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麗茜
根據多年普通話教學實踐,以及作為測試員參加普通話測試所取得的經驗,結合四川方言區職高生普通話教學的實際情況,談談在中職學校普通話教學中的一些體會:
一、教學內容實習三個穿插,兩個提前。
(一)三個穿插
一般教材的安排順序是:普通話語音、方音辨正、朗讀、詞匯、語法、說話。這種安排割裂了知識教學和技能訓練。可以實行三個穿插:在聲母、韻母、聲調的教學中穿插朗讀知識和技巧講授以及各種文體的朗讀訓練;在音變、詞匯、語法教學中穿插說話訓練;在教學全過程中穿插聽辨正音訓練。這樣,就把語音教學貫穿在言語活動中,把正音教學落實到技能訓練中,使它們相得益彰。
(二)兩個提前
一般教材的語音部分以聲、韻、調為序,詞匯語法在最后,這種安排不妥。
1.詞匯、語法提前
因為詞匯語法相對來說難度不大,易于掌握,也具有一定趣味性,如果一開始就學習語音容易造成學生畏難情緒。
2.聲調提前
首先,普通話的語音系統中,每一個調類使用的頻率都高于任何一個聲母或韻母。其次,方音中比較復雜的是聲調。第三,從學生的口語交際來看,說普通話時,方音最明顯地表現在聲調上。因此,聲調教學應安排在聲韻母教學之前,并著重講解。
二、合理運用多種教學方法
(一)分組討論法
如:分組討論并完成說話稿提綱(說人、事、物、理).
(二)任務驅動教學法
如在平翹舌教學中設計以下任務:1摘出訓練材料中使用到的平翹舌音字詞,2結合生活中常用平翹舌字詞,完成平舌音代表字歌謠編寫任務。
(三)聽辨法
聽辨訓練應該貫穿語音教學的始終。如讓學生聽寫音素、音節;同學發音,互相找錯;教師背對學生讀前、后鼻音,平、翹舌音,讓學生迅速講出這個音是翹是平,是前鼻或后鼻;采用接口令,練習聽辨聲調,如大好河山—(接),山明水秀—(接),…把學生的發音朗讀用手機錄下來,然后讓學生自己聽,自己寫鑒定;課堂中,學生還可對著墻壁或捂著耳朵發音,通過人體自身的骨傳導,細聽自己的發音等。
(四)圖示法
例如,發音器官圖、發音部位圖,舌位唇形圖,聲調的五度標記法等等在最新的教材已經全部圖示出來,能夠讓學生充分利用視覺形象加以模仿,實踐,校音。
(五)手勢法
如發平舌音、翹舌音時,教師右手側舉,手心向上,大拇指收攏,其余四指前伸為平舌音,彎曲為翹舌音。
又如發前鼻音時,教師左手呈舉手型,右手手心向下平伸至左手手心,右手手指往“上翹”抵住左手指,表示抵住上齒齦不再離開為前鼻音;右手手背邊弓起邊往后移動,表示舌根向軟腭逐漸靠攏發后鼻音。
再如,發元音“i”時,有些人容易摩擦,教師可左手豎起,右手向下,并且呈上下豎直形,表示發音時上下兩排牙齒中間留有明顯縫隙。教學中,一邊做這些手勢一邊讓學生看形發音。
(六)描繪法
例如,把單元音舌位分為三種感情區來練。前高、半高元音為“喜悅區”,讀“i”、ü”時眼睛笑瞇瞇的;后高、半高為“生氣區”,讀“u、o、e”時似有怒氣;而央低元音“a”為歡樂區,不用哈哈大笑狀不足以發準原因“a”。
(七)順勢法
利用語言“順同化”原理來校正學生的方言,是一種很好的方法。例如鼻音“n”、“l”有些地方容易混淆,說普通話“n”聲母音節就困難了。在這樣的情況下,練習發“n”聲母音節的前面不妨加上鼻尾音“n”、“ng”的音節,促使發音帶鼻音色彩,如頂牛、牽牛。
(八)夸張法
先夸張后定格,是校正方音的一種好方法。對于方言中沒有鼻音的教學對象,發音時要求聳起鼻子以體驗鼻音色彩,要求捏緊鼻子體會發不出音的苦惱,也可先極力夸張,結合口腔共鳴放聲哼唱“n...ng”。
(九)比較法
同一發音部位的音素可運用比較法練習,如:“b”、“p”只是送氣之分。不同部位也可以比較練習,如:“j、z”,發音部位雖不同,發音方法卻一樣,都是塞擦音。“sh、r”雖有同一發音部位、同一發音方法的一面,卻也有清、濁的區別。元音和輔音可進行比較發音。比出元音、輔音的最大區別是是發音時氣流在口腔受不受阻,受阻是輔音,反之是元音。
(十)形正法
漢語拼音中的輔音、元音是分別遵循一定的發音部位、發音方法和唇形的圓、扁、高,低、前、后規則來發音的。教學中要充分利用這種“有形可查”的特點,引導學生用觀察口型的方法來正音。
教師發音時要采取正面發音及左、右側發音的方法,要求學生認真的觀察發音時的口型特征。之后,學生可對鏡自查口型或互查口形、舌位是否正確。如發卷舌音“er”,自己或互相要看到舌卷才行,不達到這個“形”,卷舌音不可能到位,也就無法讀準兒化韻。
(十一)案例教學法
如:在方言詞匯教學中引用案例陸游的《臥春》,啟發學生思考、直接從故事中悟到蘊涵的道理。
暗梅幽聞花,臥枝傷恨底,遙聞臥似水,易透達春綠。岸似綠,岸似透綠,岸似透黛綠。
俺沒有文化,我智商很低,要問我是誰,一頭大蠢驢。俺是驢,俺是頭驢,俺是頭呆驢。
(十二)旋轉木馬法
此方法在教學朗讀和說話部分可以沿用。請大家圍成內外兩圈,內圈與外圈的同學面對面站立。1、2組內圈;3、4組外圈。第一遍:內圈講;外圈聽。(3分鐘完成)完成后,外圈順時針走2步,內圈逆時針走2步。第二遍:外圈講,內圈聽。(3分鐘完成),
(十三)游戲教學法
如“詞匯接龍”的游戲,猜詞游戲,可以增加學生成句、成段表達的機會,檢查學生的發音情況。
(十四)聲樂教學法
聲樂教學方法能幫助學生更快更系統地掌握科學的發聲技巧,糾正不良的發聲習慣,并增強語言的表現力,對普通話教學起到補充和延展的作用。例如聲調是相對音高的知識點比較抽象,就運用聲樂教學法,啟發學生用音樂中的“1、2、3、4、5、6、7、i”一個八度音階的高低升降所形成的相對音高,來解讀聲調的原理,學生頓時醒悟,立即明白了。
三、完善教學評價
中職普通話教學評價內容主要圍繞三個方面:個人自主學習能力,小組協作學習過程中參與的程度和做出的貢獻,最終是否達到學習的要求。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如手機和數碼攝像機將學生的聲音和圖像錄下來放給他們聽,然后組織評價。教師要指導學生在評價的時候先看到優點和進步,再指出缺點和不足這樣有利于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教師根據學生自我評價的結果,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建議,并針對薄弱環節布置補充學習與練習,深化與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并促進學生言語交際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