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校之間人才競爭日益空前的新形勢下,人才招聘工作需要創新工作方法,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招聘方式,尤其需要集中力量引進一批優秀高層次海外青年學者來校,縮短學校與目標人才交流、熟悉、合作的路徑,進而迅速達成引進到校工作的目標。高校海外青年學者論壇是一種投入少、周期短、見效快的高層次人才引進方式。縱觀國內高校,百分之八十左右的高校均已采取此種引才方式。本文結合南京農業大學海外青年學者論壇的實際做法,探討一下高校海外青年學者論壇的組織實施及需要改進的地方。
關鍵詞:高校;海外青年學者論壇;探索與實踐
一、論壇前期工作準備
(一)成立多層次論壇工作小組
人才辦根據工作需要成立論壇工作籌備組,具體分為會務組、材料組、宣傳組、交通組、報到組、食宿組、財務組七個小組,分別負責論壇會場會務協調、材料制作、宣傳聯絡、車輛服務、會議報到、食宿安排及會務報銷。
(二)進行多渠道論壇宣傳推廣
具體做法一是學校官網主頁官宣論壇的舉辦通知;二是在學校及人才辦微信公眾號上發布論壇信息;三是在論壇專用網站上發布論壇進度;四是通過赴海外高校及科研院所等機構招聘宣講物色符合參加論壇條件的人選,做到精準宣傳;五是通過學校各種校友會傳遞論壇信息;六是通過學術類學術期刊投放廣告、國際學術會議展示學校、廣而告之學校人才需求信息等方式。
(三)完成論壇數據處理、材料制作、會議報到等工作
學校對收到的論壇報名簡歷根據研究方向、科研成果、畢業院校和簽約意向對報名人員篩選、分組并與相關學院進行溝通,發出邀請函并經與參會人員反復確認行程,最終確定了參加論壇學者人選和需要重點關注的對象。工作小組制作論壇會議手冊,展示學校和學院的簡介信息、論壇日程、參會海外青年學者簡介、周邊生活信息等,在論壇開始前做好相應的會務工作。
二、論壇期間整體安排
(一)論壇開幕式前暖場準備
論壇開始前播放南京農業大學形象宣傳片、鐘山國際青年學者論壇宣傳片、宣傳介紹學校、鐘山國際青年學者論壇。強調學校愛才惜才的做法,營造出引才聚才的最佳局面。
(二)論壇開幕式及學校參觀
論壇開幕式一般由校長致辭,同時邀請省委組織部人才辦和教育廳領導介紹江蘇高校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情況和具有吸引力的各類江蘇人才項目。之后由學校學術委員會主席介紹學校科研研究情況及學術環境、人事處處長介紹學校引才政策、青年學者介紹自己融入學校的心路歷程。開幕式結束后,青年學者集體參觀了學校校友館、學校重點實驗室等。
(三)各個論壇的進一步交流與溝通
學校干六個分會場同時進行分論壇,相關學院書記、院長擔任分論壇召集人,并做各學院院情介紹匯報,與會青年學者根據學科分類和個人志愿參加相關分論壇,做全英文研究報告,并接受專家提問。
(四)學院、人才辦交流洽談環節
學院根據院情舉辦各類形式的交流活動,課題組多名教師積極參與,與海外青年學者全方位接觸,增進互相了解,拉近溝通距離。人才辦與有意向加入南農的青年學者進一步交流洽談,簽訂意向性協議。
(五)媒體的宣傳報道
本次論壇吸引了多家媒體前來報道。人民網、光明網、中國江蘇網、交匯點新聞網、中國日報網、揚子晚報網、新華日報、揚子晚報、現代快報、南京日報以及江蘇公共頻道對論壇進行了詳細的報道并介紹了學校人才引進的相關政策,這些措施準確地傳遞了學校對人才的渴求和重視,為今后學校進一步引才作了有效的鋪墊。這種海外青年學者論壇的方式積極響應貫徹了學校建設世界一流農業大學的發展目標,最大程度利用現有資源充分宣傳了學校人才政策,進一步擴大學校的知名度,同時構建了專業匹配數量相對可觀的青年學者人才庫。南京農業大學目前通過兩屆論壇已經成功簽約優秀海外學者并到崗開展工作,成功率為百分之二十。
三、海外青年學者論壇運作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的方案
(一)各學院積極性有待進一步調動和加強
學校需要注重構建學校-相關職能部門-學院的上下聯動機制,從頂層設計、政策方案上使得各學院認識到引才聚才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學院可以更加積極地參與前期論壇宣傳中來,通過多種渠道宣傳吸引優秀的海內外青年學者參會;學院可以更早參與申報人員的推薦及信息審核。學院可以根據學院學科需求通過學術委員會評價等方式審核申報人員簡歷,提出推薦層次;對于參會人員較多的學院,學院可以自己安排分論壇及開展多種多樣的分論壇形式。追本溯源,海外青年學者今后的工作生活最終還是落腳在學院,學院在論壇期間的介入和跟進程度也是學者能否最終加盟我校的重要因素之一。學院在各個工作層面的參與也更易掌握學者的學術水平,加強與學者的多維接觸,為今后合作打下更好的基礎。
(二)學校和學院需要認真研究現有教師隊伍
學校和學院需要認真研究現有教師隊伍,仔細分析各學科教師結構,精心設計,認真研究學校發展中最需引進人才的學科和學院,更為精準引進人才。同時還需要注重對申報人員進行更為積極有效的精準人才評價、找到與學科、學院、學校發展需要的人才,從粗放型人才引進逐步轉到精細化人才引進模式,更好地將論壇這一引才模式應用到位。
參考文獻:
[1]郭書劍,王建華.“雙一流”建設背景下我國大學高層次人才引進政策分析[J].現代大學教育,2017(4).
[2]蔣瑩,陳斐.高校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現狀與優化對策研究——以江蘇省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4(24).
作者簡介:
劉紅梅,南京農業大學人才辦,江蘇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