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麗莎
摘要:埃塞俄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位于非洲東北部的非洲之角。在今天的埃塞俄比亞,人們可以使用廣播,電視和視頻,但在非洲國家,通常沒有明確的媒體使用程序,所有新聞節目,電影和娛樂節目都是從西方進口的,因此主要是西方國家的利益。報紙 - 最好的信息來源 - 也 被西方國家所掌握。
關鍵詞:埃塞俄比亞,埃塞俄比亞媒體
媒體中最常涉及的第一個問題是與政府的關系。
如果我們研究埃塞俄比亞與歐洲國家相互作用的各個方面,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他們之間的關系一直很緊張,因為歐洲人從發現并熟悉這個國家,試圖使它成為一個殖民國家。埃塞爾比亞人民的壓力只會隨著過去的十年而加劇。在經濟和政治上,他們試圖制服或施加奴役條件。埃塞俄比亞統治者經常不得不屈服于歐洲殖民主義者。應該注意到巧妙的多向量政策,這種政策是對埃塞俄比亞統治者進行的。這使他們能夠在世界大國的利益沖突之間取得平衡。
在現階段,國家不得不面臨嚴峻的挑戰。該國沿海地區厄立特里亞與埃塞俄比亞分離,這嚴重影響了其經濟狀況。與厄立特里亞的沖突仍未得到解決,是主要導致該大陸地區不穩定主要因素。盡管如此,在該國領導人梅萊斯·澤納維去世后,埃塞俄比亞的局勢趨于穩定,并且作為一個獨立的國家繼續發展。
過去幾年在國家可持續發展和減貧方案框架內開展的社會經濟改革尚未產生任何有意義的結果。艾滋病問題繼續高度相關,妨礙解決社會經濟問題。種族因素繼續在該國的政治生活中發揮嚴重作用,導致族裔間關系的復雜化,從而導致沖突。導致種族沖突原因:未解決的經濟問題和日益增長的社會和種族緊張局勢,傳統民族文化價值觀日益增加的重要性,民族自我意識的增長以及對其語言的情緒態度的提高,文化,宗教民族沖突發生在該國的不同地區。最矛盾的國家之一是甘貝拉州。甘貝拉州位于該國最西端,與蘇丹接壤(見地圖)。根據2007年的人口普查,其人口為306.9萬。門格斯圖·海爾·馬里亞姆政權將媒體置于嚴密控制之下;在這種情況下,媒體只反映了國內外發生的官方政府版本。媒體觀眾圈子相當狹窄,主要由政府官員,教師,軍官以及精英階層教育階層組成。推翻門格斯圖·海爾·馬里亞姆后,埃革陣承諾引入新聞自由,并正式完成,但實際上媒體仍然受到當局的嚴密控制。發表反對埃革陣的埃塞俄比亞記者被捕,幾家報紙被關閉。
在今天的埃塞俄比亞,人們可以使用廣播,電視和視頻,但在非洲國家,所有新聞節目,電影和娛樂節目都是從西方進口的,因此他們不得不受到西方國家的媒體傳播影響。
埃塞俄比亞廣播業發展源于1935年。廣播目前以8種語言進行:阿姆哈拉語,英語,阿拉伯語,法語等。廣播的主要聽眾大多數是由未接受教育人口組成。這種類型的媒體在政府控制下比印刷媒體更嚴格。政府于1999年通過的一項法律,允許建立私人廣播電臺,但是,宗教和政治組織最后一次創建廣播電臺仍然是被禁止的。法律通過后,沒有向私營無線電公司發放許可證,據估計,2000年,該國有1180萬無線電接收器。
法納廣播電臺是傾向于政府廣播同時也向索馬里廣播。該國有3個自治廣播電臺,其中兩個,尤其是《蒂格拉斯革命之聲》是反對政府。埃塞俄比亞廣播電臺是一家提供國際服務的國有廣播電臺,以英語,以色列語,法語和索馬里語廣播。
埃塞俄比亞單頻道電視(Ethiopia Television)于1964年開始廣播,一直受到政府的嚴格控制。開設阿姆哈拉語(每周16小時),提格里尼亞語,奧羅米尼亞語和英語(每天25小時)廣播。 2000年,埃塞俄比亞擁有大約37.6萬臺電視。埃塞俄比亞有2個新聞社,其中一個是埃塞俄比亞政府新聞社(ENA),另一個是國家埃塞俄比亞新聞社(WIC),該新聞社是私人的,持有親政府立場。
埃塞俄比亞在新聞自由度中排名第149;它被評為“非自由”(68分)。在泛非國家/地區排名中,該國排名第33位(相比之下,厄立特里亞排在最后第48位)。根據自由之家的報道,埃塞俄比亞政府經常通過1992年《新聞法》,使用一篇有關發布虛假信息和誹謗的文章,煽動種族仇恨將記者繩之以法,并隨后入獄。訴訟可能會持續數年,記者通常會同時面臨多項指控。國際非政府組織繼續批評新的新聞法草案。法律允許侵犯了獲取信息的權利,還規定設立一個特別的監管機構-新聞理事會。該法律草案對其違反行為規定了嚴厲的制裁,最高可判處五年監禁。 2004年9月,針對國際組織表達的眾多關切,埃塞俄比亞新聞部長承諾將對法律草案的某些條款進行審查,但到今年年底在這方面還沒有采取任何行動。
埃塞俄比亞電視業與廣播業相比較,相對沒有廣播廣泛,并不是所有家庭有能力購買電視,對于媒體未來的發展,媒體作為“第四政黨”也在發揮著自身對社會的影響。印刷產業與政府的 關系受限于社會的不穩定性在埃塞俄比亞。 由于嚴重的經融危機,社會經濟發展緩慢,通貨膨脹等因素成為限制影響媒體發展的主要原因。
與此同時,政府對于記者的言論自由又有很嚴格的限制,比如涉及影響社會穩定的言論都將被禁止。
多種語言的存在嚴重阻礙了新聞事業的發展。在這種情況下,前殖民主義者的語言實際上是種族間交流的語言。然而,很大比例的人口不能使用外語。語言是人類思維的主要載體,是人類交際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口的各個部分的參與信息處理與人口文化水平的提高有關。
在許多非洲國家發生市場轉型的情況下,由于激烈的競爭和市場特點,每份出版物的存在變得極為困難。許多出版物在很短的時間內從報紙市場上消失,這表明報紙企業的存在不僅需要技術手段、新聞從業人員的存在,還需要報紙生產的經濟知識。報紙市場尚未達到飽和的最大程度。但是,建立新的出版物是極為困難的。
在埃塞俄比亞,廣播是最容易獲得的大眾傳播手段,因為口頭傳統已經固定了對廣播的某種心理文化態度,而且無線電接收器實際上任何人都負擔得起,不象昂貴的報紙和電視。
至于電視,它在許多非洲國家仍然是一種精英的交流方式。與收音機不同,電視廣播中心和電視節目的建立需要大量的投資,而且不是每個家庭都買得起電視接收器。進一步加強新聞在非洲國家社會政治生活中的作用與擴大其法律基礎有關。該地區國家的社會政治演變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第四種權利”將在多大程度上履行其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