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萍
摘? 要:在飛速發展的信息化時代,大部分家長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深切期望,然而現實生活中,孩子的表現令家長大失所望,甚至手足無措。家長們不明白,為什么我的孩子動作就特別慢?寫作業拖拖拉拉、邊寫邊玩,自覺性、自制力特別差?問題出現在哪里呢?其實這是家長沒有真正了解,這些問題的出現與孩子的本體感發展不好有著一定的關系。
關鍵詞:本體覺失調;對孩子的影響;訓練方法
【中圖分類號】G 6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30-0049-01
既然問題與孩子的本體感發展不好有關系,不是孩子的學習態度的問題,那么到底什么是本體覺?本體覺失調對孩子的影響有哪些?作為家長的我們該如何幫助我們的孩子呢?針對這些問題,筆者做了以下分析。
1.什么是本體覺
所謂的本體覺指我們身體的肌、腱、關節等一些的運動器官本身在不同狀態(運動或靜止)時,感受器官產生的感覺,例如,人在閉眼時能感知身體各個部位的位置,簡而言之,就是自我身體控制的能力,因為這些感受器官藏在肌、腱、關節等深部位置,所以本體覺又稱為深部感覺。
2.本體覺失調表現
動作協調能力差,笨手笨腳,容易受挫,容易跌倒或撞墻,做事拖拉、磨蹭,語言表達能力差,發音不佳,語言發展緩慢,缺乏自信,消極退縮,不敢表現,寫字無法在框內,筆畫經常顛倒等。
3.本體覺失調的影響
(1)對學習的影響
對大、小肌肉的控制,手眼協調,手耳協調,身腦協調,腦口協調以及動作靈活和靈巧等等都屬于本體覺能力范疇。如果大腦對手指肌肉控制不好,孩子書寫會慢,寫字寫不好,容易出格。手眼不協調的孩子,看到的和寫出來的就會不同,常出現抄錯數、寫字顛倒等問題;手耳不協調的孩子,聽到的與寫出的不一致,聽寫容易出現錯漏問題;身腦不協調的孩子,大腦對身體控制不良,上課、寫作業時身體會不由的動,小動作多等。另外,因為控制小肌肉和手腦協調的腦神經與控制舌頭、嘴唇肌肉、呼吸和聲帶的神經是相同的,所以,本體感不足的孩子,大腦對舌頭、嘴唇、聲帶的控制不靈活,容易造成語言障礙,如語言發育遲緩,發音不清,大舌頭、口吃等。
(2)對生活的影響
大小肌肉的不充分發展,孩子不能很好地解紐扣、取物、抓物,不能根據對象物的性質、掌握用力的輕重,常常將東西摔破、弄碎、弄壞等。
(3)對游戲的影響
本體覺失調可能會出現包括肌張力的過高或過低、協調能力的不足、身體形象認識的不到位等,所以說本體的失調直接影響到了動作品質的好與不好,而這對于大運動、精細游戲是不利的。例如,體操、踢球、手指游戲等,特別是在競賽的規則下,會有很大的影響。
(4)對情緒的影響
大人感同身受一下孩子,當看到別人很自如的踢球、跳繩、跑步,而自己卻完成的很艱難,或者說不能玩的比別人好,事事不如人的情況時,我們能舒心嗎?我們能對自己有信心嗎?孩子也一樣。
4.針對上述問題,訓練方法如下:
(1)小肌肉的精細動作的訓練方法
多注意手部的小肌肉的精細動作的訓練,可以根據孩子年齡與能力特點,自行設計抓、握、捏、扔等小游戲,例如,穿珠子、擺積木、投球、捏橡皮泥等;注重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上幼兒園以前要學會洗手、擦臉、剪紙以及自己擦屁股等;學齡前練習握筆、涂鴉、拿筷子、系扣子、剪紙、系鞋帶等方法。
(2)利用球類運動的訓練方法
球類運動對小肌肉、大肌肉的協調以及迅速反應和靈活度是很有幫助的。三歲左右的孩子要訓練他(她)拍皮球,從單手拍到雙手拍,再到左右手交替拍。大一點的孩子,可以訓練他們打乒乓球和羽毛球,由分解動作開始,長期堅持,對注意力,手眼協調以及將來的學習能力有很大的作用。
(3)鼓勵孩子表達的訓練方法
為孩子提供適宜的語言環境,多和孩子交談、講故事,鼓勵孩子表達自身的需要和感受,逐漸學會準確描述身邊的事物,善于表達自己的看法,家長要尊重孩子的想法,用欣賞的眼光去發現孩子細小的進步,進行表揚,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4)學做家務的訓練方法
適當的讓孩子參加家務勞動,是培養意志力、責任心、自信心,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的有效途徑。四歲左右的孩子有積極參與家務的要求,家長要抓住這個契機,不能因為覺得孩子小或者做的不好,就剝奪了他們練習的有利時機,包辦代替只會導致孩子笨拙、懶惰、意志力差、缺乏自信及沒有責任心。家長要耐心的教會孩子逐漸從事各種家務,并在一定程度讓孩子長期承擔某項任務。
(5)鼓勵有益活動的訓練方法
感覺統合能力就是在適宜的感覺信息刺激和適宜的運動中逐漸培養的。孩子玩耍或咬自己的手、腳、摔東西、敲打玩具、搬弄桌椅或爬上爬下,都是在從事有益的活動。因此,父母要謹記“帶而不代,交而不教”的原則,放手讓孩子自主成長,千萬不要為了避免事后收拾麻煩,或怕孩子遭到任何一點的小碰傷,就會全面禁止孩子活動,而應以積極的態度,使孩子得到適當的活動。
總之,本體覺能力是在適宜的感覺信息刺激和適宜的運動中逐漸培養的,家長要在生活中多注重和培養孩子這方面的能力,使孩子的本體覺得到有利的鍛煉,孩子才能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展現出應有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張冬敏,劉傳芝.兒童感覺統合失調的調查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0.13(17):73-74
[2]顧艷.兒童感覺統合功能評估量表的編制及其常模的建立[D].蘇州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