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當前時代的發展,企業管理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企業的競爭能力,因此為了提升企業競爭能力,很多企業開始對管理工作進行改革,國有企業也不例外,本文主要對國有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希望對相關從業者具有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國有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問題及對策
一、國有企業全面預算工作的重要性
在管理工作中,全面預算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在企業內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工作,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優勢:第一,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工作,能夠有效提升企業資金使用率,在合理科學的預算下,企業能夠更好發揮預算的作用,從而提升企業的工作質量。第二,全面預算有助于企業戰略的實施,預算主要是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對一段時間內資金以及工作的安排,和企業的發展戰略是相輔相成的,因此提高全面預算管理工作,能夠有效促進企業的發展進步。第三,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工作,能夠有助于企業管理水平的提升,從而保證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能夠保持較強的行動能力,增強企業的競爭力。
二、當前國有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全面預算管理工作中“妥協”情況嚴重
在當前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實施的時候,企業中往往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第一,企業業務部門逃避風險,一旦出現問題,就會對問題的主要責任人進行問責,但是在實際的工作中,部分部門為了逃避責任,因此將目標設定降低,這樣能夠較好完成企業的預定目標,部分預算目標的制訂較為保守,這就導致了企業在預算執行的過程中,內部執行環境變得越發困難,造成了企業業務增長較少的情況出現。第二,企業的高層在面對預算編制的時候,希望能夠通過更少的投入實現更大的收益,這就導致在制定全局發展預算的時候,會存在偏低的情況,造成雙方之間產生矛盾。一旦這樣的矛盾出現,國企中就會出現相互推諉的現象,雙方都不愿意承擔責任。這就造成了雙方長年因為這樣的問題進行爭吵,最后又步入互相的妥協中,這樣的情景在國企中每年都會上演,造成了工作沒有實質上的進展。第三,國企內的業務部門在完成業務的時候,為了能夠獲得獎金,并且降低預算無法完成的風險,往往會出現作風過于保守的現象,這樣的情況一旦出現,就無法充分發揮國有企業的潛力,造成了國有企業價值流失,常年停滯不前,對國有企業的發展存在巨大的傷害。
(二)全面預算管理工作不能嚴格的執行
第一,在企業的業務部門中,業務部門在制定全面預算的過程中,沒有充分對市場以及自身的情況作出審視,盲目制定數據,并且在預算編制的過程中,盲目自信,對其中的細節推敲都是在主觀的情況下進行,這就造成了全面預算在制定完成后,對實際的工作沒有指導意義,造成了全面預算失真。第二,單位的領導在面對全面預算的制定時,往往沒有對預算編制給予過多重視,在指導的時候,沒有對其中制定的現象以及數據進行充分分析,存在應付現象,并且在全面預算的制定過程中,部門的領導得過且過,只對浮于表面的問題作出了糾正,這樣的態度對業務部門也造成了影響,導致業務部門在面對全面預算管理的時候,盲目自信,最終實施的結果自然不盡如人意。第三,在國企資源分配的時候,存在管理層一言堂的現象,由管理層對企業的資源進行分配,從而造成企業內部的資源不能夠充分進行利用,并且資源的分配不夠科學,造成部分部門資源短缺,無法順利展開工作。第四,國企之中競爭性缺乏,部分企業做出成績之后,沒有得到領導層充分肯定,導致積極性受損,最終造成整個企業文化受到影響,嚴重影響了企業的發展,對企業長期戰略目標的實現造成阻礙。
三、當前國有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工作中存在問題的對策
(一)加強國有企業全面預算編制
