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璟 周揚
摘 ?要:隨著離婚率的逐年上升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單親離異家庭,單親離異家庭受傷害最大的莫過于孩子。而這種傷害轉移到孩子的生活、學習和人格發展上無疑是堵墻,其智力、情緒、人格等各個方面都將受到嚴重影響。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們有責任對這些感情特困戶重點扶貧,用我們的愛彌補殘缺家庭給孩子帶來的不良心理影響,讓他們和其他孩子一樣健康地成長。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對策;結對互助;體驗成功
【中圖分類號】G 785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35-0018-01
美國一位心理專家曾說過:“離婚已成為威脅當代兒童嚴重而又復雜的精神危機”。事實證明:單親家庭的孩子往往因缺少父愛或者母愛而導致心理失衡。他們常常感到孤獨、憂慮、失望,往往情緒低落,性情浮躁……嚴重影響其情感、意志和品德的發展。然而,隨著社會的日益開放、文明、進步,好多家庭隨著人們的婚姻、社會等意識的變化而發生破裂,從而導致單親家庭的孩子也越來越多。溫馨的家轟然坍塌,孩子們應當獲得的關心、愛護和教育也隨之煙消云散了。他們長期在缺乏愛的氛圍中生活,失去了愛的滋潤,往往缺乏安全感,產生或膽小怕事、沉默寡言、孤獨憂郁、或脾氣暴烈、處事敏感、我行我素等不良的心理狀態。
也有人曾經說過:“愛是人類最美好的語言,它會產生巨大的能量,能使一個個小生命蓬勃生長,生機盎然。” 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們有責任對這些感情特困戶重點扶貧,用我們的愛彌補殘缺家庭給孩子帶來的不良心理影響,讓他們和其他孩子一樣健康地成長。
1.單親學生特殊的心理現象
第一,孤僻冷漠型。這類單親孩子,多數是隨父母一方或住在重組家庭里的孩子,由于家長之間的隔閡,他們的親情交流受到限制,覺得自己在家庭中是多余的人,自然而然就產生孤獨感,行為上表現出離群、冷漠,不與同學交流。
第二,自卑寡言型。這類自卑感強的學生表現為沉默寡言,他們從不談起甚至回避雙親的事,他們原本有美好陽光的心態,但又由于自卑,封閉自己的內心。甚至形成不健康的自卑心理。自卑的心理影響了想象力與創造力的發揮,屬不健康的心理現象。
第三,逆反易怒型。這類學生因為父母離異覺得不光彩,加之受到同學的歧視,鄰里的嘲笑,慢慢對家庭產生厭惡,甚至和父母對著干,以此來報復。更可怕的是這種對家長的逆反發展到對老師、對同學、對社會的逆反,從而形成不良心理現象。
2.單親離異子女的特殊教育對策
一位充滿愛心的教師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有時比父母還高。離異家庭的子女在家庭中情感失落,更是很容易把原來對父母的情感依托轉向老師,教師更容易走入孩子的心靈。因而教師如果能夠抓住這一契機,加強與孩子的情感交流,便可以彌補孩子失落的父母之愛,激勵孩子健康發展和進步。教師在對離異學生進行教育時還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建立“特殊家庭學生檔案”,因人而異設計可行的心理輔導方案。可以通過心理教室適時疏導,幫助他們形成健康心理品質。
第二,教師要與學生。建立和諧、信賴的師生關系。引導學生正確看待父母的離異,在學生與家長之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
第三,教會學生進行自我心理調適,引導學生自己消除不良情緒,從而形成健康心理品質。離異家庭子女很容易出現挫折和不良情緒,因而教師應幫助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的心理防衛技術如傾述、宣泄、參與文體活動、讀好書、記情感日記等。
第四,培養學生正確的自我認識、悅納自己和他人。離異家庭子女的自我認識是很容易出現偏差的,教師應注意培養他們正確的自我觀。教育他們客觀地看待自己,既要勇于承認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也不能失去自信、看不起自己。教師還可充分發揮他們的特長愛好,讓他們在集體活動中擔任重要角色,使他們切實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及自己的重要性,悅納自己和他人,變自私冷漠為寬容友善。
3.單親學生的特殊教育策略
針對單親家庭孩子的心理現狀和心理需要,教師要用愛的語言打開孩子心靈的窗戶,用愛的行動傳遞溫情,引導他們善待自己,用愛的激勵,使他們重拾自信,和其他孩子一樣愉快,健康地成長。
(1)傾心交談,打開心靈的窗戶
要打開孩子心靈的窗戶,教師要和學生做朋友,與之傾心交談。我們都知道,孩子的心是最簡單、最容易快樂的,一句關心的話語,一次熱情的表揚,一個輕輕地撫摸,就足以獲得他們的信賴。但是,當我們和孩子們相處后,卻意外的發現特殊的孩子更需要特殊的愛。在他們幼小的心靈深處,是多么的脆弱與無助。這些孩子在特殊的家庭里很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他們易怒、敏感、耐挫能力差。需要傾訴和宣泄心中的不滿,需要老師細心的呵護。因此,教師應該打開心靈的窗戶,去傾聽這些孩子的心聲。
(2)傳遞溫情,引導他們善待自己
特殊家庭的孩子往往因缺少父愛或者母愛而導致心理失衡。所以,我們要把春風般的溫情傳遞給他們,使他們的生理、心理、成績真正健康協調地發展。
(3)結對互助,感受集體溫暖
學校是孩子生活和交往的最大平臺,而班集體更是一個情感的大磁場,它能起到凝聚、優化的作用。每個學生可以得到這個集體不同成員的心理支持,這對學生心理發展的意義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在工作中我利用集體的力量對特殊家庭的學生進行幫助、疏導,起到了良好的作用。首先在學生中組成了互助小組幫助這些學生,讓他們感受集體的溫暖,擺脫自卑、孤獨的陰影,逐漸融入到集體中,和大家共同進步。
總之,對于特殊家庭子女而言,家庭的傷害已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但只要學校給予關愛,教師疏導措施得當,特殊家庭子女是完全可以健康成長的.當然這需要父母、學校乃至整個社會都給予足夠的重視和關愛,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努力,幫助這些弱勢的孩子也迎來一個光輝燦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