思想的改變,為了城鄉區域的可持續發展,就要貫徹好“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不斷革新決策和方案,為城鎮化建設提供可靠的保障,以積極的態度、正確的方案解決城鄉規劃中存在的問題,統籌城鄉發展。
參考文獻
[1]城鄉規劃發展之路中融入生態文明理念[J].謝雋毅. 住宅與房地產.2018(09)
[2]淺談生態視角下的城鄉規劃工作[J].李龍濤. 智能城市.2017(12)
[3]新形勢背景下城鄉規劃一體化管理分析[J].徐凡,董一川. 綠色環保建材.2018(12)
[4]城鄉規劃中常見問題與解決措施探討[J].宣建偉. 建材與裝飾.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