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芹
摘 ?要:伴隨課標版本的改革,國家和教育部對學生學習的發展狀況有了進一步的要求。時代在進步,社會發展也在進步,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將學生培養成為全面發展的人才,教師應在傳統教學方式中做出改變,將以往的傳統教學模式進行升級,轉變教學思路,根據同學們在課上的反應情況及時地調整教學策略。為此,教師們提出了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單元遷移教學方法,將知識整體串聯,形成發散性思維,從而掌握語文這一科目。
關鍵詞:單元遷移;五年級語文;運用
引言:
五年級的同學們已經有了一些文學功底,在識字和基本的寫作中都有一定的積累,在此基礎之上,教師可以利用遷移的教學手段,將名著導讀、基礎知識歸納和寫作進行融合拓展式教學,展現其內在聯系,從而在學習新內容時可以聯想到之前所學的內容,腦海中形成完整的知識框架,鍛煉學生的遷移能力,從而提高課堂的效率。在可以自行進行內容遷移之后,同學們要及時復習,用新掌握的技能去解決之前殘存的一些問題,從而思考其中的關聯,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一、單元遷移的概念
遷移是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學習遷移是教育教學中的重要課題,包括對課程的編排,對教學內容的認識和面對問題應該如何思考。單元教學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節省課堂時間,幫助同學們更快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從而形成遷移能力,在面對提問時能做到舉一反三。這種教學方式是通過事物之間的聯系認識到事物的整體,繼而形成完整的知識框架。
二、如何運用單元遷移
(一)把握教材內容
教師在備課時通常會根據課本內容之前的教學目標進行有針對性地準備,但是很少會考慮單元之中幾篇文章之間的聯系,也經常容易忽略模塊與模塊之間的聯系,導致在課上進行授課時,會導致語文知識相對繁雜且沒有規律。針對這些現象,老師們應該轉變自己的備課思路,在準備課件之前先仔細閱讀目錄,了解在這個模塊中的文章有哪些共同點,這些篇幅中的重點內容是什么,同時思考這些課文的教學順序能否讓同學們更好地運用所學的知識,當這些問題有了答案之后,老師要思考先從哪一部分開始講,從而達到循序漸進的效果。要做到以上這些,就要求教師認真把握教材內容,對課本有自己的理解,從而才能規劃如何將這些有效信息傳遞給學生,在有了授課思路后,老師要對課本內容進行刪減,找出文章中的重點和難點進行深度剖析,從而引導學生更好地把握主要內容,形成完整的知識框架,提高自我思考能力,提高自身的文學素養,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
(二)課堂內容遷移
教師在深度了解課本的前提下,可以思考在課堂上怎樣能更加高效地利用課上的40分鐘,讓同學們更容易理解本節課的重點。課上老師可以積極引導同學們思考,根據本節課上的內容可以聯想到之前學過的哪篇文章。例如,在學習《珍珠鳥》這篇文章時,首先要告訴同學們這一單元重點是要理解“一花一鳥總關情”這句話的具體含義,之后通讀全文,概括出文章大意,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小珍珠鳥由遠離人到親近人再到喜愛人的全部過程。在這篇課文中,老師要引導同學們感受作者對小珍珠鳥的感情以及描寫小珍珠鳥形態的詞句,體會這樣描寫有什么好處和作用。接著進行內容的遷移,引導同學們回憶在學習《白鷺》時,描寫白鷺的外貌和動作與《珍珠鳥》中的相同點,請同學們回答這些問題,最后由老師進行總結,細節描寫更能突出某一事物的具體特征,而外貌描寫和動作描寫更能生動形象地體現出生機勃勃的樣子,使讀者感同身受。采用內容遷移有利于同學們想起之前課上講過的知識點,并在之前的內容中融入新的知識,幫助同學們更好地歸納所學內容,也提高了老師和同學們的配合度,鍛煉了同學們的自我思考能力[3]。
(三)課外相關拓展
由于課堂時間的限制,課本上的內容大多是要求學生掌握的最基礎的篇目,但僅靠課本教材是很難滿足學生目前的發展狀況的,針對這一現狀,教師要在課外的閱讀課上對同學們進行相關拓展,從而達到單元遷移的目的。在日常的課程中,教師會采用對文章內容進行講讀,達到幫助同學們更好地理解文章中心思想的目的,但是在課外相關拓展中,建議教師培養學生的自讀能力,在自讀過程中可以引導同學們對所學內容進行知識的轉移,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例如在學習《圓明園的毀滅》這篇文章時,教師可在課前對學生進行相關的背景拓展,用故事的形式講述大清王朝的覆滅,同時,介紹部分當時在圓明園中收藏的文物,還可以引申出現在流落在外的文物,在介紹完相關背景后,老師可以向同學們推薦和圓明園相關的書籍或者視頻,幫助同學們更好地理解這篇文章,同時貫徹一些中國傳統的文化思想,從而提高同學們的文學素養。在這種橫向遷移中,同學們不僅學習了課本中應該了解的相關點,還激發出了同學們的閱讀興趣,吸引同學們深入挖掘關于中國古代的歷史,豐富自己的素材,在寫作過程中可以得到更好地運用。
結束語:在授課時采用單元遷移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的思維連貫性,要想將這種方式在課堂上很好地運用,首先要求教師自身對教材內容充分了解,合理規劃具體的授課教案,讓學生體會到教材中的重點和難點。在課上教師可積極引導學生回顧所學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進行課外拓展,更好地了解文章背景,在橫向思維和縱向思維的緊密結合中提高自身的文學素養,從而提高自我發展能力。
參考文獻:
[1]王洋.學生理解視域下的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個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8.
[2]何靜嫻.語文核心素養視野下小學語文課堂拓展閱讀教學模式的建構[D].蘇州大學,2018.
[3]秦麗.小學高年級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的問題與對策探究[D].揚州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