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學森
摘 ?要:對于物理課程的教學來講,不僅包含了理論課程的教學內容,實驗課程也是幫助學生理解理論知識,提高物理應用能力的重要手段。針對實驗教學部分運用科學的方法開展教學,是非常重要的。探究式教學方法作為一種帶著思考和問題投入學習的方法,與實驗教學的匹配應用具有適宜性。
關鍵詞: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學;實驗教學
引言:
物理實驗是支持物理課程學習的實踐性教學部分的內容,實驗教學的組織開展是否成功,關系到學生對于相關物理知識的理解程度和運用能力。為了適應高中階段學生的自主學習需求,探究式教學模式在實驗課堂教學中的融合是一種趨勢和需要。
一、探究式課堂構建的意義
(一)提升物理實驗的趣味性
物理實驗的過程從組織形式上來講,具有規范性強和流程特征顯著的特點。如果按照常規的方式組織實驗課程,則學生容易感受到實驗的過程是一個按部就班的固定操作過程,從主觀上就比較容易對實驗教學的厭煩感。而且,由于部分物理實驗教育有一定的危險系數,因此,實驗組織開展的過程中,具體的操作需要嚴格按照固定的方法執行。從學生的主觀感受上來講,這會使得學生感受到實驗教學沒有趣味性和挑戰性。但在探究式教學的模式下,學生往往是帶著具體的問題展開實驗的,做實驗的過程從學習的過程轉變成了解決問題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探索欲望會被激發起來,教學效果也就能夠得到提升。
(二)鍛煉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思維創新能力是高中生能力培養過程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在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發散能力,也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探究式教學的模式,可以在實驗教學組織的各個環節中都通過問題的方式作為節點,這就意味著能夠給學生留下更多的思維和探索空間,對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高中物理實驗探究式課堂的構建途徑
在明確了探究式教學方法在實際應用中的意義后,關于這種教學模式的構建,需要遵從科學的原則并運用合理的方式方法。下文分別從構建原則和構建路徑兩方面進行具體分析。
(一)構建原則
要想構建一個具有探究式特點的物理實驗課堂,教師需要把握住以下幾方面原則。第一,應當選取適當的實驗課程內容進行教學融合。在高中物理的實驗課程內容中,并不是所有的課程內容都可以適宜于應用探究式教學方法進行教學。這就需要教師結合實際選取適當的實驗課程融入這種教學方法。第二,課堂教學的構建應當以學生為主體。課程教學的目標在于提升學生主觀上的探索能力和思維創新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提出了一個具體的問題后,應當將探索的空間留給學生,從而為學生的能力訓練提供平臺。
(二)構建方法
首先,通過具體提問導入實驗探究教學。這主要是指,教師在開展實驗教學的前期,首先提出一個具體的問題,讓學生在帶著問題的基礎上開展實驗過程。探究式教學的過程,通常情況下,教師可以采取問題導向的方法,將理論上的實驗結果告訴學生,讓學生以一種尋找問題原因的模式開展實驗。例如,在高中物理實驗《電磁打點計時器》中,教師就可以首先將打點計時器所形成的計時紙條的打點結果展示給學生,隨后提出問題,如為何打點計時器上的點位呈現等距離分布。讓學生帶著這個問題開展實驗,從而對物體的運動狀態這一概念有一個更加清晰深入的理解。
其次,從生活實際出發,通過引導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組織實現探究式教學模式的開展。從物理課程本身的性質上來說,物理原理和相關的理論知識,其運用目標就在于解決來自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從這個角度上來講,也充分反映出了物理課程與學生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例如,關于物理實驗課程中的《摩擦力》課程的實驗,就是一類與生活有著緊密聯系的實驗內容。教師可以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思考一些日常生活現象的產生原因,從而進一步引入到摩擦力的實驗課程中。例如,為什么運動鞋底的紋路會更加復雜?為什么手掌光滑就無法擰動瓶蓋?通過這些生活化問題的引入,能夠激發起學生參與物理實驗的積極性,這也就從本質上體現出了探究式教學方法的意義。
再次,教師應當注重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有效組織。實驗教學的過程需要經過前期的引導和實驗過程中的輔助帶入,這就需要教師對于如何組織好探究式實驗教學進行思考。教師應當從教學資源的調動應用以及教學方法的優化角度進行充分的思考和規劃,從而確保實驗課程教學的過程生動有趣,順利完成探究的過程。
三、結束語
總的來講,高中物理的課程結構中,實驗課程的教學過程是非常重要的,且不同的教學方法的應用也對于提升實驗課程的實際效果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教師應當大膽地應用探究式教學模式融入實驗課程教學,并通過有序的組織力求實現教學效果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張玉波.高中物理探究式實驗課堂構建途徑分析[J].好家長,2018(75).
[2]張文光.淺析如何構建高中物理探究式實驗課堂[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