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經超
摘 要:新課程要求“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讓學生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但在實施新課程教育教學中,傳統(tǒng)的服裝工藝教學方法和手段因其傳授信息量小、手段落后、直觀性差等原因,已遠遠不能滿足學生學習服裝工藝技術的需要。隨著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廣泛利用,給傳統(tǒng)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使課堂教學達到了較佳的效果。它讓學生通過事物的聲、色變化和發(fā)展去獲取知識、認識世界,同時,它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望,開拓了學生的視眼,并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筆者依照新課標要求,結合教學實踐,提出相應的教學辦法與策略即以學定教,構建有效課堂。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實施方法
隨著多媒體計算機和網絡信息技術的日益成熟和發(fā)展,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得到了普遍的應用,這勢必會帶來教育、教學方式的重大改革。就服裝專業(yè)的教學而言,要適應現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就必須更新教學觀念、改革教學方法,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并將現代多媒體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相結合,這樣才能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學習服裝專業(yè)的興趣,提高服裝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一、服裝工藝傳統(tǒng)教學模式分析
現在工藝課的教學,基本上還是停留在“師傅帶徒弟”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上。教學形式大致分為三種:
(一)分組演示法
教師直接演示給學生看,教師教一步,學生跟著學一步的方式。這種方式是我們工藝教學中最常見的一種方式。其優(yōu)點是比較直觀,學生容易理解。但存在以下缺點:(1)每組往往有十幾個學生同時觀看演示,學習效果差;(2)學生在操作過程中,教師要進行個別輔導,教學效率低;(3)過分強調統(tǒng)一性,難以適應個別差異,不利于因材施教;(4)教學方法,內容比較單一,不利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
(二)老師分層演示法
教師將學生按工藝技能水平不同分成幾組,然后分組演示給學生看。這種方法較上種方法有了一定的進步性。其優(yōu)點是直觀性強、學生易于理解掌握,而且教師能考慮到學生之間的差異,教學有了側重點,實現了因材施教。但也存在以下缺點:(1)分組后造成學生的心理壓力;(2)演示時許多學生圍在一起觀看演示,學生學習效果差;(3)老師多次演示后還要進行個別輔導,教學效率仍然不高。
(三)“小老師”演示教學法
教師在班級中挑選幾位工藝技能掌握較好的學生,在課前先教會他們上課的內容及操作技能,上課時讓他們充當“小老師”的角色,分成幾組去輔導其他學生。這種方法的優(yōu)點是教師的教學效率提高了,而且充分發(fā)揮了學生間的交流和探討。它的缺點是(1)“小老師”講解不夠深入;(2)如講解示范不正確,會帶來嚴重的后遺癥;(3)不利于“小老師”自身的深入學習。
以上都是我們目前工藝課教學中沿襲了多年的傳統(tǒng)教學手法,這些方法或多或少存在著教學效果不佳,教學效率低下,學生的技能水平跟不上行業(yè)的發(fā)展等共同弊端,為此,我們必須盡快改變我們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以便提高我們的教學效果,促使工藝教學水平上一個新的臺階。
二、實施多媒體輔助服裝工藝實踐課教學的意義
多媒體技術的使用,不僅能提高服裝工藝教學活動的效率,而且也能使服裝工藝教學本身產生重要的變化,擴展服裝工藝教學活動在時間和空間上的界限,達到過去沒有的廣度和深度,從而將服裝工藝教學帶進一個嶄新的階段。服裝工藝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意義是顯而易見的:
(一)工藝課多媒體教學使學生的自主性學習成為可能
我們將教學內容中包含的各操作技能的,通過電腦寫入軟件。再通過課件進行多媒體教學,可以穩(wěn)步推進教學活動的開展,進度和時間的差異完全可以通過
學生個個妥善處理,不會產生個體差異帶來的矛盾。學生通過人機對話,反復觀看演示,反復實踐,最后掌握工藝技能。由于學生是通過電腦來學習技能知識,學習的自主性有所提高,突出了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
(二)教學效果明顯提高
上課是,教師不必做重復的操作演示,只要老師講解演示一遍即可,也不需過多進行個別輔導,而學生不用反復觀看老師的演示,可以主動通過電腦來學習,從而使教學效率得到大的提升。這樣,老師可以將更多的精力得時間投入到教學內容和教法等方面的研究,如學習中反映出什么問題?應當給予什么樣的幫助?還應增加或刪除哪些實踐環(huán)節(jié)?需要補充哪些重點和演示內容等問題。
(三)教學內容更加豐富
傳統(tǒng)的工藝教學手法只能教給學生某一種工藝方法和流程,教學內容具有一定的偏面性,難以滿足學生的未知欲,也無法適應未來社會的需求。實施多媒體教學后,擴展了教學的時間與空間,工藝教師可將同一部件的不同工藝方法和流程,同時編寫入課件中,讓學生各取所需,擴展了他們的知識我視野,以適應未來專業(yè)發(fā)展的需求。
三、實施多媒體輔助服裝工藝實踐課教學的方法
(一)因材施教,關注差異
根據每個學生的差異進行個別化的教學指導,滿足每個學生的獨特的需求,最大限度地解決學生技能水平參差不齊的問題,而解決這一問題最有效的方法是多媒體輔助教學。市場上服裝工藝教學軟件很少,更難找到適合我們需要的教學軟件。我們通過兩種方法制作課件,一是由學校工藝課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用錄像機拍攝,再通過電腦剪輯制作;二是根據教學內容剪輯,選擇其他現有資料制作軟件。教學課件的要求是:符合教學內容的要求,介紹工藝方法必須講解清楚,難易適當,操作規(guī)范,步驟清晰,學生使用時操作簡便等要求。在服裝工藝課堂上學生可以通過這些課件進行自主學習,進度快的可捷足先登,進度慢的可以穩(wěn)打穩(wěn)扎,解決“一刀切”,“齊步走”的弊端。
(二)因需而教,激趣促情
新課標指出:學生的學習內容應當是有意義的、富有挑戰(zhàn)性的。只有有意義的學習內容才能使學生體會學習服裝工藝的價值,學生才有動力去學,只有具有挑戰(zhàn)性的內容學生才有興趣去學。首先在服裝工藝課教學中教師充分利用多媒體播放“流行時裝秀”、發(fā)布“企業(yè)先進生產模式”等信息,讓學生了解服裝專業(yè)及發(fā)展趨勢,增強學生對本專業(yè)課的興趣和愛好。其次教師可以根據日常生活需求制作教學課件來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服裝企業(yè)高度發(fā)展的今天,應用多媒體技術與服裝專業(yè)教學的有效整合,會有效地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效率,提高學生的職業(yè)綜合能力,適應與時俱進、飛速發(fā)展的社會,實現我們的教學和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黃榮懷,沙景榮.關于中國教育技術學科發(fā)展的思考[J].中國電化教育,2005(11).
[2]陳瑩.對服裝教育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思考[J].服裝科技,2004(6).
[3]馮桂霞.多媒體技術與服裝專業(yè)教學的整合[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