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珠鳳
摘 ?要:目前的高中語文教學重知識而輕人文精神教育的滲透,本文提出了幾點建議,希望能夠改善這一現狀。比如,針對高中語文教學偏重應試的觀念,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針對學生人文精神的缺失,進行有意識的專題培養等。
關鍵詞:高中語文;人文精神;策略
【中圖分類號】G 633.3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35-0097-01
高中階段的語文教學相較于之前階段的教學在教學深度和廣度上有著很大的區別,最核心的在于高中語文教學能夠更深入的探討語文學科與人文精神高度的聯系,在對語文知識的運用方面以及推動語文學科知識工具化進程方面有了更高的追求,高中語文教學需要與人文精神完美契合,語文教師應當在教學基礎知識之余帶領學生探討人性的光輝以及個人價值的實現,讓學生能夠正確認識實現人生價值的意義并積極地對人生價值的實踐進行探索。但是目前高中語文教學仍存在著人文精神缺失的現象,需要教師根據問題的根源制定相關的應對策略。
1.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有效培養人文精神
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設計者,對于教學的風格、目的以及方法方面都有著根本性的導向作用,目前多數教師都忽視了語文教學中有關學生人文精神培養的環節,而是在高考這種選拔體制所帶給學生和教師的共同壓力之下選擇了最直觀的教育模式—應試教育,這種以題海戰術為主要教學方法的教育模式雖然讓學生的考試成績有所提升,但是很難讓學生的能力有質的飛躍,同時讓語文教學對學生精神層次的影響逐漸僵化。針對這一問題,教師應當首先意識到自身教學觀念存在的問題,積極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并嘗試用全新的教學風格和教學思路來提升自己所塑造的語文課堂有關人文精神方面的教育重心。
首先,教師應當打破最初的題海戰術這種教育方法,有意識的讓學生通過練習更具典型化的題目來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從而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用來思考語文學科所蘊含的人文精神,并讓語文學科所承載的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對學生產生更大的影響。其次,教師應當積極學習不斷為自己充電,陶冶自身的人文情操,從而在指導和教育學生的過程中能夠用自己獨特的文化思路和修養對學生個人精神品質的發展潛移默化地產生更深遠的影響。例如,教師可以積極參加前沿的學術研討活動,提升自己的課堂設計能力和練習素材的挑選能力,同時還應當多多涉獵人文精神與語文學科相結合的相關理論文獻,不斷提升自己將語文教學與對學生的人文精神培養相結合的能力。
2.針對學生人文精神的缺失,有意識的專題培養
高中階段的學生學習的自主意識相較于以往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時這一時期也是學生學習思維以及學習方法擴展的關鍵時期,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著重關注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行為處事的細節表現,從而及時發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時的意識到部分學生形成不正確的價值觀的跡象,從而通過一系列的輔導方式糾正學生偏離正軌的價值觀。
首先,教師應當以身作則,以當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來約束自己的言行,給學生樹立好的榜樣,讓學生明確何為對錯。其次,教師應當從學生的日常言行舉止以及在寫作中所表現出的個人價值觀來綜合的評定學生的精神發展狀態,在某些學生產生低靡不振的不良情緒或者某些極端的惡性想法的同時,對學生進行心理上的輔導以及私下的談話,不斷給學生以積極的心理暗示從而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進而積極采取相應的手段來更正這些錯誤。另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學校的榜樣學習活動帶領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價值觀,讓學生被身邊的榜樣事跡所感染,教師還可以通過布置相關主題的習作讓學生多多接觸這一類的素材,比如“尊嚴”、“真善美”和“人生的行囊”等話題都是值得學生對精神品質層次進行深思的作文話題,進而讓學生在歌頌優秀品質的同時對個人的行為方式進行自覺的約束。
3.采用人文主義評價方式,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
教師對于課堂評價的認知更多地停留在客觀地對學生的課堂表現進行評價這一層次,卻忽視了對課堂評價進行簡單的修飾能夠更大程度的散發出語文課堂人文主義的光輝這一特點,更有助于烘托整個班級的課堂氛圍,使得課堂中的人文主義精神更加的濃郁。人文主義的核心概念強調的是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和相互尊重,同時也注重人的個體自身存在的獨特性和值得尊重的特征。因此,教師在進行課堂評價時在保留客觀意見的同時能夠注重對學生個體的尊重。首先,教師應注意課堂評價的用詞,既能夠讓學生精準的把握到自身所存在的不足,同時也能夠讓學生樹立改正甚至不斷提升自己能力的信心,從而使學生有目標、有追求、有方向地改正自己的不足。
例如,教師在要求學生分析閱讀理解的文章內容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委婉的表達方式來修飾自己的評價語言,如“這位同學在某某方面有著獨特的見解,如果能夠對某方面的表達更加吸引和突出的話,會讓答案更加的出彩”,這種表達方式可以讓學生對自己的能力樹立基本的信心,進而為學生不斷突破自己奠定良好的基礎。其次,教師可以采用師生雙方平等評價的方式,讓學生體會到自己作為學生是被教師所尊重的存在,從而有助于師生之間平等交流,教師可以建立師生交流信箱,以電子郵件或者小紙條的方式來進行私下傳遞,這樣既維護了學生的尊嚴,又能夠讓教師獲得最直觀的教學情況反饋。
總之,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語文學科人文主義的滲透相較于以往已經減少了諸多的阻力,教師應當抓住這個機遇來對課程的理念內容和教學方式進行本質上的改革,從而高效率的彌補過去高中語文教學人文精神缺失的遺憾。
參考文獻
[1]李遠紅.論高中語文教師人文精神的培養[D].廣西師范大學 ,2014
[2]楊樂.淺論高中語文教學的人文精神滲透問題[D].陜西師范大學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