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美玲
摘要:企業管理人員素質的高低將直接影響著企業的干部隊伍建設和經濟的發展。在新時代如何構建“雙優化”體系,就是要以“素質優良、結構互補、群體向優、精干高效”為目標,以中層領導班子建設為中心,以中層管理技術人員隊伍建設為基礎,以學習強國和素質能力建設為重點,以選拔任用、素質提升、考核評價、管理監督為鏈環,關鍵要抓好中層管理人員隊伍建設,為企業科學發展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關鍵詞:企業職工培訓;實質提升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國有企業領導人員是黨在經濟領域的執政骨干,是治國理政復合型人才的重要來源;強調堅持黨組織對國有企業選人用人的領導和把關作用不能變;強調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必須做到對黨忠誠、勇于創新、治企有方、興企有為、清正廉潔……這為加強企業領導班子隊伍建設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煤炭企業干部隊伍思想教育的重要意義,在于他有效的提升干部隊伍自身素質。企業職工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企業干部隊伍素質是企業管理中一項重要內容,是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的有效載體,也是促進企業改革和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舉措。
一、企業職工培訓教育的重要意義
當前,由于受國際國內宏觀經濟形勢和環境治理的影響,煤炭市場持續處于低位狀態,給煤炭相關企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危機和挑戰。為此,要在應對危機挑戰中高度重視,加強職工培訓,深入研究,采取措施.不斷推進,在破難題、戰危機、保生存、謀發展中提信心、聚合力。
職工教育培訓是企業生產經營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加強企業經濟建設、文明建設的有效載體,也是促進企業改革和發展的重要舉措。通過開展形勢多樣的職工教育培訓宣傳,讓職工及時了解國內國際經濟形勢,了解煤炭相關行業動態,不斷提升技術水平,清醒認識企業和個人所處的發展環境,明白面臨的挑戰和存在的發展機遇.對于干部員工明確自身的任務和責任,增強危機感和主人翁意識,激發干事創業的熱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企業培訓教育的主要內容
企業職工培訓教育教育是一項長期工作,涉及的內容很多,但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項內容:一是加強生產技術骨干培訓,讓技術干部員工掌握真本領,接收新技術,改進生產技術,讓企業技術干部員工明白企業發展所需要的技術作用;二是共同實現夢想,描繪企業的發展藍圖,樹立企業各階段的發展目標,使全體職工明晰企業發展的思路,總結企業發展存在的優勢和機遇,展現企業發展的美好前景,增強干部員工的工作信心;三是實事求是地說明企業發展存在的一些困難,讓干部員工知道企業的家底.人人明確自身肩負的責任,人人落實崗位創效的措施,進一步增強了做好本職工作,全面完成各項生產經營任務的責任感、壓力感和緊迫感,從而主動參與到破難題、戰危機、保生存、謀發展的過程中去,提高企業發展的競爭力;四是突出職工崗位職責意識、安全生產意識、企業生產經營情況、精煤意識等提高企業硬實力的具體內容。
三、企業培訓路徑
在企業實際工作中,要構建企業中層管理人員“雙優化”工作體系,筆者認為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適應時代需要,抓好人才培訓設計
“實現持續有效發展,創建現代化企業”的實質,是要求我們為培養大批懂管理、精業務的人才上做文章,既要立足“當前”,更要注重“超前“,為持續發展提供人才保證。當前,知識化、信息化迅猛發展的趨勢,正強行改變著煤礦管理模式,也強行改變著人才培養的模式。因此,在思想觀念上,必須糾正“只重文憑高、忽視能力強”的傾向,強化按照建擴三支人才人伍要求培養人才的觀念。一是糾正“只重當前、而忽視長遠”的傾向,樹立超前培養人才的思想。二是糾正“只重一招鮮、忽視全面硬”的傾向,努力培養復合型人才,打破單純按眼前工作需要培養人才的定勢,注意立足現在謀劃長遠,切實以較高的人才培養起點,來積極適應煤礦的發展。具體應體現“兩高一重”。“兩高”:即高起點、高效益。使人才隊伍的思想觀念、創新意識在新知識的掌握上,始終走在前列。同時要建立人才快速培訓體系,形成全員成才的培訓規模,鋪設人才隊伍發展的“高速公路”。 ?“一重”就是要把人才培養的重點放存培養大批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上,也就是“培養管理、技術、操作技術人才為重點內容,從制度上分層次、分專業、分職務確定干部學習目標,規定并畫出干部成長的“路線圖”和“關節點”,為他們上崗前搞好設計,適應后搞好交叉培養,使之既懂業務又懂管理、既懂管理又懂技術。
(二)健全選拔任用機制,優化源頭
