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佳 彭馨樂
摘要:自建國以來,我國始終踐行著以人為本的理念。現如今,以科學發展觀為核心強調人的全面發展的社會現狀,也組成了我國的民生保障體系的重要部分。優質安撫工作的進行,不僅體現了國家對于特殊人群的照顧,而且能夠是這個人群得到社會更多的關懷與照顧。退伍軍人這一次特殊群體為國家的發展與和平做出了極大的貢獻,理應受到社會的尊重與關懷,因此這個人群是民生保障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使退伍工人的優質安撫工作達到最好,就必須要正視現在工作過程中的不足,從根本入手,考慮這個人群的優勢,盡量以其的需求為導向展開工作。在在退伍軍人的優撫安置中展開對如社會民生問題的思考,對于完善社會工作,健全法制法規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退伍軍人;社會工作;優撫安置;個人實現
強國必先強軍,自古以來軍隊就是國防建設的一大重要組成部分,打造一支強有力的軍隊,就必須要有國家政策的支持。軍人在完成自己的職責之后,在步入社會的這個過程中,又有著一定的困難,這個時候做好退伍軍人的優撫安置工作,滿足老兵的訴求就顯得極其重要。下面從退伍軍人面臨的社會現狀、社會工作對于退伍軍人的優撫安置工作的不足和社會工作系統應該采取的措施這幾個方面進行展開。
一、退伍軍人面臨的社會現狀
在現存的社會框架與生活制度上,軍人的生活性質造成其與社會環境脫節。隨著社會生活日益多元化,退伍軍人有的不能滿足自己的生活需求,對于社會生活感到無所適從。為了保障軍人的合法權益,我國采取適當的行政手段成為必然,同時,政府的能力畢竟是居上層的,并不能切實的保證每個人的權益,個人的生活保障,就需要社會工作的介入,社會工作的正常開展,才能夠使人民的權利完全得到保證。
二、優撫安置工作開展過程中面臨的問題
社會民生保障中的優撫安置是在長期來在之名,共同發展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一項不同于傳統形式的工作,它能為社會特殊人群提供生存保障,是一種補償性的制度。退伍軍人作為社會的一個特殊群體是這個保障制度的庇護人群。
但是現在對于社會工作中退伍軍人的優撫安置工作雖然已經開展,但是仍然存在不足。其一,我國主要頒布的是宏觀性的政策體制,實際操作性并不高,甚至有的政策與現行的法律法規是沖突的,因為各地的政策游著不同的規則與標準,在政策頒布時,沒有考慮當地的差異性,造成了一定的公平性失衡。其二,是缺乏有針對性的部門對于優撫安置工作進行管理,國家只是提出了相應的政策,但是并未付諸實際行動,使得政策成為了空架子。其三,是社會上對于退伍軍人專業對口的崗位并不多,他們本身的工作性質就比較特殊,走到社會上更是如此,因此,專業不對口也就成為了一個特別重要的問題。
三、解決問題可以采取的措施
社會工作中的優撫安置工作是我國民生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退伍軍人的優撫安置工作又是社會工作開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開展過程中的一些不足,通過查閱資料提出一些相應的建議與措施。
第一,國家政策與法規部分,應該加強立法力度,形成固定的模式來對退伍軍人的優撫安置工作進行開展,做到有法可依。同時,對于不同的安置對象,要根據他們個人的需求,使其個人滿足感達到最大,同時,政策要根據區域或者是級別進行相應的變化調整。
第二,在于工作方式上,要增加透明度,政府工作怎樣開展,可以建立網上的平臺,形成全負責的機制。參與工作人員要積極的觀察老兵的生活狀態,盡量形成多渠道的優撫安置工作,同時,鼓勵各大院校,各大科研院所留出一定的職位,讓老兵所學能有所用。
第三,應該進行適當的創新,是在不斷發展的,經濟體制也是日新月異,并不一定完全要按照之前形成的社會保障體系開展活動,創新一定是任何機體能往下發展的根本。如何使他們的效益能夠實現最大化?就必須要拓寬之前狹窄的通道,形成社會工作中,也就是第三方與政府和軍隊的緊密聯系,使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完善,更加高效。
第四,對于社會公共體系服務部分,應該有相應的社會支持,也就是說,對于特殊群體形成的以社會為形態的無償服務或者是保障制度。退伍軍人的社會融入與身邊的的環境密不可分,社會這個大環境一定要給他們足夠的生存空間與理解度,避免他們在從軍隊走向社會的時候再次出現行為適應困難的現象。
任何時候都需要一個穩定的健康的社會環境,優撫安置工作的進行能夠使社會環境的和平進行有效保持。退伍軍人又是一個特殊的弱勢群體,他們學習了相應的專業知識,但是走到社會上卻有所脫節,理應受到社會的重視。軍人在退伍之后有合理的保障,一方面能調動現代人們的的積極性,提高參軍入伍的比例,另一方面,退伍軍人的優撫安置工作的進行,也緩解了就業的壓力,推動了民生的建設,穩定了軍心,對于我國的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陳希思.退伍軍人優撫安置工作中引入社會工作的研究[D].西華大學,2017.
[2]吳笑甜.個案工作介入退役士兵就業問題的實務研究[D].井岡山大學,2018.
[3]鐘雪霞.殘疾退伍軍人優撫安置的社會工作介入策略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8.
[4]陳蓓麗,吳同.新形勢下優撫工作社會化探索的實踐——以上海浦東新區優撫對象社會工作干預項目為例[J].社會工作與管理,2018,1806: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