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林 肖勇
江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HONG計劃”支教志愿服務團五年來始終風雨無阻地堅持在教育扶貧第一線,以校園足球關注、助力留守兒童成長,不讓他們成為教育遺忘的花朵。
“麻雀村小”的足球夢向陽而生
“扶貧先扶智”,讓貧困地區的孩子接受優質的素質教育,是扶貧開發的一項重要內容和策略。新建區松湖鎮地處南昌市的偏遠地區,轄區村小12 所,大多學生為留守兒童,其中和平小學、仙亭小學、港西小學三所學校留守兒童高達90%以上。三所農村村小師資缺乏,場地受限,沒有體育老師,更遑談校園足球。
2015年9月,為圓這些孩子的“足球夢”,江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與松湖鎮三所村小建立了足球支教志愿服務互助關系,安排了3名足球專業的支教生到村小開展為期一學期的支教工作。起初的村小,沒有場地,支教生和村小老師就在臨近河灘的空草地上,自己畫足球場,用兩根竹竿當足球門。他們從體育課堂入手,以校園足球為主要內容,整合了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五禽戲和中華美德傳統教育,并融入課堂、大課間,有聲有色地開展校園足球活動,同時選拔一些身體素質好的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足球訓練和比賽,實現了“河灘上的足球夢”。
足球助力留守兒童茁壯成長
關愛留守兒童體現著一種有溫度的人文關懷,是一項良心工程、社會工程,實現因人施策的“精準關愛”,有賴于專業力量的投入。
江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HONG計劃”支教志愿服務團構建了“專人盯校”幫扶平臺,分上下半年,分別遴選素質高、專業強、熱愛農村教育的大學生作為支教志愿者到受援村小,為受援村小注入了新鮮的血液。支教生的到來,讓村小留守兒童變得活躍起來。留守兒童找到了快樂與自信,找到了學習的樂趣與熱情,整個校園充滿生機活力。每年6月和12月,他們組織農村村小足球聯賽,開發了許多趣味足球項目,深受孩子們的喜愛;一些頗有實力的足球小將經常出去參加足球比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充分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肯定,變得更加自信,傳遞著積極向上、樂觀有愛的正能量。
2017年6月,在松湖鎮的河灘上,南昌市第一屆“少年志 綠茵夢”趣味足球賽舉行,全市18所村小參與;與此同時,松湖鎮和平小學小型足球場正式啟用。五年來,一批批支教生陸續來到村小,從起初的3所村小發展到南昌市周邊24所村小,受援村小學生達18000余名,留守兒童占45%。一批批留守兒童因為足球茁壯成長,走出鄉村,走上了茁壯成長之路,為破解農村留守兒童問題打開了突破口。
構建教育精準扶貧“新模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努力讓每一個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2017年,以“HONG計劃”為模板打造的“江西省音體美大學生赴邊遠農村小學支教志愿服務試點工作”全面啟動。江西從江西師范大學等9所高校師范類音體美專業大學生中,選派180名志愿者到留守兒童比例較高的邊遠農村小學,開展為期1個學期的支教,并將此項工作列入教育廳的常規工作,實行常態化管理。2018年秋,選派了1341名支教生,受援學校達到447所,“大手牽小手”活動覆蓋了全省大部分邊遠村小,使更多的農村留守兒童因此得到良好的體育與美育教育,健全了體格與人格。
贈人玫瑰,手留余香。專業支教進農村改善了農村留守兒童的特質,激活了農村留守兒童的智育、體育、美育細胞,喚醒了她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并且這支玫瑰,在新時代越發顯得嬌艷美麗,正在散發著悠遠的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