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高宗
摘 ?要:在小學圖形與幾何板塊的教學中,培養小學生的空間觀念是重要的教學目標,同時也是教學的難點。基于此背景,對借助直觀教具,培養空間觀念;借助比較變式,培養空間觀念;借助數學想象,培養空間觀念的策略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空間觀念;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 622.0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35-0035-01
空間觀念指的是基于物體抽象特征,對物體的實際形象進行描述的一種觀念。具體而言,空間觀念包括對物體特征、方位以及各要素位置關系、圖形運動規律等特征的描述。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大部分教師開始注重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旨在幫助學生快速理解抽象的空間圖形。但由于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缺乏科學的教學方法,使得教學效果不夠理想,對學生空間觀念的培養造成不利。鑒于此,教師就應該積極思考,如何對學生的空間觀念進行有效培養這一問題。
1.借助直觀教具,培養空間觀念
教具指的是輔助教師組織教學活動的一種工具。在打造高質量課堂的過程中,教具發揮著重大作用。直觀形象的教具,能夠幫助學生對物體表象進行快速建立,從而強化對物體的理性認識。
例如,在“觀察圖形”個課的教學中,一位教師將事先提供的4個小正方體帶到課堂上,然后引導學生圍繞這些小正方體展開觀察活動。
師:同學們,你們可以利用這4個小整體,搭建出一個與圖中展示的相同圖形嗎?從圖形的不同方位進行觀察,你能發現什么?能否把你看到的圖形在紙上畫下來?
生:我從正方體的正面進行觀察,一共看得了3個小正方體;從正方體的上面進行觀察,則看得的小正方形一共有4個;從正方體的左面進行觀察,則一共可以看到的小正方形有2個。
師:很棒,同學們觀察的非常仔細,那么我們能否用畫圖的方式,將自己觀察到的圖形畫出來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用畫圖方式記錄立體圖形的這種特殊方法吧!現在,請大家利用手中的4個正方體,完成立體圖形的搭建任務吧!同時,可以將你們觀察到的圖形,在紙上畫出來。
生1:我用4個小正方體搭建出了這樣一個圖形,我從前面觀察這個圖形,一共可以看到的小方形有3個,從上面觀察,則可以觀察到的小正方形有4個,從左面觀察則可以觀察到的小正方形一共有2個。
生2:我用4個小正方體搭建出了一個這樣的圖形,我從前面觀察這個圖形,一共可以看到的小方形有4個,從左面觀察則可以觀察到的小正方形,則一共有3個。
上述教學案例中,教師借助小正方體這一教具,引導學生自主觀察和操作,使得學生能夠形成對立體幾何圖形的初步了解,這對于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非常有利。
2.借助比較變式,培養空間觀念
借助標準的圖形展開教學活動,有助于引導學生對物體的一般特征進行抽象概述,而借助變式圖形開展教學活動,則有助于引導學生利用一般特征理解同類事物。在最初的圖形學習活動中,學生接觸的大多是長方形、正方形等標準圖形,而隨著學習活動的深入,學生開始接觸到平行四邊形等變式圖形。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通過對比學習的方法,利用標準圖形中總結出的特征,去理解變式圖形的基本性質和特征。
例如,在“認識梯形”這部分知識的教學活動中,一位教師針對“梯形的一組對邊是平行的”這一重點內容,設計了如下教學環節:
師:同學們請看,你們能從這些梯形中,發現什么規律?
生:梯形的兩組對邊中,只有一組對邊相互平行。
師:那你如何判斷另外一組對邊不是相互平行的呢?
生:將不平行的那組對邊延長,就可以發現,這組對邊會相交,而相交的兩條線就不屬于平行線。
師:那你又怎么判斷剩下的那組邊相互平行呢?
生:我們以前學習過平行四邊形的知識,了解到“平行四邊形的對邊相互平行”這一知識點,因而我們將梯形相互平行的這組邊進行平移,使之與平行四邊形的對邊進行重合,就可以判斷這組邊相互平行。
師:同學們很棒,觀察十分仔細,梯形就是由一個三角形和一個平行四邊形組成的圖形,所以在梯形的兩組對邊中,只有一組相互平行,另外一組則不平行。
上述教學案例中,教師采取比較變式的方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使得學生能夠實現知識的有效遷移,這有助于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進一步發展。
3.借助數學想象,培養空間觀念
小學生正處于好奇心強烈的階段,他們的想象力非常豐富。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小學生想象力豐富的特點,引導他們借助詳細,豐富認知,深化學生的空間觀念。在具體的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可以基于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科學的教學環節,引導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
例如,在“認識圖形”這部分知識點的教學活動中,一位教師在明確教學目標之后,引導學生自主動手實踐,激發學生的想象力,促進學生實踐動手操作能力的發展,為空間觀念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礎。引導學生利用手中的學具,展開動手操作,依靠自己的想象拼成一個圖形。在此過程中,教師則發揮著引導作用。學生們在想象力的引導下,拼出了多種多樣的圖形,包括老黃牛、柳樹、兔子等等。這種教學活動中,既調動了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又激發了學生的潛能,使得學生的空間觀念得到有效鍛煉。
上述教學案例中,教師通過引導學生自主動手操作的方式,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潛能,使得課堂氣氛活躍,從而促使學生對課堂產生興趣,進而實現對學生空間觀念的有效深化。
總之,在組織幾何圖形相關知識點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通過自主觀察、自主實踐等方式,調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力,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有效養成。
參考文獻
[1]徐國明.為兒童數學學習打開了一扇理性精神之窗—談“圖形與幾何”教學中的縱向數學化[J].小學教學研究,2018(09)
[2]吉蕓.小學數學“圖形與幾何”教學中的德育元素及其滲透[J].小學教學研究,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