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亮 吳澤燚
摘要:"蝸居設計"建筑以使用者為中心,其設計要求基于使用者的室內行為規律,在保證使用者優良品質生活的同時,盡可能的追求空間的高利用率。本研究主要內容包括蝸居設計的可行性分析、蝸居里如何體現空間立體化設計、蝸居里如何體現平面優化設計。
關鍵詞:蝸居;可行性;立體化;隔斷
1蝸居的定義及現狀
定義
“蝸居”一詞早在三國魏晉時期就已出現,其原意為屋宇窄小,那么“物之小者甚多,何以屋小為蝸居?”其解釋為“蝸牛之殼不與其身俱長,且不能容多人”。以“蝸居”來比喻屋宇窄小也延續至今,近年來,“蝸居設計”這一新的名詞逐漸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何為“蝸居設計”?顧名思義,以小屋宇、小空間進行室內設計,合理有效的利用每一塊小空間,以達到使用者心理和生理雙方面的高舒適度,在使用小空間的同時,享受小空間。
現狀
中國作為人口第一大國,人口位列世界第一。其隨之帶來的是人均占地面積十分有限,且隨著房價日趨提升,應屆畢業大學生剛步入社會,在經濟條件有限的條件下只能選擇小戶型房屋建筑。為保證畢業大學生居住的高舒適度,在室內空間有限的條件下提高居住者的滿意感、快樂感、幸福感、價值感。“蝸居設計”的思想恰能有效的解決這一類問題,空間雖小,但卻有幾近完備的基礎設施。隨房價上漲,“蝸居設計”這一新穎的設計理念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重視[1]。
2蝸居設計的可行性分析
著名建筑在實用、堅固、美觀這三點達到了一定的高度。而那些真正能在人們心里留下深刻印象的建筑多為其外觀上達到了一定的震撼程度,使觀者的視覺和心理得到了高度的沖擊,這就需要建筑設計師對建筑進行多方面、多維度的設計。著名建筑是一個國家、地區的代名詞,且具有了一定的現實價值和時代內涵。在滿足其自身物質需求的同時,更使人們精神層面得到了滿足。與這些著名建筑相比,住宅式建筑體現出了一定的局限性,以經濟成本為制約的主要矛盾點,其設計過于單一乏味,毫無創意。以小戶型建筑為首,無論是外形還是內部都過于傳統。那么“蝸居設計”有其的可行性嗎?“蝸居設計”的設計理念達到了推陳出新、革故鼎新的目的,推翻了原來單一、枯燥的室內設計,不僅影響了人們的居住環境,更影響了設計師對小空間多功能居住條件深入性研究。“蝸居設計”這一新穎的設計理念,因為暫時沒有標志性、完美的設計樣本,從而在人群中得到了高度的重視,至少現階段在小戶型建筑居住者的眼中希望能看到具有代表性的“蝸居設計”作品,能夠看到它的發展趨勢,同時在物質和精神雙層面得到滿足。因此,在當今高速發展的社會,“蝸居設計”有很好的發展前景。這就需要設計師發散思維,從多角度完善“蝸居設計”的設計理念,以達到“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理想設計構思[2]。
3蝸居里如何體現空間立體化設計
“蝸居設計”建筑以使用者為中心,其設計要求基于使用者的室內行為規律,在保證使用者優良品質生活的同時,盡可能的追求空間的高利用率[3]。
3.1空間功能的可變性設計如何體現
3.11可變的空間分隔形式
在小戶型建筑中,隔斷設計多采用輕質材料,并采取嵌入、拼裝、折疊、升降等多種活動形式,將這類輕質隔斷材料嵌入墻體或與墻面存在極小距離的嵌入預留空間處。在需要情況可通過此類活動形式隱藏隔斷材料,以達到視覺上擴大空間的效果,在小房間中營造大空間的虛擬心理反應,有效的解決了空間狹小給人以視覺上的壓迫感。當然,在一定條件下也可以使用簾、幕等布料進行隔斷,但必須考慮環境因素。這類空間的分隔形式可以使空間和空間相互聯系、相互滲透。
3.12可變的多功能性家具
“蝸居設計”理念是在小空間的居住環境里多采取小型家具、可移動變化家具、多功能家具,并以且人為主體,綜合考慮人的靜態尺寸和動態尺寸合理設置家具。以下簡單列舉幾個可變形、多功能家具。在垂直空間有余的條件下可以抬高地板高度,使部分家具可以采取折疊嵌入的方法,在不使用的時候能夠將家具收納在地面的儲存空間里,增大使用者的活動范圍。同樣的,若垂直空間有余,可以通過吊掛的形式將床等家具在不使用的時候向上吊起,嵌入天花板,以增大空間有效利用率。隨著現代科技的高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多功能家具被設計出來,他們可以通過自身的折疊變換、拼裝整合來實現家具的多功能,滿足使用者的多樣性需求。如采取特殊榫卯結構來實現椅子和書桌自由變換、床和沙發的自由變換。
4蝸居里如何體現平面優化設計
蝸居的使用面積雖然很小,但使用者對高舒適度的居住環境抱有很大的期望,需要設計師對室內的不同功能分區進行合理的劃分。在住房內的餐飲多以簡單方便為主,適當縮小廚房面積或設置開放式廚房可以一定程度的給住房的其他功能分區預留充足空間。儲藏空間的設計也有一定的技巧,對平時不利用的空間加以利用,如分隔功能分區的非承重墻體可以改造成用于儲藏的結構墻體,對邊角空間和不規則形狀空間加以利用。當然,不同功能分區在視覺效果上也應采取相應的分離措施,如不同功能分區采用不同的建筑材料、顏色,在視覺和心理方面放大延伸空間,使平面設計得到一定的優化。
5 總結
隨著使用人群的物質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蝸居設計”可以將原來單一的室內空間重新規劃,使小空間更加的豐富多樣,在給使用者帶來高舒適度的同時,保證人與自然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所以只有對“蝸居設計”這一設計理念不斷探索,在實踐中找到問題并不斷完善和解決問題,把握好社會的發展趨勢,給年輕人夢想的起點添磚加瓦。
參考文獻:
[1]李生明. 從蝸居到“居有華屋”[N]. 山西日報,2019-07-08(004).
[2]張為民.走出蝸居[J].上海商業,2018(12):24-25.
[3]徐明.蝸居[J].檢察風云,2018(02):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