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化的管理理念已經滲透到了社會的各個行業,許多企業已經開始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和模式,國有企業應該要遵循現今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把握機遇,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完善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更優秀的人才。
關鍵詞: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效率
目前我國已進入信息時代,信息化的管理理念已經滲透到了社會的各個行業,許多企業已經開始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和模式,尤其是企業中的人力資源管理方面,運用信息化技術進行管理更是十分迫切的情況。在經濟日益發展的今天,新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對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也提出了要求,國有企業應該要遵循現今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把握機遇,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完善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更優秀的人才,這樣才能使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本文主要是立足于國企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探討信息化對其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推進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信息化。
一、國有企業實施信息化人力資源管理的意義
目前,不少國有企業開始轉型,以此來尋找發展的突破點。企業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培養優秀的人才是關鍵。所以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的管理是一個企業是否有強大競爭力的重要動力之一
(一)對提高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效率有幫助
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產生影響的因素很多,工作人員信息管理、工資水平、休假考核等等,都會對人力資源管理工作造成影響。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可以將管理人員從過去落后的管理模式中解脫出來,還可以提高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效率和精確度。比如,進行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時,如果要對工作人員的基本信息進行更改,就可以用電腦來工作,減少管理員大量的信息采集和變更的工作量,還可以減少采集的工作時間,提高工作效率,為日后的工作提供更精準的數據信息。
(二)降低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成本
第一,在人力資源管理中應用信息技術可以降低因傳統落后的管理方法造成的損失,降低了耗費成本。第二,對企業工作人員進行培訓時,可以利用網絡信息技術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可以借助遠程教室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這樣既節省了培訓時間,還可以有效減少企業的培訓費用和支出。第三,一些大中型國有企業,他們的總部會進行人員工作的評估,此時就可以利用網絡信息平臺,及時地獲取工作報告,通過網絡進行科學的評估,降低了評估成本。
(三)幫助企業完成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的轉變
當下企業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國有企業要想獲得持續的發展就必須要改變過去舊的管理模式,尤其是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必須要符合現今社會的發展需求。因為企業的競爭總體來說還是要看人才,所以,必須要重視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的創新與改革。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為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的轉型提供了機遇,企業運用信息技術為人力資源管理提供了很大的幫助,讓其管理模式打破了傳統的單一陳舊的方式,變為更全面更快捷的新模式,有助于企業的新發展。
二、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對策
(一)梳理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職能,對其進行優化設置
要制定與職責相適應的崗位說明,確定崗位的工作職責,刪除重復、煩冗的工作流程,簡化工作步驟,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工作進一步的規范,優化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職能。
(二)利用業務外包改善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職能
國有企業可以把自己內部的一些工作承包給企業外的專門的服務機構,雙方要簽訂合同或者協議,也可以使用其他形式來約定雙方的權利義務,由這個服務機構提供人力完成工作。這些專門服務機構能提供成本更低、但工作完成質量更高,比如說國有企業中工作人員的培訓、工作人員健康體檢等工作,一般都會由外部服務機構來完成。
(三)對國有企業人才培訓進行創新,建立獎勵機制企業員工培訓機制要不斷更新,所以,增強國有企業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業務能力和培養員工優秀的職業素養是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重點。必須要對員工進行及時的培訓,再輔助工資獎勵機制,讓員工們深入的了解自己的企業文化,讓工作人員產生歸屬感。與此同時,企業還.可以邀請優秀的職業人對他們進行專業輔導,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
(四)對企業的人力資源進行整合,優化國企人力資源的配置
國有企業人力資源合理配置是通過預算來實現的,企業編制人力資源預算表、支出審核表,用這樣的方式讓企業了解自身人力資源的情況,加強對它的控制。舉個例子說就是國有企業可以收集年度、季度的企業人力資源信息,整體檢查企業人力資源狀況,并對相關費用做好登記,最后把這些數據進行整合,通過專業的分析決定企業的發展方向。
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是一個需要長時間的過程。除了國有企業自身的努力之外,還需要國家政策的支持,讓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成功轉型,進行信息化建設。這對國有企業的持續發展有很重要的意義,是促進國有企業健康發展的新途徑。
參考文獻:
[1]韓柳霞.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8(3).
作者簡介:
李艷,山西焦化股份有限公司,山西臨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