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帶來了企業、科技的快速發展,信息化技術在經濟財稅領域的使用,帶來了財稅工作理念、工作方式、方法的變化,賬、表、稅的傳統財務也要隨之成長,深入業務一線,參與一線的管理決策,業財融合成為現下越來越合乎時代潮流的理念和做法。本文在分析這種理念的基礎上,對如何在中小企業推進業財融合問題進行了探討,提出了相應的推進方案。
關鍵詞:業財融合;信息化;業務與財務
業財融合是近幾年流行起來的詞,至今還沒有特別權威的解釋,筆者結合多篇文章觀點及自己的工作實踐總結如下的意思表示:隨著經濟的發展,信息化手段在企業管理中的運用,要求業務與財務融合,發揮“1+1>2”的融合效果,幫助企業更好地完成戰略目標,實現企業價值的最大化。業財的融合不限于業務向財務融合。還是財務向業務融合,在實操中,誰的意愿和主動性更強,誰就更有可能向誰靠近。
一、中小企業業財融合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本文主要是針對中小企業業財融合問題進行探討,面臨的現狀如下:
(一)人才短缺問題
在過去的經濟監管環境下,工商、稅務、銀行、統計、外匯管理局……各部門職能分離,中小企業,尤其是小企業,資源有限,配備的財務部門人員本來就少,傳統財務工作賬錢稅表,就已經占據了他們大部分的工作時間,到了結賬時候,財務人員還得加班加點的去完成外部監管需要的賬、稅、表事宜,根本無暇顧及內部管理。
(二)信息化運用不到位問題
中小企業的財務部門主要以事后紀錄工作為主,筆者了解到,相當一部分的企業仍然處于手工記賬的狀態中,存在著記賬可能錯誤、紙質單據的傳遞不夠及時快捷等問題。財務人員因為沒有了解業務的通道,有時候,拿到票單,僅僅根據上面的記載就作出會計判斷,并據以入賬,反而可能違背了真實的業務情況。譬如,公司營銷部開展了一次市場宣講會議,會議進行了一天,午餐大家一起在某酒店就餐的,那拿回來的票據中很可能就包括該酒店的餐飲發票。此種情況下,如果財務人員沒有詳細詢問,將該餐飲發票就做了“招待費”,那豈不是減少了企業真實的營銷推廣費用,而增加了招待費的費用,反而可能誤導了企業在經營分析會上對企業的資源分配的分析。
(三)財務人員自身思想意識問題
財務人員長期以來以學習相關的法律、準則、制度等為主,工作主要內容也以合規合法為前提,思想上容易受到禁錮,在企業內部制定制度、流程時,也不免受到此種影響,縮手縮腳。程度嚴重的時候,甚至因此不敢抓住機會,掣肘了中小企業的發展。
二、推進中小企業業財融合發展的建議
針對以上的問題,筆者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感受提出以下的解決方案:首先,外部環境的改變,釋放了中小企業財務人員的工作時間。隨著外部監管環境的變化,信息化手段的不斷運用,七證合一,工商、稅務、銀行、統計……越來越多的部門統一起來,外部的事宜辦理難度逐漸降低,時間占用逐漸縮短,財務部門人員的這些工作占用時間被大大降低。更由于金稅系統的不斷升級,發票管理的不斷完善,在可預見的將來,用于外部監管需求的、符合會計準則的報表都可以直接從稅務的系統導出后,稍加調整即可了。中小企業的人力資源有效性可以出來了,這也是大環境給中小企業帶來的資源利好。其次,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信息化系統的開發成熟,市場推廣量的增大,信息系統的使用成本也在不斷降低。使得中小企業在要求不是特別高的情況下,可以選擇使用一些信息系統的通用版本,來提升企業財務的記賬速度,紙質過渡到電子化成為可能。通過的OA、免費的電子報賬系統,都可以確保一段時間內,中小企業的財務工作的效率提升。如果選擇得當,投入的成本也不是很大,完全是企業可以負擔得了的。再次,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科學水平的不斷進步,政府部門對行業的監管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在以前的監管水平和條件下衍生出來的方式、方法、理念,也有了很大的改變。