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菲菲
全國文明鎮、全國重點鎮、山東省特色小鎮、山東省歷史文化名鎮、山東省綠色生態示范鎮、山東省美麗宜居小鎮、山東省小城鎮建設示范鎮…一個面積百多平方公里,人口不足3萬人的小鎮,何以能在四五年時間內將十幾個榮譽盡攬懷中?
一、龍泉鎮特色小鎮建設發展的路徑
(一)一脈相承謀發展
龍泉鎮三任班子始終牢牢抓住壯大農村集體經濟這條主線,一屆接著一屆干,久久為攻不停息。探索建立“三四五”工作法。亮出三大實招即打牢“硬支撐”,每年財政拿出120萬元,專項用于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確保每村每年經費不低于9萬元。建立“項目庫”。根據每村的實際,指導編制集體經濟項目庫。前后儲備項目84個,投資300萬元,實現了一村一產業,村村有項目。巧揮“指揮棒”。制定出臺《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目標責任制考核辦法》,與村干部的報酬掛鉤,調動干部創業的積極性。創新五種模式。即通過鄉村旅游、電商發展、實體興村、抱團互助和股份合作等模式,推動農村集體經濟走上了發展“快車道”。
(二)一心一意求特色
實施“一村一品、多村一品”戰略。自2014年始,集中打造綠茶、小米等八大特色種植基地,全力打響龍泉綠茶、山鄉蜂農、泉香金米、“奶油富士”、“德合食用菌”等8大特色農產品品牌。建立“昆崳山下聯盟”。發展特色,推銷特色。自2016年始,全鎮52個村特色農產品統一標準,統一品牌,統一商標,統一推介,統一營銷。
(三)兩大文明相始終
外建生態文明。早在2012年龍泉鎮就先行一步,放手推進生態文明鄉村建設,先后投入1億多元,實施凈化、綠化、美化、亮化“四化”工程,先后打造2個“省級文明村”、2個“市級文明村”及29個“區級生態文明示范村”,名列全區乃至全市之首,成為牟平區一張亮麗的名片。
內修鄉風文明。2016年,以獲評第五屆全國文明鎮為契機,出臺《龍泉鎮關于實施鄉風文明戰略的意見》,將鄉風民風之美融入發展規劃之中。通過打造“一校四點三中心”,為提高全鎮居民素質創建基地。全鎮已建起一所鄉鎮黨校,四個村級教學點,三個紅色教育基地;通過做活文化節慶品牌,活躍豐富群眾文化生活,陶冶居民情操。農民文化藝術季至今已舉辦6屆。
(四)巧用人才共發展
專家指路子。從在龍泉安家置業人士、龍泉在外游子、在煙民主黨派中吸納230多人,組建“龍泉智庫”。能人出點子。對全鎮種植大戶、農技人才、本土企業家、外出經商者進行摸底排查,并在此基礎上建立起“龍泉鎮致富能人”信息庫。村官“動機子”。依托“龍泉鎮電商孵化基地”,鼓勵大學生村官積極投身農村電商。先后開展“眾籌霜降蘋果”、“龍泉大櫻桃”等產品,開展電商營銷活動34次,為村民增收150多萬元。
二、龍泉鎮特色小鎮建設取得的成效
(一)打造成宜居小鎮
架通民生工程橋,讓百姓生活更安心。今年擬投入3000萬元建設污水處理廠;投入600萬元建設LNG氣化站;投入200萬元建設垃圾壓縮中轉站;投入200萬元實施“社區改造”工程;投入100萬元實施“夕陽紅”工程。
建設現代新社區,讓住戶生活更稱心。鎮域內五大高檔小區已投入使用,入住1000多戶,均實現雙泉入戶,為游客提供居家養生的好去處。
實現垃圾一體化,讓村民生活更舒心。自2016年以來先后投入800萬元整治垃圾一體化,建立起“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區處理”的垃圾一體化處理機制,徹底解決了垃圾圍村問題。
(二)打造成宜業小鎮
搭建制度平臺。建立項目協調推進領導小組制度,班子成員分包鎮內重點企業,定期為所聯企業“送政策、送信息、送服務”,提供“母親式”服務,全面推進提升項目的履約率和投資率。
優化設施平臺。2017年投資2000萬元興建“商貿物流”項目,形成了一處1400平方米的日用品超市,一處500平方米的農資超市,且配套餐飲、住宿等服務設施,為企業發展創造條件。
營造環境平臺。所有來龍泉企業與域內企業皆享受同等待遇,電費、水費、信息費一視同仁。打黑掃惡,整歪治邪,為來龍泉企業創造可靠抒心的創業環境。
(三)打造成宜游小鎮
做活名片,在形象宣傳上出實招。充分挖掘、整合鎮域內自然、人文、物產等旅游資源,并與昆崳區共同發布新版《龍泉休閑養生護照》,“吃、住、行、游、購”全囊括,全面提升服務水平,為旅客創造家一樣的感覺和服務。
做好特色,在旅游品牌上求突破。在鎮域西部,打造棗園夼鄉村旅游連片區,開展北大川露營、德和食用菌研學游等旅游活動;在鎮駐地,申報農事體驗片區,開展胡同文化節、非物質文化遺產研學等特色活動;在鎮域東部,依托雙百山項目,舉辦狀元文化節;借助崑龍溫泉項目,開展溫泉養生文化節。
三、龍泉鎮特色小鎮建設帶來的啟示
(一)加強頂層設計,科學布局謀篇
堅持規劃先行、有序推進,做到注重質量,從容建設,確保科學規劃為先導,一張藍圖繪到底,久久為功搞建設。2012年龍泉鎮出資70多萬元,聘請上海禾木規劃設計院繪就了《龍泉鎮總體規劃》、《鎮駐地15平方公里控制性詳細規劃》和《龍泉鎮旅游產業總體規劃》等三大發展藍圖,并最終形成“一個中心、兩條軸線、四大片區”的科學發展格局。6年來,黨委政府班子換了三任,但三任班子始終堅持總體思路不動搖,一張藍圖干到底。
(二)堅持黨建引領,突出創新驅動
龍泉鎮黨委先后制定了《加強兩委班子思想建設的意見》、《建工作制度推動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落地生根的意見》等一系列規章制度,打牢思想基礎,樹立服務意識,堅持警鐘常鳴。思路活了,路子對了,工作就打開了局面。黨委要將發展責任扛在肩上,堅持因地制宜,摸索創新發展道路,力求呈現出百花齊放、萬家爭鳴的多元格局。
(三)緊抓扶持措施,提供強力支撐
實現鎮域發展,資金、資源、人才是關鍵,要著力在三個方面下功夫。一是保證資金優先落實。充分整合現代農業產業發展資金獎補等資金來源,用于扶持村莊發展。二是保證資源優先整合。積極梳理部門扶持政策,統籌包村部門、第一書記等資源,幫助村集體發展項目,增強農村造血功能。三是保證人才優先引進。積極同科研院所等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引進高層次人才到村創業,為鄉村振興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
(四)健全組織保障,凝聚工作合力
鎮域發展離不開一個個堅強有力的農村基層黨組織,離不開一個個黨性原則過硬的農村帶頭人。要健全組織保障,增強組織合力。一是建強班子增活力。抓住村兩委換屆契機,選優培強村級班子。二是強化培訓提能力。要分期分批對村干部進行陪訓,創新培訓模式,組織村干部到先進地區考察學習,進一步解放思想、提升境界。三是壓實責任促動力。重點工作觀摩必看,督查必查,激勵各級干部積極作為,大干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