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陳偉
摘要:PPP在項目融資里涉及的方面和問題有很多,為了減少項目融資里出現這些問題,項目的參與者需要進行不斷的改變,從而采取最有效的保障措施來提高PPP項目在融資里的質量。本文下述會對PPP項目實施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并且提出個人的一些觀點和看法。
關鍵詞:PPP項目;投資管理;風險
PPP(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又被成為PPP模式,它是指政府和社會或私人之間產生合作關系,或者也是為了提供某一種公共財物和服務,加入PPP形成合作關系,然后雙方簽定合同保證對方的權利和義務,根據雙方合同保證合作進行順利,最終達到雙方的預計的目標和目的,因為PPP中的Public是指政府,Private是指私人,所以PPP相結合的意義就是根據種種關系最終達成相互合作的關系,而PPP的優勢就在于它能使雙方的合作比一方單獨行動更能達到有利的結果,這樣政府的財務支出會減少,企業投資風險也會減少。PPP模式能將政府的一些責任轉交給企業,這樣能減少政府在財務上的負擔和人力,也能協助很多企業大量地減少投資風險,正因為這樣才更應該大力地推動PPP模式,讓PPP模式促進我國未來的發展。
一、投融資風險分析
只有將PPP這一模式應用到投資融里,才會使我國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變得完善,PPP模式也對政府和市場有著一定的影響,能夠有力地改善我國新經濟的發展和減少政府債務負擔的運行效率。為了迎接更好的新經濟時代,PPP投融資主要是以投資融項目為主,PPP投融資項目主要是根據每個項目前期的預算和預收進行資產評估,再根據政府能夠扶持的力度進行融資,最后項目企業能夠從政府那得到相應的承諾和具有可靠性的貸款服務,PPP項目融資可以為民營企業帶來很大的提升率,而且還會降低融資上的風險,所以在某一種程度上可以說民營資本是有利可圖,它不光對民營資本有所幫助,還能夠大量地減少建設前期政府的投資風險和負擔,也能大量地提高公共建設服務的質量。但是PPP跟以往的傳統模式不同,以前的投融資方式過于老化、傳統,而現在需要根據市場經濟的變化再結合PPP項目投融資的特點,將兩者都考慮進去再形成合作,建立能夠大力幫助PPP模式發展的投融資方式,截至目前PPP項目還是過于死板,管理方面也不夠成熟,相關的法律也不是很健全,帶來的風險也會變得很大,這樣嚴重影響PPP項目的運行效率,這也為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一些阻礙,所以PPP項目投融資會給我們帶來有利之處也會造成一些有弊之處,我們要認真去分析PPP讓它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形成有保障性的合作關系。項目的收人一般來源于三個部分,一是靠政府支付服務費用,二是依靠使用的消費者,三是兩者相結合。
(一)資本金不到位風險
PPP項目的實施過程里要求實行資本金的制度,而實施資本金制度是從1996年國家下發文件開始規定的,后來是根據相應法規的第四條進行了調整,很多次的改變還是沒有把其中部分內容變得細化,尤其是對公益性的投資不允許實行資本金制度這一條,一直都沒有改變,而政府一般要求社會資本都要有一定的資本金來保障PPP項目的順利,這樣政府才能給予投資。政府還依據2009年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的第九條規定,在投資放款的前期要對PPP項目進行嚴格的資本金制度,在嚴格審查后進行資本金的發放,這也大量地減少資本金不到位的風險。
(二)融資不到位風險
PPP項目融資是指PPP在項目的設計上、建設上、運營維護等環節都要安排融資方案,實時對PPP項目的資金上給予支持。融資分為兩種,一種是股權融資,另一種是比較偏向債權的融資,因為從資金上來說,很多銀行、保險等一些金融機構不能將基金及時收回,對此產生大量的風險,讓PPP項目的周期延長,收益效率跟不上,所以才會說在融資里比較偏向于債權融資,而在實際中這些債權融資只能通過銀行貸款來完成,所以就會形成融資不到位的風險。