尤其是國務院印發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轉變政府職能通知后,政府下放行政權、減少沒有法律依據和法律授權的行政權,理清多個部門重復管理的行政權;創新和加強監管職能,利用新技術新體制加強監管體制創新;減少政府對市場進行干預,將市場的事推向市場來決定,減少對市場主體過多的行政審批等行為;降低市場主體的市場運行行政成本,促進市場主體的活力和創新能力。在這種新形勢下,我們財務人員作為企業的管理人員,也要轉變思想觀念,變監管為服務,主動向業務融合,不要等到業務人員主動向財務融合。不轉型,被淘汰的命運也是必然的了。最后,從庫存角度探討一下如何推進中小企業的業財融合工作,業財融合,我們財務人員出于自身的未來考慮,出于外部大環境的變化的形勢,選擇主動向業務靠近,并不意味著我們財務人員要放棄自己在財務管理方面的專長,去做業務人員的工作,這可能就是對業財融合的誤解了。我們的工具仍然是傳統財務實踐成熟的那些,預算、內控、風險評價、預測、分析……為了讓讀者更了解筆者的意思,筆者以親身經歷的某酒店的成控制工作為例,來說明深入業務的財務是如何幫助餐廳部門和廚房部門降低成本的。
該酒店的庫房管理工作表面上看是非常不錯的,雜品庫房里堆滿了整個酒店需要的物資,應有盡有,酒水庫房里酒、水分類,整整齊齊的碼放在貨架上。庫房門口的墻上貼著:閑人免進。筆者來到之后,組織倉庫人員進行了一次盤點,才知道雜品庫房里的物品有相當一部分是幾乎不流動的,流動的總是庫房門口較近的那些,酒水庫的情況也差不多,有些酒的外包裝上都染上灰塵,甚至還有開店三年至今未動這兒的酒水和雜品,有一批酒當初進貨時的價格并不低,占用了庫存當中的不少的資金。同時又帶著盤點的結果去各餐廳、廚房進行了了解,餐廳經理說,那些酒水確實因為客人口味的變化,不太適宜各特色餐廳使用,但是自助餐廳的免費酒水,仍然可以擇優使用一些,口感其實不差,可能就是品牌不太流行了。廚師長告訴我,有些酒水飲用可能因為近期了,口感稍差,但是用來做一些菜肴的輔材,也是上好的。實施此措施后,酒店兩庫房的庫存降低近30%。
筆者根據盤點出來的清單,先進先出,根據庫存下訂單,又消耗了一部分庫存。與餐廳、廚房一起進行供應商資料庫的清理,選擇了一些就近可以提供一些日常消耗食材的供應商作為常用供應商,簽訂每日訂單送貨的協議,將一些經常使用的食材庫存取消。每日采購都記入當日成本,在第二天上午10;00前報送給各廚房廚師長知曉,以確保廚師長下單時能有所依據,既要關注到客戶的口味、菜品的質量、又要關注各自廚房的財務成果,不超預算,這樣廚房能使用到每日送來的最新鮮的食材,又能很好地控制成本,也很有成就感。
大家看了這個案例,可能要說了:這多累啊,要做這么多的事,盤點、與餐廳、廚房溝通、梳理供應商資質……是啊,業財融合嘛,就是要求我們財務人員走出辦公室,從原來的紙上談兵,過渡到一線戰場上去啊,只有了解了業務,切身實地為他們的財務成果著想,他們才能獲得更好的收益,也才會更配合我們財務人員的工作,我們期待的收益也必將實現啊。所以,相得益彰,雙贏的事情,又何樂而不為呢。
三、總結
我們財務人員,只有在思想意識上做了充分的轉變,才能帶動行為上變得會更積極、更主動,從而也能收獲屬于我們財務人員的那份收獲!不為時代拋棄,與業務人員并肩工作,為企業的價值最大化,發揮我們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美英.大數據時代的企業業財融合[J].財會學習,2019(27):20-21.
[2]張秀霞.基于業財融合視角下小微企業管理會計的應用[J].價值工程,2019,38(26):72-73.
[3]孫慶亮.“業財融合”在企業的實現途徑分析[J/OL].中國商論,2019(17):114-115[2019-10-08].
[4]邢代曉,邢恩奇,蘇日姑.業財融合問題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思考[J].財會學習,2019(26);5-6.
作者簡介:
劉麗丹,中致啟迪(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