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雙雙
摘 要:豐富的想象力對于小學生的創作具有重要作用。怎樣培養小學生的想象力是筆者一直思考并實踐的課題,筆者認為可以采用以下四大策略,培養小學生的美術想象力:正確引導,明確想象目標;巧設問題,突破想象難點;游戲活動,激發想象創新;美術日記,豐富想象素材。從而使學生主動積極地展開想象的翅膀,遨游于浩瀚的美術海洋。
關鍵詞:美術;想象;培養;策略
筆者曾對本校幾百名小學生做過關于“美術想象力與創新能力”的調查。在調查中發現,78.93﹪作品都是臨摹的,21.07﹪學生能較好地自由創作,大部分學生畫面十分簡單,不能深入想象創作。從調查結果中可以看出,隨著年級的升高,兒童作品越來越缺乏童趣想象,存在諸多問題。因此開啟學生的想象力,就成為美術課堂的重中之重了。美術教師如何更好激發學生想象能力呢?筆者在美術教學實踐,從以下四方面進行了探究。
一、正確引導,明確想象目標
如何“正確引導”呢?在備課時,教師要制定科學恰當的引導方法,在教學想象目標的引領下展開一系列有效的引導活動,使得教學過程主線突出,教學效果更好。因此在設計教案時要做到以下幾點:
1.引導要凸顯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課堂上要讓學生自己主動參與,通過生生之間的互動,師生之間的互動,讓學生能夠明確想象目標,對想象目標進行大膽、有創意的構想,并樂意表白自己的感受,凸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2.引導要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進行構想,讓學生掌握表現創意方法,并著力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保護學生的獨特的個性,給予學生發揮個性的自由空間。
3.引導要照顧不同層次學生。新教材給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備課不光要備教材內容,備學生的總體水平,更要兼顧學生的個別差異性,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發展。因此要引導不同層次的學生圍繞提出的問題進行探究分析,讓學生懂得解決問題途徑。
二、巧設問題,突破想象難點
巧設問題就是教師一定要把“提問”這個好辦法用在刀刃上,即把問題提在關鍵處,提在難點處。這樣,他們的想象學習之路才會順利,才會愉快。筆者認為,針對教學想象難點設計提問時,要注意以下問題:
(一)問題啟發化
教學中,老師的問題不能只讓學生回答一些“對”與“不對”,或者“是”與“不是”的問題。因為這樣的問題,根本不能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也不能培養他們的創新想象思維,這樣自然也難以真正幫助他們突破想象難點。
(二)問題懸念化
雖然幫助學生突破想象難點是老師提問的目的所在,但是老師不能只以突破想象難點為目的。因為如果把答案給學生,雖然可以幫助他們突破想象難點,但是這會失去一個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讓學生獨立思考的機會。那樣得到的結果,就只有一個答案或者結論而已。所以,在教學中,老師應該盡量圍繞教學想象難點設計帶有懸念的問題,讓學生產生聯想的空間,由此引發學生積極思維。
(三)問題梯次化
人類與生俱來潛伏著想象的動機,如同有種子的土地一樣,一旦溫度適宜、陽光充足、水分充沛種子便會生根充滿生機。如何創造的種子萌動呢?就在于在美術教育活動中,教師的提問是否梯次化,這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課堂活動。當學生畫面不夠豐富時,教師要探尋引發想象的切入點,恰當好處地巧妙設計問題來啟示學生,調動小學生的發散思維,引發小學生在現有知識上合理想象,生成動態想象,深入理解現有知識,巧妙突破想象難點,從而培養小學美術創造能力。
三、游戲活動,激發想象創新
高爾基曾經說:“游戲是兒童認識世界的途徑。”在美術教學中,把教學內容滲透在游戲中,使學生在愉快的學習氣氛中對教學內容產生興趣。生動有趣的游戲,可以營造良好的探究學習氛圍,激發小學生對新知識的渴望,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一)競技游戲
游戲以其獨特的形式、較強的趣味性和挑戰性深受小學生的喜愛。在美術課中,我常運用“競技游戲”的方法,讓學生在畫畫、玩玩、比比中培養發散思維,從而提高想象力。
(二)猜謎游戲
教師可以把美術課堂教學設計成新穎活潑的猜謎游戲,小學生在游戲的參與中感受和理解真、善、美,獲得美的享受,陶冶其情操,從而提高想象力和繪畫能力。猜謎游戲的導入,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從而有效提高了教學效果,使學生能夠迅速地抓住公雞的神態,完成了各自心目中神氣的大公雞。
(三)魔術游戲
依據教材內容,采用小學生喜聞樂見的魔術游戲活動,能鼓勵學生動腦思考、動手操作,使小學生在認真聽、仔細看、大膽想、勇敢說、用心畫、創新做的多樣活動中,積極主動的獲得新知,熱情愉悅地體驗成功,循序漸進地提高想象力和繪畫能力。
四、美術日記,豐富想象素材
為了增強學生對事物的認識能力,養成積累素材的好習慣,我在研究中采取美術日記形式,從記錄內容的不同可分以下三種方式:
(一)寫生式美術日記
兒童有意識地帶著記錄本直接面對生活場景,通過仔細地觀察、分析、比較、綜合,最后以取舍性的描繪及感悟性的敘述完成的美術日記。該形式的優點使學生對生活的觀察從無意走向有意,對繪畫符號、描述詞匯的表達由共性走向個性。
(二)想象式美術日記
該形式是兒童對現在和未來的生活展開聯想,通過夸張、遷移、重組等藝術手法,創造性地繪錄自己大膽設想的一種美術日記。
(三)夢境式美術日記
“日有思來夜有夢,夢中自有驚人作。”兒童的夢是兒童心理的一面鏡子,夢中奇異怪誕的境界給兒童的想象添上了翅膀。兒童根據回憶把這種夢的感覺形象描繪下來,便成了夢境式的美術日記。
想象是以觀察為基礎進行藝術創作的核心。根據新課標、新教材的要求和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采用各種形式和方法去培養、訓練、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是上好美術課的關鍵,也是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方面。所以在美術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嘗試、勤于探究、敢于創新,用更恰當的方式方法引發小學生在美術課堂主動積極的展開想象,鼓勵小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遨游于浩瀚的美術海洋。
參考文獻:
[1]倪進謝.淺談小學美術教學中“想象力”的培養[J].現代教育科學,2007,(2)
[2]俞金梅.小學美術教學與學生創造力的培養[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