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定
摘要:一個專業的學生就業狀況是學校教育質量的重要衡量指標之一,文章選取革命老區XX大學XX學院的2020屆三個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狀況作為分析對象,以翔實的就業數據為基礎,重點對畢業生的就業形勢及其原因作了歸納總結,并對學院的就業指導辦法進行了概括梳理。
為全面了解和掌握2020屆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情況,及時了解畢業生的就業意向及思想動態,以便根據畢業生實際情況具體制定下一步工作計劃,使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和服務工作更具針對性,2019年9月25日-10月30日,筆者對革命老區XX學院2020屆畢業生就業工作情況開展了調查和分析。此次調查主要采取個別深入訪談和調查問卷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共深入訪談師生30人,企業3家,對四個畢業班統一實行網上調查,共發放問卷185份,收回有效問卷160份,問卷回收率為86.5%。通過對調查問卷數據錄入、統計和匯總,筆者發現老區大學生在就業創業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一、畢業生就業意向情況
(一)就業前景
大部分學生對自己所學專業的興趣都不那么高,他們表示喜歡自己現在所學的專業。有高達20.63%的學生認為自己現在所學的專業非常好,另外有67.5%的學生也認可自己現在所學的專業。調查結果發現,極少有學生對自己所學專業的就業前景感到迷茫。如果給學生再次選擇專業的話,13.75%的學生依然堅持現在所選、所學的專業,42.5%本身不清楚自己應該選什么專業。這說明雖經過四年的接觸,學生對所學的專業還是不那么有清晰的認識。
(二)工作待遇
通過調查發現,學生們對自己畢業后第一份工作的月薪期望為: 3.13%的學生選擇1000—2000元,10%的學生選擇2000—3000元,31.25%的學生選擇3000-4000元,30%的學生選擇4000元以上,25.63%的學生選擇沒有絕對的預期,根據求職狀況可以適當調整。由此可見,學生對工作后的待遇主要根據自身的能力水平以及所期望的地區綜合分析,趨于理性。這也說明學生在百院四年的磨礪和三個月的實習以后,學生的能力有所提升,對事物的看法也有所提高。
(三)擇業考慮因素
在擇業考慮因素選項中,從高到低排序依次為:薪酬高低與福利、個人發展空間、工作地點、單位性質、個人興趣愛好、崗位級別、公司規模、專業對口。其中選擇“薪酬高低與福利”的學生所得的平均綜合得分為5.57,其次是“個人發展空間和潛力”的學生的平均綜合得分為5.53,選擇“工作地點”的平均綜合得分為4.84,選擇“單位性質(國企、民營、外企)選擇”的平均綜合得分為2.78,而“個人興趣”的綜合得分為占2.66,專業對口的綜合得分只占0.58通過這些數據,我們發現學生都比較注重薪酬、個人發展空間和工作地點,這說明學生更加注重長遠的發展規劃和提升以及個人的利益。
(四)擇業地區
在工作地點的選擇上,有25%的學生選擇沿海/經濟發到地區,15%的學生選擇區內大城市,15.63%的學生選擇區內中小型城市,22%的學生選擇自己所屬生源地,5.63%的學生選擇百色市及周邊縣區,15.63%的學生無特別要求,只有一人選東盟相關國家,占0.63%。由此可見,多數學生都希望留在區外經濟發達地區或自己所屬的生源地發展,很多學生都不愿意到留在百色,為百色服務。不過有一點是欣慰的,許多學生愿意回他們自己生源所在地發展,說明他們對自己的家鄉還是有深厚感情。
(五)畢業生創業意識有所提升
與往屆相比,2020屆畢業生中有很多同學們有創業的打算,希望通過自主創業來實現個人價值,但創業需要資金的原始積累,需要實踐經驗的積累和需要人際關系的積累,大部分同學創業缺少資金,少數同學沒有考慮過或研究過。
二、XX學院2020屆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存在的問題
在調查研究的的過程中,發現XX學院2020屆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國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學生對國家的就業政策及學校就業手續辦理相關制度不了解
不清楚國家對畢業生的就業政策及學校就業手續辦理相關制度。在調查中,不足15%的學生表示清楚就業政策,剩下的學生表示不很清楚和不清楚。
(二)獲取招聘信息途徑少
了解招聘信息的途徑比較少。有不少學生反映他們絕大部分人通過參加校園雙選會和瀏覽學校就業網來了解就業信息,就業渠道非常有限,求職方法技巧也十分欠缺,很多學生表示最需要學校提供一些就業信息和就業指導。
(三)學生吃苦精神不夠,不愿意從基層做起
XX學院兩個工科專業的同學部分同學不愿意從事本專業相關的工作,主要原因是“大學生眼睛向上, 就業期望值居高不”。這兩個專業的同學一般都要進工廠工作,招聘公司雖然大多都是以儲備干部的形式招聘,但大多數都要求從一線員工做起,而工廠的工作環境相對差,比如噪音、粉塵大、夏天高溫、兩班或三班倒班等,很多同學吃不起苦,不愿從一線員工做起,另外,XX學院仍有部分畢業生的就業觀念陳舊,期望值過高,不是先就業,后擇業,再創業,而是憑空想象,一步到位,攀比、講條件,從而出現就業難。
(四)畢業生就業積極性不高,觀望、等“考”畢業生比較多
畢業生剛實習結束返校,還沒有做好找工作的準入,就業積極性不高,觀望、等“考”畢業生比較多。XX學院XX專業為師范生,很多學生想做老師或考事業單位,都在等待2020年6、7月份事業單位考試和特崗考試,“農村特崗”、村官、公務員、“三支一扶”等方面以考試競聘就業政策及落實的時間靠后,報考、備考、等考的物理學畢業生又有很大的比重,這部分畢業生都為了這“考試”而不急于去找工作,這影響了現在的就業率。
三、XX學院2020屆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工作思路
(一)加強領導,進一步落實“一對一”工作責任制
一是進一步明確領導小組各成員的責任。XX學院于9月已成立了以院黨總支書記和院長為組長、學院副書記、副院長為副組長的就業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包括輔導員、院行政秘書和教學秘書。而畢業生就業工作小組則包括了學院的全體老師。再次明確了各位領導的責任,各位老師的工作責任。
二是發揮領導小組成員帶頭作用,進一步落實“一對一”工作責任制。領導重視學生就業,研究部署就業工作。院黨總支書記牽頭,不定期召集“一對一”就業指導老師開會,讓各位指導老師在會上逐一匯報各自指導學生情況,無形中給老師以壓力,促使老師主動積極與所指導的學生聯系.
