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浩源
摘 要:眾所周知,健康心理對于幼兒健康成長以及未來發展有著重要作用。所以,在幼兒教學之中對心理健康方面教育加以滲透十分必要。通過心理健康方面教育,可以對幼兒具有的心理潛能加以充分挖掘,促使幼兒實現個性發展,并且提升其具有的心理素質。基于此,本文旨在對幼兒教學期間對心理健康方面教育加以滲透的策略展開探究,以期給幼兒教師提供相應參考。
關鍵詞:幼兒園;心理健康;滲透
前言:伴隨社會逐漸進步,如今社會對于人才的整體要求早已不再局限在科學知識、技能特長以及智力水平這些方面,更加重視健康心理、強健體魄以及良好道德品質。只有從幼兒時期開始對一個人的心理素質加以培養,才可促使其健康成長。所以,幼兒教師在實際教學期間應當著重對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加以滲透,進而提升幼兒的適應能力,促使其快樂健康成長。
一、在幼兒生活當中對心理健康方面教育加以滲透
幼兒的心理品質以及人際交往基本上式通過平時生活進行反映的,平時生活需要幼兒間的相互交流、玩耍以及合作。所以,教師可對幼兒吃、玩、睡這些活動對心理健康方面教育加以滲透。例如,教師可設立創意區、生活角這些空間,進行折紙、繡花、編織、涂鴉以及整理這些活動,借助趣味性的生活活動來對幼兒自立能力以及創新能力加以鍛煉。同時,教師還可與日常生活進行結合,對幼兒具有的純真特點加以巧妙利用,通過游戲方式進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比如,進行“自我表達”這一活動期間,幼兒教師可給幼兒準備“不開心”與“開心”兩種表達心情的胸牌,在每日上學之時讓幼兒自行選擇一個心情牌,并且寫上名字。假設幼兒心情較好,就可佩帶開心牌,假設心情不好,就可佩帶不開心這個心情牌。如此一來,教師便可及時發現幼兒心理變化,與家長進行交流,找出具體原因,及時改變幼兒情緒,為其營造一個開心的成長環境。再如,教師可組織“夸一夸你我他”這個活動,讓幼兒描述伙伴具有的優點,同時向其進行學習。按照幼兒心理以及學習特點,教師可按照幼兒實際情況開展形式不同的心理教育活動。如針對小班幼兒,教師可組織“我們是好朋友”的活動。針對中班幼兒,可以進行“園中朋友多”的活動。針對大班幼兒,可以進行“快樂成長的我”的活動。通過這些針對性比較強的活動可以對心理健康方面教育加以有效滲透,在活動當中強化幼兒心理素質,促使其健康成長[1-3]。
二、在合作當中對心理健康方面教育加以滲透
如今,幼兒心理健康早已得到社會、學校以及家庭的廣泛關注,而且三方需形成合力,共同開展幼兒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促使幼兒快樂健康成長。第一,家庭乃是幼兒最為依賴的成長環境,而且家庭教育能夠對幼兒心理健康產生重要影響。所以,教師應當主動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幫助家長對家庭環境進行優化,讓幼兒可以在健康、自然以及舒適的環境之中健康成長。第二,關注幼兒的家庭環境以及家長心理,教師要及時疏導家長的不良心理。第三,幼兒園需有針對性的舉辦心理健康方面教育的講座,定期舉辦一些親子活動,并且成立一個心靈雞湯的網站,借助不同形式對心理健康方面教育加以滲透。比如,幼兒園可以設置一個專門場地以及時間,為幼兒提供足夠的學具以及材料,讓幼兒發散思維,單獨完成一個任務或者一個作品。幼兒通過角色或者活動主題的轉變形式,可以漸漸學會與人交際的技巧,逐漸養成樂觀開朗的性格。通過在具有較強規則性的活動當中對心理健康方面教育加以滲透,可以幫助幼兒敢于克服困難,用樂觀堅強的態度面對挫折,這對其健康成長有著重要意義。
三、在表揚肯定中對心理健康方面教育加以滲透
對于幼兒而言,家長是其人生當中第一個啟蒙教師,家長在平時生活當中的言行可以對幼兒產生較大影響。教師亦是這樣,教師言行能夠對幼兒發展產生重要作用。假設教師一味埋怨以及批評幼兒,長時間下去,幼兒就會漸漸失去自信心,害怕做錯而放棄做事,不敢對自身想法進行表達。所以,針對教師而言,必須真正熱愛幼兒,對幼兒心靈進行呵護。實際教學期間,幼兒教師需明確指出幼兒表現出色之處,及時對幼兒進行表揚以及肯定,進而幫助幼兒樹立起自信心。而且,幼兒教師還需不斷對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加以學習,對自身進行嚴格要求,通過實際行動對幼兒進行影響。例如,教學期間,幼兒教師可多運用一些“未來的科學家”、“試試看”“繼續努力”、“做的非常好”這些鼓勵性的語言,以此來引導幼兒積極參與教學,促使幼兒能力得以提高。在幼兒成長當中,所有幼兒都希望可以得到家長以及教師肯定,這些都需要良好教學環境進行支撐。而教學氛圍屬于隱性教育,可以影響幼兒是否可以在學習發揮自身熱情,是否可以主動參與學習,并且對教學質量以及教學效率產生重要影響。假設教師可以布置有愛、甜蜜、和諧、溫馨的教學環境,就能讓幼兒在成長與發展期間感到幸福與快樂。同時,假設教師能夠與幼兒建立起融洽關系,不僅可以加深彼此感情,同時還能緩解甚至消除幼兒緊張情緒,促使其在舒適愉悅的環境當中進行學習。所以,實際教學期間,幼兒教師應多設計一些互動環節,在幼兒遇到困惑之時及時對此加以引導以及啟發,對其思維加以拓展,激發其學習興趣,幫助其對問題加以解決。這樣一來,可以拉近教師與幼兒間的距離,加大幼兒對于教師的信任,主動與教師進行親近,便于教師在日常活動以及教學之中對心理健康方面教育加以滲透,通過自身言行對幼兒進行影響以及教育,進而促使幼兒得到健康成長。
結論:綜上可知,在幼兒教學當中對心理健康方面教育加以滲透擁有重要作用以及意義。如果心理健康方面教育缺失,就會對一個人快樂健康成長造成影響。而且,只有從幼兒時期便開始進行心理健康方面教育,這樣才可發揮出心理教育的最大功效。所以,幼兒教育當中,教師需在幼兒生活、合作學習、表揚肯定以及和諧友善的氛圍之中對心理健康方面教育加以滲透,這樣才可增強幼兒的心理素質,進而促使幼兒快樂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郭鐵成,陳金輝.例談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實施策略[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9(08):34-38.
[2]張冠琦.幼兒園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探析[J].學周刊,2019(22):177.
[3]張越嫦.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途徑及策略——以幼兒園教學活動為例[J].課程教育研究,2019(0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