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蜜蜜
摘要:民商法在我國法律體系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它包含到了我們平時的生活以及民生這些問題,這則法律它與我們生活密不可分。而連帶責任這個它便是民商法其中的一個制度。在民商法中,它是必不可少的,經(jīng)常在日常生活中當遇到一些糾紛等需要解決的時候,便會用到民商法中的連帶責任這一項。本文從民商法中連帶責任的介紹開始,詳細介紹它的特點等,最后又闡述了一些對策,希望可以對法律的學習者起到一個參考的作用。
關鍵詞:民商法;連帶責任制;保障;法律
引言:
連帶責任這一制度,在我國的眾多法律中,它的運用范圍比較廣,而且所用到的次數(shù)也比較多,它主要是為了去解決多個當事人的事件問題而出現(xiàn)的。按照我國民商法中對于這一制度的規(guī)定,假如在某一個事件當中,如果好多個當事人因為同一個原因而變成了某一件事情的主體,那么,他們便都要為這件事情負責。[1]在這種制度的管理下,我國在執(zhí)行某些法律的時候,也會比較方便。設立這一制度的主要目標并不只是要保障受害人一方的權益,它同時也令有過失的那一方,他的責任變得更加明確。
1.民商法連帶責任制的介紹
各個國家,他們對于法律的規(guī)范都不相同。在我國,連帶責任,它是屬于民商法中的一項內(nèi)容,它主要是說,在某一個法律事件中,所包含到的當事人的數(shù)量超過了兩個,那么根據(jù)他們在這個法律事件開始時簽訂的以及相關的一些法律,假如事件中所包涵的一些債務問題,是他們都有的,需要他們一起來承擔,那么這個便是簡單的連帶責任。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事件的債務人包含多個,但是其中一個已經(jīng)還清了所有的債務,那么,便不可再向其它債務人討要任何債務。
2.民商法連帶責任制的特點
在我們國家,連帶責任制度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個特點,連帶責任這一制度主要說的是某一事件所包含的每個債務人都要一起承受的責任,一起承受的責任主要是對于超過兩個或者兩個人來要求的;第二個特點,當在某一個法律實踐中,他的債務人有很多時,那么,所有這些債務人里面的其中之一便可以獨自去承受所有的債務,也就是說,這些債務之間是一種連帶的關系;第三個特點,當連帶責任制度要運用到民事責任當中時,它必須要有我國法律的一個明確的界定,這樣可以讓債權人本身的利益能夠通過法律來維護;第四個特點,如果所有的債務人當中,由某一個人還清了所有的債務,那么債權人便不可以再向其它債務人所有債務。
3.民商法連帶責任中存在的問題
3.1沒有明確的認定界限
我國法律在執(zhí)行的時候,對于連帶責任這一概念的認識不是很清晰,沒有一個明確的認定界限,因此,執(zhí)行者在執(zhí)行法律的時候只能靠自己的感覺來斷定某一當事人是不是屬于連帶責任人。倘若是并沒有進行一個較為嚴肅的審理,那么就不能斷定某人是不是屬于連帶責任人。[2]在某一事件中,如果事件所涉及到的兩個人都是侵權人,而且在這一事件中侵權人和被侵權人他們的責任并沒有分得很清晰,那么法院對于這種情況也是可以如何去賠償?shù)摹N覈钠渌恍┓珊兔裆谭ㄖ械倪B帶責任制之間的聯(lián)系并不是很緊密。我國在執(zhí)行法律的時候,因為不同的案件他們所要用的法律知識也都不相同,所以在執(zhí)行法律的時候,不只是要用到民商法這一個法律,甚至可能會用到好幾個,此時,民商法或許會和其他法律起著相互矛盾的作用,從而連帶責任制度也會收到一定的制約,這使得法律在執(zhí)行時的效率也會受到影響。
3.2沒有明確的責任歸屬
我國在執(zhí)行連帶責任這一法律的時候,有時可能會產(chǎn)生這個法律沒有一個明確的責任歸屬這種感覺,要么就是這一法律它所包括的范圍實在過于廣泛沒有辦法得到一個明確的界定,進而不可以去判斷到底是誰對誰錯。經(jīng)常,受到傷害的那一方會選擇將所有侵犯他利益的人全部起訴,這種做法可以較快的得到訴訟的結果,而且法院在對這個案件進行審判的時候,也會比較方便。在我國民事訴訟法律事件中,當某一個案子判定完了之后,受到傷害的一方要對侵害他權益的一方所做的侵權行為進行一個確認。而有時會因為連帶責任制度沒有一個明確的責任歸屬,從而使得案件不可以得到很好地解決。
4.對于民商法連帶責任中存在問題的對策
4.1將必要共同訴訟規(guī)范化
在我國法律中,必要公共訴訟這一項一般包含固有必要共同訴訟和類似必要共同訴訟這兩個內(nèi)容。前者主要說的是,當多個涉事人,他們所要訴訟同一個內(nèi)容時,那么他們必須要一起同時去起訴,而且,對于這種事件,法院在進行審判的時候也要同時審判。也就是說,當很多個涉事人他們所要訴訟的事件為同一事件時,那么他們必須要一起去起訴或者要應訴。而后者主要指的是把這個訴訟事件的的一些其他牽連性包含在里邊,法院在進行整個案件的審理時,將整個事件合在一起。
4.2保障實體權利
根據(jù)我國的相關法律,在執(zhí)法的過程中,應該保證實體權利這一原則,為了可以使事件中涉及的相關人員他們的合法權益得到保障,筆者認為,我國在執(zhí)行法律時,不應該把共同侵權承擔連帶責任的訴訟歸結到固有的必有要共同訴訟當中去,而應該把它加入到對應的必要共同訴訟里邊去。考慮到在連帶債務中,其中的一個人就能夠對債權人的權益進行賠償,所以,債權人便能夠從所有的債務人當中選擇一個,而且可以要求他來償還所有債務。
4.3滿足當事人的合理需求
為了可以讓事件所涉及到的當事人的一些合理的需要的到滿足,當一件事的當事人他們在選擇訴訟程序時,程序的設計者們,他們應當為當事人提供一系列的幫助,讓當事人的需求可以得到一個滿足。除此之外,在設計制度的時候,要時時刻刻把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擺在第一位,要以滿足他們的合理需求為主。不僅如此,在構思以及制定程序法的時候,還要將實體法的規(guī)定與實體法及實體法中的程序性規(guī)定是否相符考慮進來。
5.結語
我國法律中擴大了連帶責任這一法律的管理范圍,而且,還在立法當中明確了它的一系列措施,并且更加開始重視債權人在利益方面的保護。與此同時,筆者認為,在此前提下也應該加強保護連帶主體的利益。但是,就現(xiàn)在的情況而言,我國在連帶責任這一方面暫時沒有比較完整的法律規(guī)定,而僅僅是在民商法當中有點涉及,因而對于這一內(nèi)容的實施沒有充足的理論指導。所以說,如果要保障責任人的合法權益,那么首先就得對于連帶責任有一個較為明確的規(guī)定。
參考文獻:
[1]孫翼.民商法連帶責任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探討[J].科學與財富,2018(09).
[2]張杰.民商法連帶責任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職工法律天地·下半月,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