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敏 于瑩
摘要:《“一帶一路”跨境電商消費報告》(2019年)顯示我國銷往以色列、俄羅斯、越南及韓國等100余個地區及國家的出口規模超萬億元規模,相較于2018年有所提升。2018年跨境電商出口貿易占貿易出口總額7.7%。我國跨境電商市場日益成熟,雖在經貿摩擦、國際市場競爭等因素影響下跨境電商出口存在阻力,但不可否認我國作為電商大國跨境市場發展競爭力不斷提升的客觀事實。本文通過探析我國跨境電商出口貿易,以期推動跨境電商產業良性發展。
關鍵詞:中國;跨境電商;出口貿易
在互聯網體系日益健全新常態下國際網民數量驟增,互聯網改變人們生活、生產習慣,其中在線購物成為網民足不出戶買遍全球重要消費模式,加之國際市場融合性發展勢頭良好,客觀上為跨境電商產業崛起奠定基礎。探析我國跨境電商出口貿易具有如下價值:其一,總結跨境電商產業發展經驗,為應對新時代電商跨境發展挑戰提供依據;其二,升級跨境電商運營模式,在政府、社會及個人共同努力下營建穩定、和諧、高效電商市場發展氛圍;其三,轉變我國經濟結構,推動市場經濟與時俱進。基于此,為提高我國跨境電商發展能力,探析我國跨境電商出口貿易發展要點、阻力及對策顯得尤為重要。
我國跨境電商出口貿易發展要點
1.政策。相較于國內電商市場,跨境電商市場不可控因素較多,需針對談判流程、利益分配、出口制度等環節進行規范,避免發生跨境出口貿易糾紛,影響電商市場穩定性。這就需要我國緊抓“政策”要點,以電商出口貿易發展為導向推行符合我國對內深入改革、對外開放市場需求的方針政策,為國內、國外電商企業指明貿易出口經營方向,旨在降低市場風險及貿易矛盾發生幾率。
2.質量。跨境電商市場將各國產品放在同一平臺上供消費者篩選,只有綜合質量較高的產品才能受到消費者青睞,成為出口貿易的“寵兒”,為此需我國跨境電商企業緊抓“質量”要點,從產品功能、服務體驗、成本、技術集成等角度出發予以控制,旨在保障出口貿易商品質量更優,為搶占跨境電商市場發展先機奠定基礎,繼而擦亮中國跨境電商企業招牌。
3.布局。跨境電商市場寬廣,企業決策者需具有前瞻性視野方可決勝千里之外,為此我國跨境電商企業需做好國際布局,將跨境物流、國際化售后服務、產品研發等環節納入布局范疇,使決策要素更為豐富,布局范圍更加寬廣,使企業得以根據自身綜合實力拓展海外市場,實現貨通全球發展目標。
我國跨境電商出口貿易發展阻力
1.信譽體系有待升級。在“互聯網+”市場上全球好貨齊聚一堂,消費者通過對比篩選心儀產品,其中用戶評價成為消費者購買產品參考依據之一,如若產品評價不高,則直接影響企業及商品信譽,澆熄消費者購買熱情,不利于我國商品通過跨境電商渠道走出過門,阻滯我國跨境電商出口貿易體系良性發展。
2.市場集成能力欠佳。跨境電商出口貿易需以政策為先導,產品為敲門磚,質量為核心,服務為基礎,然而當前有些跨境電商企業存在僅重視效益,輕視綜合服務、產品質量升級等環節之于出口貿易重要性,使跨境電商市場存在薄弱環節,影響出口貿易發展成效[1]。
3.人才培養思想陳舊。21世紀跨境電商市場競爭仍然是人才的競爭,只有經貿人才樹立全球化發展意識,才能將產品輸出國際市場,增加海外出口貿易總額,在經營出口貿易市場時總結經驗,順應時勢創新實踐,繼而推動電商企業良性發展。然而,當前有些電商企業輕視人才培養重要性,人才培養思想老舊,無法打造一支優秀電商團隊,降低其出口貿易質量。
我國跨境電商出口貿易發展對策
1.升級信譽體系。優質市場環境是吸引金融投資,規避出口貿易矛盾,提高產品影響力重要因素,為此需不斷升級我國信譽體系,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其一,抬高電商市場準入門檻,規避市場亂象,對跨境電商出口貿易企業資質、實力、產品質量、財務數據等運營條件進行綜合考量,避免劣質企業擾亂出口貿易市場秩序;其二,加大監管力度,保障國家之于跨境電商出口貿易方針政策得以高效踐行,推行配套獎懲舉措,將獎懲結果歸入企業信譽檔案,以便根據跨境電商企業發展實況進行針對性監管,通過科學監管提升企業信譽;其三,設立出口貿易信用基本架構,根據現行信用制度及法律法規推行“信用代碼”措施,維持跨境電商企業市場準入秩序,建立企業征信體系,健全信譽數據信息出口貿易市場對接鏈路,完善相關數據整合模式,用以敦促企業約束自身行為,關注產品質量,孵化優質品牌,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征得國際消費者信賴,使我國跨境電商出口貿易能力得以提升。
2.加強市場集成。首先,法律體系、制度規范、行業標準需具有靈動性,可根據跨境電商出口貿易發展環境作出調整,使企業運營活動有據可依;其次,做好市場調查工作,關注國際市場消費者購物需求,以此為由設計推出新產品,通過市場集成提高產品對接質量;再次,加大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研究及應用力度,為優化配置跨境電商出口貿易市場發展資源奠定基礎,使產品質量得到保障,繼而有效拓寬出口貿易市場;最后,提高服務能力,了解他國消費習慣、法律體系、市場環境,以此為由推行針對性較強的出口貿易服務方案,完善跨境電商市場體系,通過服務增強消費體驗,消除跨境電商產品選購后顧之憂。
3.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推行人才培養方案,為其學習新型跨境電商運營模式、思想及貿易觀念奠定基礎,例如企業可為優秀人才提供繼續教育良機,與經貿院校合作育才,使人才可有效提升自身業務能力、創新能力,滿足新時代跨境電商出口貿易發展需求[2]。
結束語:
綜上所述,為提高我國跨境電商出口貿易發展能力,需緊抓“政策”、“質量”及“布局”等發展要點,升級本國信譽體系,同時確保該信譽體系與國際市場對接,加強市場集成,優化調配出口貿易市場發展資源,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跨境電商企業發展夯實人才基石,繼而使我國出口貿易效益得以增加。
參考文獻:
[1] 李芬娟,易海峰.我國跨境電商發展現狀、問題及其出口貿易效應研究——以我國對歐盟的出口貿易為例[J].商業經濟研究,2019(17):138-141.
[2] 張俊琦.產業鏈視角下跨境電商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影響[J].財經界,2019(2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