(二)早動員、早準備
9月份開學初,XX學院召開2020屆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動員大會,學院的領導班子、輔導員、2016級全體班主任、2020屆全體畢業生參加了此次會議。
大會重點以對學院2019屆畢業生的就業情況進行了總結,并給畢業班的同學進行了目前畢業生就業形勢分析以及國家的就業政策介紹等。黨總支書記從以下幾方面對2020屆畢業生做出了要求:第一,應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和就業期望值。他強調同學們應明晰自身定位,科學就業,理性就業。第二,樹立“先就業后擇業”觀念。適應新形勢,打好主動仗,多跑招聘會多總結經驗。第三,提高就業實戰技能,講究策略和方法。第四,注意就業安全,在就業選擇的關口上,一定要謹慎,避免被騙。通過動員會的召開,使2020屆畢業生對當前就業形勢的了解,為2020屆畢業生的就業準備工作打了一劑強心針,以他們便在就業方面更加從容,做出更好的選擇。
(三)搭建校企合作平臺,促進XX學院就業
通過共建實習、實訓基地,實行實習就業一體化,使學生就業前了解企業文化、熟悉企業運營環境和節奏,提高崗位適應能力。有意向的同學實習結束后就可以直接在所實習的企業就業。與企業開展訂單定向培訓,形成“招生即招工、上課即上崗、畢業即就業”的模式。
(四)加強畢業生就業技能的指導與培訓
開展畢業生面試技巧培訓、邀請優秀畢業生回校講座、組織學生參加華圖教育開展關于公務考試、博匯教育公考公益講座以及畢業生進行電工培訓,提高了XX學院學生考試應試技巧,為學生以后的學習指明方向,使同學們了解考試、面試小訣竅。加強面試技巧、禮儀、就業信息渠道獲取等方面的指導。目前學生獲取招聘信息的主要來源是單位網站、宣傳冊以及參加校園雙選會,可以多發展一些社會資源潛力,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另外也可以指導學生互幫互助,拓寬就業渠道的獲取。
(五)加強畢業生就業觀念的引導
開展“扎根基層,服務大眾”主題教育活動,指導畢業生要根據自己的專業需求、學歷層次以及就業起步階段的特點,正確自我定位,從小做起、從頭做起,樂于并勇于到中小企業和鄉鎮街道等基層一線去工作,積極引導畢業生堅定理想信念,將青春夢融入中國夢,將個人的奮斗方向與社會的需要、祖國的發展和未來結合起來,唱響主旋律,引導 畢業生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國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如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大學生應征入伍、選調生、大學生村官、教師特設崗計劃、大學生創業等項目,為今后的成長發展打下堅實的根基。我們要 建功立業。
引導畢業生樹立“先就業后擇業”的觀念,積極的從自身情況出發,先找到自己能做的工作,然后通過在工作中的不斷鍛煉和提高,積累一定的實力后再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并最終開創自己的事業。
工科的兩個專業對口企業,目前學生在企業多是三班倒,比較辛苦,學生畏懼專業對口的企業工作。所以該專業的畢業生對應該找什么方面的工作感到迷茫,我會加強指導,鼓勵學生先就業再擇業,先甜后苦,到珠三角等發達地區的對口企業就業。
根據XX學院物理學以往就業情況,“農村特崗”是XX學院物理學專業畢業生主要就業去向之一。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畢業前兩個月,積極做好“農村特崗”的宣傳與動員工作,鼓勵未就業的同學報考“農村特崗”。
參考文獻
[1].張春玉.就業問題淺議[J]現代情報,2004.5.
[2].荊德剛.新常態視角下的大學生就業形勢與任務[J]中國高教研究,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