針對國有企業當前的狀況,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進行編制:第一,建立預算編制部門,該部門由領導牽頭,從各部門中抽調精英,從而對各業務部門的工作進行了解,同時對市場進行分析調查,以此來對預算進行編制。第二,加強國企業務部門與市場之間的聯系,充分了解市場以及對手的動向,從而結合自身的發展戰略,對自身未來的發展進行規劃,并且根據規劃制定相應的預算編制。第三,在預算編制完成后,領導需要充分發揮自身的權力,在企業內部推行預算編制,并且與企業各業務部門之間需要長期保持聯系,從而了解預算編制的實施情況。
(二)加強全面預算編制的管理體系建設
預算編制需要和企業的戰略、發展規劃以及自身的現狀進行結合,這樣才能夠有效實施,同時,在實施的過程中,企業應該建設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建設。第一,在預算執行前,充分收集各部門意見,并且對企業各部門進行充分了解,剔除其中不合理的意見,并且對業務部門人員普及全面預算管理的重要性,從而保證全面預算能夠順利實施。第二,在預算執行的過程中,領導和全面預算編制部門需要全程進行了解,從而對全面預算的實施情況、其中存在的問題、實施中遇到的困難等都進行充分的了解,這樣在后續制訂全面預算工作時能夠規避這些問題,讓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工作能夠更加高效化、人性化、科學化。第三,在全面預算完成后,預算編制部門應該對全面預算的實施結果進行整理,并且形成相應的數據資料,在后續制定全面預算管理制度的時候,能夠充分參照該年數據,對后續預算進行編制。
(三)加強內部監督與考評機制
首先是監督機制:第一,企業應該加強對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監督,最好的方法是在企業內部建立監督審計部門,主要的工作是對全面預算工作的實施進行監督,該部門應該獨立與全體部門外,直接由單位最高領導進行領導,這樣才能夠保證監督部門的權威性。第二,監督部門需要定期、不定期對各部門預算進行檢查,并且針對預算實施的情況,對各部門進行績效考評,對完成較差的部門進行扣除績效評價分的懲罰,以此來促進業務部門的進步。第三,監督部門應該加強對工作人員工作的監督,對濫竽充數、得過且過的工作人員給予警告,嚴重者可以進行扣除績效或者通報批評等懲罰,對表現優異的員工可以進行通報表揚,并且適當發放獎金,以此來提升工作人員工作的積極性,促進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進步。第四,加強各部門信息化建設,并且對企業預算編制進行一定范圍的公示,發動群眾監督職能,從而對企業內部的不良現象進行根除。
其次是考評機制,在國企全面預算管理中,應該建立相應的考評機制,以此對后續的工作具有參照性:在預算考評中,可以將預算編制為四個等級。第一等級,能夠優秀完成預算目標,在業務完成上能夠同比上一年度有明顯的進步,在該等級中,企業下一年對該企業預算資金可以適當增加,并且對于新項目的申請可以適當減少審核步驟,從而讓部門能夠更好開展業務,同時對該部門工作人員進行獎勵,可以通過現金或者績效考核點來發放,豐富員工上升渠道。第二等級,則是同上年相比,沒有發生變化,在預算資金的發放上,與往年一致,年終獎等也順利發放。第三等級,則是同比上一年度沒有發生變化,但是業務在市場中出現縮水現象,這樣的部門在下一年度的預算發放上,可以適當減少資金比例,以此形成警示,部門年終獎照常發放。第四等級,則是同比上一年度,預算完成度下降,這些部門在后續的預算批示上,需要經過各個部門審核,并且對下一年度的預算按照比例下調,部門工作人員年終獎也同比下調,扣除部分工作人員績效考核評分,以此形成警示作用。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當前國企主要的問題是官僚風氣嚴重,部門之間沒有動力,因此在制訂全面預算管理的時候,更需要強有力的制度,以“法治”代替“人治”,這樣才能夠充分發揮預算管理的優勢,促進國企預算管理工作進步。
參考文獻:
[1]張艷.淺談國有企業全面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OL].中國商論,2019(20):179-180[2019-11-05]. https://doi.org/10.19699/j.cnki.issn2096-0298.2019.20.179.
[2]李志芬.企業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完善對策[J].中國集體經濟,2019(22):45-46.
[3]賈旭聰.國有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商論,2019(11):113-114.
作者簡介:
王燕,上海國際貨幣經紀有限責任公司,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