二、投融資風險防范
(一)增項項目自身實力,提升盈利能力
社會資本和政府兩者之間有著合作關系,雙方為了共同目標進行協作,也是為了提高公共產品的供應效率和質量,社會資本發揮著專業性而政府也是發揮著自己專業化的管理,這樣在使用PPP項目的時候技術上是可以達到最初目的的。在經濟、財務、風險合理的情況下是可以優化成本,從而增加項目收支,開啟新的盈利模式,組成一個能夠吸人眼球的項目,這樣靠項目本身就會得到很好的融資,從而解決融資問題,投資者也會對項目主動投資,和金融機構也能順利地形成合作關系。
(二)加強對社會資本的審核
政府對社會資本的要求比較高,因為在社會資本的采購文件中,政府要對社會資本進行實力考察,盡量減少一些沒有足夠能力的社會資本進行融資,因為這些社會資本已經不能夠拿出足夠的PPP項目資本金,所以一定要減少這些沒有資格的社會資本。除了這些社會資本金以外,社會資本還有自身加強融資的能力,在投標文件的時候出示和貸款機構簽訂的文件,或者想要貸款的意向書進行融資,而在中標以后要及時進行確認,確保在沒有出錯的情況下進行支付。
(三)擴展融資渠道
現在PPP項目融資都偏向于銀行貸款,具體來說就是融資的形式多樣,而PPP項目是一種比較簡單的投資結構,對分散項目不太有利,存在著風險,更適合集中項目,所以PPP項目現在更偏向于銀行貸款,因為不可能因為PPP項目的發展從而降低資金成本和大量攝入人力的風險。但是PPP項目進行了不斷改變,它融人各種基金、股票等方式作為融資工具,PPP項目也是把保險社保項目歸納其中,這樣非常有利于PPP項目在今后的發展。
(四)加強地方政府信用建設,完善守信踐諾機制
在PPP項目進行的時候,必須要求政府誠信做事,嚴格兌現自己說出有法律效應的承諾,不能出現欺騙甚至毀約的現象,因為一旦毀約會產生嚴重的法律責任和經濟責任。PPP項目和國家利益、公共利益都有著合作關系,嚴格約束是對雙方最好的保障,而這種現象不是沒有出現過,政府違約導致社會資本產權受到影響,所以政府開始建立地方政府失信記錄,建立健全法律法規,如果政府失信一定要嚴懲。
三、項目投融資在施工建設方面的應用
(一)項目投融資對施工建設的作用
施工建設和項目投融資是一種相互關聯的關系,在PPP項目投融資的實施過程中施工建設不光要有施工資源和外部資源,還要通過現場施工情況進行利潤計算,并能做到讓項目在運作的時候降低成本,為企業帶來不同程度的效益。
(二)項目投融資在施工建設方面的應用
施工建設和項目融資是合作關系,最好的項目選擇就是投資管理,企業選好項目開發市場,讓融資項目實施資金注入,這樣才能夠讓企業站穩市場。PPP項目管理最重要的就是投融資,因為它會涉及投資融資、法律財務等多個項目,企業完善投融資的管理制度,就能在今后對項目實施一定的保障。
(三)施工建設關于融資風險的防范
PPP項目融資是要建立兩者之間的,它會產生大m的利益,而在這個時候絕對不能偏袒任何一方,雙發都要具有法律保障的平等關系,還要不斷地加強對社會資金的保護,嚴格按照雙方合同上的約定進行施工建設,這樣也能夠防止雙方出現違約情況,而政府更應該加強相關的法律法規,只有建立嚴格的法律法規就能對雙發有著一定的保障,從而減少風險的發生。
四、結束語
PPP模式進行探索式的應用,其實是在不斷地突破與創新,能夠讓融資得到更好的發展。對施工企業來說要理性地面對PPP項目,找到一條適合自身發展和運營的PPP模式是尤為重要的,而面對社會資本,PPP項目要不斷地創新與突破,讓PPP項目在投融資模式下能夠不斷地優化,讓PPP項目更好地融合在投融資項目里。
參考文獻:
[1]周蘭萍.解讀PPP項目合同要點[J].項目管理評論,2016(5) :52-55.
[2]佘時運,張養銀,王志明.PPP模式下綜合管廊運營管理要點研究——社會資本方角度[J].中國水能及電氣化,2019(9):1-5.
作者簡介:
陳偉,中國一冶集團有限公司,湖北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