一是樹立正確選人用人導向。堅持把選人用人導向作為第一導向,作為打造風清氣正政治生態的關鍵環節。始終堅持“注重品行、科學發展、崇尚實干、重視基層、鼓勵創新和群眾公認”的選人用人導向,堅決執行“六用六不用”標準,堅持五湖四海,不搞近親遠疏,旗幟鮮明地反對“小圈子”,反對跑官要官等不正之風。工作中注重選用那些道德品質好、思想覺悟高、大局意識強的人;注重選用企業首席專家、拔尖人才等有突出貢獻的先進人物;注重選用勤奮好學,現場實踐經驗豐富、管理能力強、扎根安全生產一線的同志;注重選用有頭腦、有思路、敢試敢闖敢干、甘于吃苦奉獻、責任心強的年輕同志;注重選用多年來踏踏實實、盡心盡責、兢兢業業扎實工作,群眾口碑好的同志。
二是完善選人用人制度和程序。健全選人用人制度,使企業選人用人有章可循、有規可依。有效避免了因人設崗和選人用人的隨意性,較好地實現了中層管理人員隊伍的精干高效。
三是規范選人用人程序。重點規范三個環節:在推薦提名環節,推薦人選的推薦票必須超過參加推薦人員的1/3,且須為上年度考核優秀工作人員,確保好中選優。
四是堅持嚴格選拔任用標準。選拔對黨忠誠、勇于創新、治企有方、興企有為、清正廉潔”,簡簡單單的20字是選拔任用中央企業領導人員的根本標尺,任何一條的不合格,將會影響企業的發展。選拔任用企業領導人員,重點看其是否具有強烈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自信,是否懂經營、會管理、善決策,是否具有較強的管黨治黨能力和較高的思想理論水平,對專業能力不達標的也堅決不用,不簡單看學過什么、干過什么更看干成了哪些事、干得怎么樣、管得好不好,把選拔任用標準明確在紙上、用在人上,實實在在為國家、職工選出能擔當、敢干事、能作為的優秀企業干部。
(三)、強化素質提升,適應發展需要
一要加強干部思想政治建設。堅持把熱愛學習,忠誠企業、忠于職守和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權力觀作為基本要求,貫穿于中層領導班子和中層管理人員管理各環節,進一步發揮導向作用。創新企業黨委中心組理論學習形式,結合學習強國活動,舉辦科學發展觀大講堂,開展領導干部理論學習團體比武活動,完善和落實學習考評機制,把理論素養、學習態度和學習能力作為選拔任用中層管理人員的重要依據,同時推行科級管理人員提職前測試制度,多措并舉,逐步提高中層領導班子和中層管理人員引領企業發展能力。
二要實施領導力提升工程。堅持每年對公司中層及以上管理人員實施集中輪訓,通過加大中層管理人員輪訓力度、舉辦領導力素質提升班、赴先進企業掛職鍛煉等形式,著力提升中層管理人員管理能力和綜合素質。要以開展主題學習活動,舉辦以“提升新能力,推動新發展,實現新跨越”等為主題的中層管理人員培訓班和管理人員專題研修班。實現前移培訓關口,加強后備隊伍培養,統籌組織舉辦中青年干部、科區長、黨支部書記、新入企高校畢業生培訓班等,提高“準中層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
隨著企業技術化程度的提高,技術與管理之間的相互滲透越來越近,適應企業發展愿景,就必須努力實現人才素質復合。一方面,要用好專業崗位平臺。要把企業的各個專業崗位,作為基層干部職工培養的載體,通過科學、正規地組織交叉培養、換崗鍛煉,促進基層干部管理能力與技術技能的快速融合。換崗交流要把培養人才與促進工作結合起來,做到既遵循規律,謹慎而為,又要打破框框,超常培養。不要盲目追求數量,勢必影響質量;沒有一定數量,又難以形成規模。另一方面,要用好人才培養基地。充分依托相關院校及現有廠、礦培訓場所,聘請院校專家教授及技術人員,定期到單位傳授知識和技能。
三要構建中層管理人員素質模型。開展中層管理人員能力素質模型構建工作,建立各領導崗位素質模型和任職資格體系,使中層管理人員選拔有標準、使用有依據、考核有尺度、培養發展有目標。企業內部要從班組、崗位、員工三個層面,根據班組生產實際、崗位操作實際、個人的實際情況,采用多種培訓需求調查分析法進行匯總分析.制定出具體、準確、針對性強的培訓需求計劃,從不同層面、不同程度進行態度、技能、知識三方面培訓,達到“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學什么、精什么”的目的.不斷提高培訓效果。創建技術學習工作室或成立課題研究小組.開展課題研討,扎實開展全員崗位練兵和技術比武活動。利用技術學習工作室,開展崗位工種技能培訓,在傳授專業技術知識的基礎上,激勵員工合作研究“小發明、小創造”等五小成果.提高員工理論和實踐操作技能。
總之,企業職工教育培訓工作是企業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建設進程,直接關系到新時期整個企業經濟建設的發展成果。教育培訓職工用開拓創新與時俱進的科學發展觀的思想動力作為指南,采取靈活有效、多種多樣的培訓教育方式,改善和加強企業職工教育培訓工作,調動企業職工的勞動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企業經濟發展提供可靠的組織保證,
參考文獻:
【1】李丹妮,新時代下如何做好企業職工培訓教育工作,《企業文化》2018、12月
【2】李 ?陽,試論如何加強企業員工培訓做新時代的奮斗者,《經濟師》2018、12期
【3】胡巧莉,國有企業員工培訓工作存在的問題與對策,《企業科技與發展》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