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曉麗
摘 ?要:在新課改理念指導下,英語教師需要將自己以往的教學理念進行改變,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理解能力對學生進行生活化的教學。小學生正是處在學習英語知識的初級階段,小學英語教師需要緊隨新課程理念的要求,將生活化教學策略融入到自己的課堂教學中,讓小學生能夠被生活化英語教學所吸引,使學生能夠以自主的姿態進入到英語學習中來,提升學生的英語素養。基于此,本文將談一談將生活引入小學英語教學中的策略。
關鍵詞:生活教學;小學英語;教學策略
在新課程改革下,越來越多新興的教學理念開始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其中就包含生活化教學理念。所謂生活化教學理念就是將生活融入到課堂教學中的各個環節,這種教學理念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的學習效果更好。英語是小學生需要學習的一門基礎性的學科,英語教師有必要將生活化教學理念融入到自己的課堂教學中,使學生能夠充分地認識到英語教學的目的,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英語知識。基于此,本文將結合筆者的教學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探究將生活引入小學英語教學中的策略。
一、教學內容生活化
教學內容是小學英語教學的基礎,小學英語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應該從學生的日常生活入手,從生活中選擇一些學生較為常見且具有一定自然性的材料,從而使小學生能夠較為快速地了解并接收新知識,提升學生的理解力和學習效果。
筆者在教學實踐活動中就十分注重教學內容的生活化。例如,在教授一些與英語數字有關的知識時,筆者并沒有直接對學生進行教學,而是將學生日常生活中所接觸的電話號碼引入到了其中。在向學生講授完基本的知識后,筆者會引導學生用英語做自我介紹,使學生能夠用英語說一說自己父母的電話號碼。筆者認為這種教學方式能夠使學生認識到英語數字的實際用處,讓學生更好地學習所學習的英語知識。再比如,在教授“My family”這一課內容時,筆者便讓學生準備好自己家里的全家福照片,引導學生根據照片學習爸爸、媽媽、哥哥、姐姐、外祖父、外祖母等多種多樣的有關親人名稱的英語詞匯。這種教學方法十分形象、生動,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所學習的英語知識。
總之,教師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應該注重教學內容的生活化,以此使學生對所學習的英語知識產生親切感,讓學生積極地進行英語知識的學習。
二、教學方法生活化
教學方法是使得課堂教學效果更好的關鍵,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應該注重教學方法的生活化,注重真實的生活場景的營造,從而讓學生在情景中自然而然地融入到英語知識的學習中。
筆者在教學實踐活動中就非常注重教學方法的生活化。例如,在教授“Shopping”這一課內容時,筆者就采用了貼近生活的角色扮演的教學方法。在向學生講述完本單元所涉及的基礎知識后,筆者利用多種多樣的裝飾品將所在的班級布置成了一個商場的樣子。然后,筆者便把班級上的學生進行了角色分類,讓學生能夠扮演售貨員和顧客的角色,使學生能夠在扮演的過程中完成涉及本單元的購物的對話。再比如,在教授“Weather”這一課內容時,筆者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向學生展示了一段視頻,這段視頻是關于天氣預報的內容,在視頻展示的過程中,筆者會引導學生扮演預報員的角色,使學生能夠在扮演的過程中說出本單元所涉及的詞匯和句型,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英語詞匯,讓學生在扮演的過程中更加深刻地體會英語的實用價值。
總之,教師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應該將教學方法更貼近生活,使學生能夠被方法所吸引,融入到英語知識的學習中,從而讓教師的課堂教學更具有效率。
三、英語作業生活化
英語作業是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中不可忽視的教學內容,有效的英語作業能夠幫助教師鞏固教學內容。在當下英語作業的布置中,很多教師不注重英語作業的設計,導致學生缺乏做英語作業的興趣。將生活融入到英語作業中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具備做英語作業的興趣。因此,小學英語教師應該注重英語作業的生活化。
筆者在教學實踐活動中就會設計生活化的英語作業。如,筆者會為學生布置“貼標簽”的英語作業。筆者會引導學生將家中所涉及的電視機、冰箱、桌子等多種多樣的家用物品貼上英語標簽,使學生能夠通過英語標簽記憶英語,讓學生能夠反復加強對英語單詞的記憶,從而使學生鞏固基礎的英語知識。再比如,筆者會為學生布置“看課外書”的英語作業。筆者會根據學生所學習的內容為學生提供多種多樣適合他們所閱讀的英文書籍,引導學生在課下的時候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英語課外書籍的閱讀,使學生能夠通過閱讀獲得一些生活化的感悟,讓學生能夠用英語說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從而豐富學生的視野。
綜上所述,新課程改革下的小學英語教學有必要探究多種新興且科學的教學方法,因此,小學英語教師應該根據小學英語教學目標和小學生的興趣、愛好,將生活化教學方法融入到課堂中來,提升學生的英語實踐應用能力,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趙燕娥.小學英語生活化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學周刊,2018(12).
[2]林春影.分析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的內涵及策略[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