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婉嬌
摘 ?要: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都是教育的一部分。在兒童教育中,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起著重要的作用,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因此,在幼兒園教育中,學生不僅要接受學校教育,還要接受家庭教育。然而,由于許多家長的誤解,家庭教育存在諸多缺陷,影響了兒童教育的發展和學校教育的效果。
關鍵詞:幼兒園;家庭教育指導;有效途徑
前言:每一棵參天大樹都是由一顆小種子長成的。兒童就是小種子,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他們成長必不可少的養料。在孩子們的心里,幼兒園的老師就如同父母一樣,為了孩子可以更好地發展而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自己能做的事。通過家長與教師的相互合作,我們可以使孩子更好地去適應面對成長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情況,喚醒他們對生活的積極態度,用自己的努力試著品嘗生活的甜蜜。
幼兒園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需要一個能夠互相幫助的伙伴。而最重要的伙伴,無疑是孩子們的家庭。幼兒園應該和家長們在相互尊重的原則上通力合作,爭取家長的理解與支持,提高家庭教育能力。
一、幼兒園家庭教育的現狀與問題
我國幼兒園家庭教育目前面臨一些比較重要的問題:第一,有些家長缺乏教育知識與經驗,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并不能達到自己所期望的目標,所以就把教育孩子的重心挪到了學校教育上,對學校教育過度依賴。第二,許多家長因為工作的關系,對孩子的關心不夠,導致自己對孩子的發展無法做到認知同步,和孩子的關系也變得稍顯生疏。第三,很多家長有個通病,就是只關注孩子的智力發展而忽視了孩子其它方面的教育。第四,家長受傳統教育模式影響,實行專制教育。這種教育模式會折掉孩子想象的翅膀,將其禁錮在名為"愛"的牢籠里,對于孩子心理發育和自身成長有著非常不利的影響。幼兒園教師應該加強與家長之間的聯系溝通,解決這些常見的問題,完善家庭教育[1]。
二、幼兒園家庭教育指導的有效途徑
(一)搭建促進家庭教育的平臺
在孩子的世界里,不需要太多的規則,因為規則是非常容易被孩子遺忘的。因此,家長和老師要注意培養孩子的習慣。在這個過程中,不需要規范孩子的記憶,只需要通過習慣來引導孩子的行為。家長與教師協同的前提是充分溝通,發現教學教育的共同點,用心培養孩子。
隨著社會的進步,溝通方式變得越來越多,QQ、微信等社交軟件的出現擴大了人們的交際圈,使得人們的距離更近。幼兒園教師可以通過這些軟件與學生家長在線交流。例如,建立一個家長群,與家長交談。這樣做的目的是充分了解孩子和父母的家庭情況,及時收到教育反饋,使得家庭教育變得更有針對性,更加有效。家長通過這種溝通方式,也有利于進一步發展親子教育,讓家長了解孩子們的現狀,了解他們的內心狀態,閱讀他們的情感需求,為做好幼兒園教育的輔助工作做好充分準備。除此之外,幼兒園還可以為家長提供場所來交流推廣自己的育兒經驗。同時,老師還可以為家長介紹幼兒園的管理經驗,以達到相互理解,共同促進兒童成長。每次交流之后,家長們都可以更好地理解老師要培養孩子、教育孩子并不容易,教師們也能明白家長們的一片苦心。在雙方共同的呵護下,孩子的成長道路將灑滿陽光。教師相互信任,與父母關系融洽,孩子在這種環境下成長,就有了一顆真誠善良的心。
(二)培訓家長提高教育效果
對于孩子的教育,我們需要有方法和技能,這樣孩子才能進入心靈去積極探索發現。缺乏正確的教育方法,孩子將逐漸不善于發現生活的美,害怕困難,只有抱怨。在這種情況下,幼兒園有必要對家長進行培訓,找出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以便了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許多家長在撫養孩子的過程中會有很多困惑。在培訓中,有豐富經驗的專家會針對家長提出的問題與大家一起進行分析探討,列舉典型案例,并給出相應的解決方案。經過訓練,家長們會獲得更多的經驗,在以后的家庭教育中,也會更加地得心應手[2]。
(三)促進家長參與教育
幼兒時期的孩子們對外界的了解接近于無,在這個時期,孩子的潛能是最大的,只要家長和教師善于引導發掘,抓住這個最好的教育機會,就能事半功倍。幼兒園可以設立家長開放日,為家長和老師共同培養孩子創造機會。開放日可以促進親子關系的發展,因為父母的參與,孩子們會更加熱情。家長可以通過觀察自己的孩子在活動中的表現和細節,找出他們的長處和短處,并適當反應。通過參與這些活動,父母可以知道哪些教育方法需要改進,哪些方法需要保持。在這項活動中,家長更容易發現孩子細微之處的需求,進入孩子敏感的內心,從而被孩子所感動,激勵著自己與老師合作,給予孩子們全方位的愛與關懷。
結語:總而言之,我國幼兒園家庭教育目前尚不成熟。因此,幼兒園教師要加強對家庭教育的指導,需做到以下幾點:一是利用社交軟件加強與家長的溝通;二是線下教導家長教育方法,傳授經驗,答疑解惑;三是加強家長對教育的參與感,深入探索家庭教育資源。只有做到這些,才可以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更好更有效地結合,從而使孩子在成長道路上,得到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田繼榮. 指導幼兒家長提高家庭教育能力的有效途徑研究[J]. 才智,2017,67(21):65-65.
[2]何瑋. 幼兒園家庭教育指導工作應當融入心理學[J]. 新課程(上),2017,,23(6):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