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子晴
摘要:蔡國強是當代藝術中備受矚目的華人藝術家,他將中國傳統節日中必不可少的煙火作為其獨創的藝術符號。不論是火藥繪畫、大型焰火裝置還是為自己和家人而作的“天梯”,都成為中國當代裝置藝術中值得研究和討論的作品。他不否認他所參加的每一次展覽和作品都是注重策略的,使得他的繪畫或是裝置都在藝術品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將中國的民族性和藝術性得到發揚。對此,從他的藝術創作之路出發,參透作品的操作方式和本質則顯得十分必要。
關鍵詞:火藥繪畫 蔡國強 裝置藝術
2008年對于蔡國強來說,是走向世界舞臺上的重要時刻。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29個燃燒著的腳印將默默無聞的蔡國強一步步推向世界藝術的中心。他的裝置代表作品“中國夢”系列充分展現出作為一名中國人看待藝術和世界的角度,中國的傳統文化和民族屬性深深根植于他的每一件藝術作品,帶有強烈中國特色的藝術品影響著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進程。
1.火藥繪畫中的中國元素解讀
火藥作為中國的標志被蔡國強運用在繪畫創作中,本質上就具有濃厚的中國意味,再運用西方現實主義手法進行再創作,成為了蔡國強的個人符號。20世界80年代開始,蔡國強就專注于火藥爆破,無論是大型的火藥裝置還是小型的火藥繪畫,這一材料貫穿始終并將火藥用途發揮到極致。在蔡國強工作室,他在畫布上隨意揮灑,勾勒出大概的構圖,再將火藥一一放置并用重物壓住畫布,點燃引線。隨后便出現了一系列的火藥作品,畫布上出現了大小不一的火藥爆炸后的效果,看似充滿隨機性和不可預測性卻極具藝術性。水墨畫是中國傳統繪畫的靈魂,火藥爆炸后的效果又仿佛有中國水墨畫的效果,但又區別于水墨畫,隨意又充滿禪意。他用火藥這個畫筆畫出了江河湖海和山川草木。藝術家們對于這種不可控的效果都十分興奮,一次次地嘗試、不斷地獲得滿足感。
例如他的火藥畫《西湖》,他將富有歷史感和時代意義的材料—絲綢作為畫布進行創作,“火藥”和“絲綢”是中國獨有的標志,是中國繪畫中時間與空間的碰撞,更是當代藝術與傳統文化的碰撞。藝術的本質就是沒有共性,若所有作品都采用同一材料同一形式又有何價值可言。正是這種對于世界對于藝術的探索精神才成就了藝術家們,要保持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和觸碰才真正的創造出這個時代所需要的當代藝術。
2.裝置藝術中的東方智慧
在他的裝置藝術作品中,他與其他藝術家們不同的是更喜歡選擇一些充滿歷史厚重感的現成材料。比如《馬可波羅遺忘的東西》作品中的家鄉帆船和標志中國的中藥作為創作材料。蔡國強于1995年便移居美國,但從未停止關注國內的藝術發展現狀,正是由于他的作品中采用東方元素結合著西方藝術手法才使得他的作品備受國內外關注,取得了全世界各方面的高評價。在他剛到美國不久,創作出《龍來了!狼來了 !成吉思汗的方舟》這一裝置作品。正如主題所寫,他將成吉思汗出征的故事作為主線,羊皮筏標志著英勇無畏的蒙古人,而豐田發動機作為現代科技的力量。兩種力量結合在一起成為龍的造型,在東方語境中,龍是權力和威望,承載著巨大的力量。我們可以站在中西方不同的角度來了解它,思考它,而每種解讀都有它的合理性,正是東方智慧的體現。
回首蔡國強的每件作品,不論是火藥繪畫還是大小型裝置藝術作品,亦或是造成巨大轟動的爆破作品。在蔡國強的藝術人生中,他沒有離開過東方,其豐富的材料運用或多或少都充斥著濃濃的東方意味。以一位中國人的角度創造出系列的轟動世界的藝術作品,我們可以看到中國藝術已經走上世界舞臺,中國傳統文化和價值觀深深影響著每一位當代中國藝術家們。也正是因為這種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讓藝術家們的作品中蘊涵著深厚的東方智慧。
參考文獻
[1]蔡國強:我想要相信[M].人民出版社 ,(美)克倫斯,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