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選忠
摘 要:自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開展和實施以來,如何改進、革新課堂教學方法、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便成為了成為新的研究熱點,并引起了廣大教師的關注和重視。創設學習情景是一種創新型的課堂教學方法,具有獨特的優勢和作用,可以優化學生的情感態度體驗和學習過程,喚醒課堂教學的活力。基于此,本文將從利用課堂提問創設懸念情景、利用信息技術創設直觀情景、利用生活元素創設生活情景三方面出發,分析初中物理課堂中創設學習情景的有效方法和科學策略。
關鍵詞: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學習情景;創設
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物理教學應該轉變過去單方面傳輸的教學傾向,更加注重學生科學探究的學習過程,關注學生情感態度體驗的優化和學習的興趣的有效激發,促使學生感受物理知識的形成與發展,經歷從自然到物理再到生活的認識過程。創設學習情景符合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和要求,能夠幫助學生將抽象知識具體化、形象化、趣味化,扭轉過去低質、低效的課堂教學現狀。所以,初中物理教師必須要依據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探尋科學、有效的課堂教學方法,來推進課堂中學習情景的有效創設,最終提高課堂教學的成效。
一、利用課堂提問,創設懸念情景,促進學生探究學習
懸念情景的創設可以引發學生的學習期待,促進學生的探究性學習,讓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認知不再局限于膚淺的層面上。課堂提問是營造和創設懸念情景最為直接和有效的方式。因此,初中物理教師應該重視并優化課堂提問,嘗試向學生提出具有一定的啟發意義、探究意義的問題,創設出懸念情景,引發學生原有認知結構的矛盾與沖突,激活學生的學習思維,觸發學生的求知和探究欲望,促使學生主動地對問題展開分析、探究,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效益。
例如,在教授《內能》這部分知識時,本節課程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們了解內能的概念,知道功可以使物體內能增加和減少。為了促進學生們對知識的深度理解,筆者結合教學內容,設置了一些問題,通過問題引導學生們主動探究。問題如下:一根金屬棒很難被壓縮,也很難被拉長,其原因是什么?沿海地區的晝夜溫差的變化很不明顯,而內陸沙漠地區的晝夜氣溫變化較大,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提出問題后,學生們立即圍繞問題展開思考,經過學生們該的思考與探究,學生們最終得出答案。這樣一來,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筆者通過利用課堂提問,創設懸念情景,促進了學生的探究學習。
二、利用信息技術,創設直觀情景,促進學生高效學習
直觀情景的創設能促進抽象知識向具體、形象化的轉變,使其更易于學生接受和理解,進而促進學生的高效學習。因此,初中物理教師應不斷學習,提升自身的信息素養和教學能力,巧妙地利用多媒體等現代信息技術設備和手段,輔助課堂教學。再通過多媒體的圖像展示、動畫或視頻播放等功能來為學生講解知識,創設直觀形象的學習情景,讓知識變得更加鮮活,有效優化學生的感性認知和體驗,加快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消化和吸收,促進學生高效學習。
例如,在教授《磁現象 磁場》這部分知識時,為了促進學生們的高效學習,筆者利用信息技術展開教學。上課后,筆者先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們播放了一段視頻,通過視頻讓學生們初步認識磁現象和磁場的概念。在筆者播放視頻的過程中,學生們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待視頻結束后,筆者再為學生們展開深層教學。這樣一來,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筆者通過利用信息技術,創設直觀情景,促進了學生的高效學習。
三、利用生活元素,創設生活情景,促進學生深度學習
生活情景的創設能夠還原和再現現實生活中真實發生過的場景,幫助學生將生活和物理緊密地聯系起來,讓學生認識到物理的應用價值,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初中物理教師應該適時拓展課堂教學的視野和范圍,不斷搜集與學生生活經驗、已有體驗相關的物理元素、素材和案例,巧妙地融入到實際的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創設出富有生活氣息的學習情景,拉近物理與生活的距離。讓學生從中體驗生活和物理之間的關聯,感受物理的現實意義,進而促進學生的深度學習,增強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
例如,在教授《太陽能》這部分知識時,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們而言,他們對太陽能的知識已經有了一定的認知,生活中有許多地方都存在太陽能的使用。所以,筆者在教學中融入了生活元素,讓學生們更好地理解知識,加快學生們的知識理解。這樣一來,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筆者通過利用生活元素,創設生活情景,促進了學生的深度學習。
總之,創設學習情景是教師改進和革新教學方式的直接體現,同時也是推進課程改革深入發展的動力與支撐。所以,初中物理教師必須要將創設情景貫穿整個課堂教學的始終,利用課堂提問、信息技術和生活元素來創設懸念情景、直觀情景和生活情景,推進初中物理課堂的改革與優化,最終實現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成效的提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郭芬.淺談初中物理教學情景創設的方法[J].才智,2016(31):192.
[2]張文峰.初中物理教學情景創設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科技展望,2015,25(2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