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弦
摘要:學習動機是學生學習過程中重要的心理動力機制,學習動機缺失是指缺少或沒有學習動機,從而導致學生學習行為缺失或沒有的現象。缺失或沒有學習動機學生的學習也只是被動的學習,也就不能產生有效的學習效能。內地西藏班(校)作為我國特有的教育單位,擁有一批特殊的學生,雖然不遠千里來內地求學,但因國家對民族教育的大力支持,內地西藏班(校)的教學質量優厚,他們的升學之路比之自治區內的學生更具競爭力,但也因此造成了相當部分學生學習動機缺失。
1.研究對象
以重慶西藏中學初一、初二全體學生作為被試,按來源分為計劃內學生、計劃外學生、援藏干部子女、昌都委培學生。
2.研究工具
以《中學生學習動機缺失量表》(朱曉紅2011),作為研究工具。
3.調查的實施
此復測由初一初二兩個年級進行,共發出問卷311份,回收有效問卷297份,涉及初一年級150人、初二年級147人,男生126人、女生171人,城鎮學生163人、農村學生134人,計劃內學生162人、計劃外學生24人、進藏干部子女33人、昌都委培生78人。
4.數據處理
采用SPSS19.0進行統計,對性別、城鄉、生源、年級的各個因子進行詳細分析并與初測結果進行對比。
5.結果與分析
5.1西藏中學初中生學習動機缺失復測總體情況
從總體結果可以看出,兩個年級總均分為低分,總體的各項因子得分均偏低,只有因子5略高于2.5分。
5.2西藏中學初中生學習動機缺失復測各年級比較
從結果來看,各項因子的平均分比之初測時幾乎都有所下降,只有因子13呈現上升趨勢,從而導致表現分量表的得分隨之升高。因子13是學生對自己的學習回避行為的自評,在初試時大部分學生有隱藏自己消極行為的心理,而在復試時已經能夠很好的直面自己的真實情況,因此這一分值的提高反而是具有積極意義的。兩個年級的直間的變化趨于一致,但因子5的差異仍然是非常顯著的,這表明初一年級的學生對學習動機認識的提高優于初二學生,也可以說明,學生年級越小,越容易通過外界干預影響他們的認知。
通過對比顯示,一年級學生中對回避行為的自我認識是上升的,并且達到了顯著的變化,而因子14的顯著性表明低投入的情況得到了很好的改善,認知分量表的顯著性降低表面學生對于學習的各項認知方面(如價值觀、學習任務的認識等)有了積極的進步。
初二年級學生的改變更為明顯,每一項得分幾乎均有所降低,各項分量表及總分的得分都向著理想的方向發展。對回避行為的自我覺察或評價方面,初二年級的學生也與初一年級學生一樣有了新的認識。學習就像攀登珠穆朗瑪峰,只有直面遇到的問題,才能夠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法、克服困難、登上頂峰。
5.3西藏中學初中生學習動機缺失復測性別差異的比較
從總體來看,男女生的發展趨勢是同步的,各項因子得分顯示女生的情況仍然好于男生,她們比之男生更容易通過輔導活動投入自己的情感,從而提高對學習動機的自主感體驗。
通過結果可知,男生在經過干預后,在學習動機缺失的認知方面有了極大的提高,雖然不如女生,但是可以看出班級心理輔導活動對他們在學習動機缺失方面的影響是積極的明顯的。
總體女生的改變是非常明顯的,她們在因子6、以及認知、體驗分量表中表現尤為突出,說明干預措施對女生的影響是成功的,有效的,另外女生更能坦誠的面對自己在學習中的問題,因此獲得的成效也是非常明顯的。
5.4西藏中學初中生學習動機缺失復測學生來源比較
總體來說,各生源類別的學生都在往積極的方向發展,而且變化明顯。進藏干部子女的優勢仍然非常明顯,而昌都委培生的與其他來源學生的差異也是顯著的。有八個因子及四個分量表都顯示差異明顯,這表明,心理輔導活動對學習動機缺失的干預對不同來源學生的影響是不一樣的。
計劃內學生各方面都有進步,尤其是在對學習動機缺失的認知方面有了長足進步,對自我回避行為的覺知增加,能夠很好的承認自己的逃避學習的行為。
計劃外學生在因子6中表現顯著,說明計劃外學生對學習的自主感方面取得了進步,認知分量表的顯著性改變,表明,計劃外學生對學習動機缺失的認知方面與計劃內學生一樣有了明顯改善。
進藏干部子女的變化是四種生源里最大的,從總體上看,通過干預和糾正,他們學習動機缺失的改善相當顯著,其中以認知和體驗分量表的改變最為突出顯著,而因子8的顯著降低,說明進藏干部子女學生在學習的歸屬感顯著增強。
昌都委培學生的對比結果是四個生源中最為特殊的,在其他三個生源都呈良性發展趨勢的同時,昌都班學生的均值總體上卻有輕微的走高,意向、表現分量表的均值都有所提高,其中表現分量表的消極變化顯著。
在認知和體驗方面得到的較大的改進,尤其是認知方面進步明顯,這說明干預和糾正對昌都班學生在認知和體驗方面具有積極影響,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些干預和糾正對昌都班學生自己的學習動機的缺失的自我覺察是起到作用的,但對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可能幫助不太多。
筆者還調查了學生在期末考試前對自己成績在班級的預測名次和考試后實際所取得的名次進行了相關檢驗,結果發現,四種生源學生的相關系數的大小關系是進藏干部子女>計劃內學生>計劃外學生>昌都班學生,且都是顯著相關,這些都充分表明昌都班學生是四類學生中最缺乏自信的,學習動機缺失情況是需要學校有關部門及心理健康教育重點的持久的干預和糾正的。
5.5西藏中學初中生學習動機缺失城鄉學生前后測比較
縱觀全體,城鄉學生的各方面均值都沒有高分出現,而值得一提的是所有因子及分量表都沒有顯著性的差異。
城鎮學生通過心理輔導活動課的干預和糾正后取得了明顯的進步,總體變化顯著。城鎮學生已經認識到雖然“一分耕耘不一定會有一分收獲”,但是不作為必定無法取得好的成績,學習成績的好壞與自己投入的學習時間、精力的多少是成正相關的,因此干預后的城鎮學生提高了學習的自主感、增強了克服自身和外界困難的學習自信心(因子7)、獲得了更多的歸屬感,加大了對學習的投入。
相較于城鎮學生,農村學生學習動機缺失的總體情況并未發生明顯的改變,只在認知這一個方面得到了非常顯著的進步,其它四個量表與前測的結果都沒有顯著的差別。這說明心理輔導活動課的干預和糾正在認知方面比較理想的。
就此次研究看來心理輔導活動課從認知、體驗(情緒情感)和意志方面對學習動機缺失的干預和糾正在大方向上是正確的,而本研究在認知方面的成效遠遠大于其他方面,究其原因第一,對于青春初期的學生來說,他們的認知可樹性強,第二,情緒情感及意志方面要得到轉是需要更長時間的努力的,不能僅僅靠幾次心理輔導活動課就妄圖得到根本的變化。這也可以說明心理輔導活動課開展的數量是遠遠不夠的,如果想要做好這項工作就需要加大包括師資等方面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