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
摘 要:隨著世界全球化的不斷深入,經濟、科技、文化在世界范圍內的影響越來越緊密,如何處理藝術的傳統性與現代性是當代藝術設計領域最重要的理論問題之一。本文旨在初步探討圖案設計在世界全球化的影響下所表現出來的傳統性與現代性。
關鍵詞:圖案;藝術設計;傳統性;現代性
一、圖案設計的傳統性
(一)中國傳統圖案的起源和發展
1.圖案的含義
“圖案”顧名思義就是圖形的設計方案。教育家、理論家雷圭元先生在《圖案基礎》一書中,對圖案的定義綜述為:“圖案是實用美術、裝飾美術、建筑美術方面,關于形式、色彩、結構的預先設計。在工藝材料、用途、經濟、生產等條件制約下,制成圖樣,裝飾紋樣等方案的通稱。”
圖案是一種實用性與裝飾性相結合藝術形式,有較強的主觀性、趣味性和規律性。現代社會生活中,圖案常常被作為一種欣賞性藝術形式而獨立存在,被稱之為裝飾畫。
2.圖案的起源
馬克思主義歷史觀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圖案是伴隨著人類產生而產生的,源于人類認識和改造世界的需要,由人類勞動生活的記事符號開始,當人類祖先在他們居住的洞穴和巖壁上作畫時,圖案就成為了聯絡信息、溝通、表達情感和意識的媒介。根據馬克思主義文藝論的觀點,圖案設計產生于人類的藝術實踐。
3.圖案的發展
圖案設計是人類有目的的社會性創造活動,屬于人類社會的物質文化活動。隨著時代的變遷,圖案創作與產品制造者逐漸分離,成為獨立的設計活動,并沿著自身的規律不斷發展和完善。隨著物質生產的分工越來越細,按設計對象、材料、工藝、技術等的不同,圖案設計專業也進一步分化和完善。同時,由于電視、通信、廣播等現代科技的發展,現代商業廣告已發展為立體的圖案,現代產品的工藝技術也日益復雜,信息傳遞的方式更加多樣化。如何設計具有民族特色和時代特征的創新性圖案,成為每個設計師和設計從業者開始思考的問題。
(二)當代藝術設計中圖案設計傳統性
藝術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們對于生活中的感性需求已經逐漸超越了理性需求,由從前的解決冷暖和生活所需問題進入到了追求高品質生活的階段。
圖案設計是最有視覺沖擊力的感官體驗,在激烈的全球競爭中,具有時代性和民族性的創意圖案會刺激消費市場,從而對社會的發展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中國藝術設計向來崇尚追本溯源,尊重構思的起源和本質,圖案設計要具有民族特色,必然要從中國傳統圖案中取經,要取傳統圖案之精華,堅守中華文化的傳統根脈,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相結合,在尊重美的規律的同時,創造出一種傳統與時尚相結合的藝術形式。
二、圖案設計的現代性
(一)圖案設計的現代性
1.現代性的概念
所謂現代性,主要是一個時間的分段概念,它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個階段。現代性指的是在現代這一時間階段內對事物的性狀、特征等的描述。現代性與前現代性這兩者具有時間上的前后次序性和邏輯上的緊密關聯性。可以說現代性是一個歷史性的時間概念,隨時間的流逝現代性也終究會變成歷史性。
2.圖案設計現代性的要求
圖案設計的內容與形式是辯證統一的關系,一方面,內容決定形式,形式表現內容,并隨著內容的變化而變化;另一方面,形式反過來又影響內容。一幅好的作品應該是內容與形式的統一,是思想性與藝術性的高度統一。
由于國際文化交流的頻繁和信息傳播的加速,設計更具現代性的裝飾圖案成為設計工作者一項重要的研究課題。要求設計師全面系統的掌握圖案設計的基本原理和法則,深入了解其發展的新動向、新趨勢,同時也要不斷探索圖案設計的藝術表現形式。
在對圖案進行現代化設計時,要遵循以下三點,其一,要注重理念的表達,使其內涵豐富,富有哲理;其二,要使民族性和時代性結合的自然貼切,無牽強之感;其三,要應用恰當,識別性高,供人聯想。以我國的吉祥圖案來講,它是中華文化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典籍”。要使中華圖案走向世界,就應該深入挖掘這些內涵豐富、意義深遠的傳統圖案,豐富其創意形式和表現手法,喚起觀賞者和消費者情感的共鳴。
(二)當代藝術設計中圖案設計的現代性
談到現代設計,人們總會想到西方設計的種種優勢,甚至錯誤的認為現代設計就是模仿西方設計。盡管我們為優秀的東方傳統文化而驕傲,但是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傳統的東西已經不適應當代人的審美觀和消費觀,藝術設計必須適應新時代的需求是不言而喻的問題,如何對圖案傳統性和現代性做出新的詮釋顯得尤為重要。
藝術哲學中說,凡是世界的都是民族的,離開民族的就沒有世界的;并非一切民族的都是世界的,民族藝術要成為世界藝術是有條件的,那就是深刻的表現人類的一般物質、精神需求和共同的審美情感,真實地反映科技發展的直接成果和社會未來的發展趨勢,只有這樣的民族藝術才有可能成為世界各民族所共賞的藝術。啟示我們:一是不能把“現代性”與“西方化”劃等號;二是搬弄古董不等于“傳統性”。
三、總結
時代永遠是向前發展的,如果不能敏感地把握時代的命脈,僅僅將古代文化元素陳列在圖案設計中,這樣不僅不是具有現代性的圖案設計,反而是對傳統的一種糟蹋。因此,我們只有正視自己的文化,真正體悟其中精神內涵,以獨特的視角,站在時代發展的前沿去觀察世界。不斷加強民族間的交流,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才能發揚光大本民族的圖案藝術,使中國藝術真正走向世界。
參考文獻:
[1]冷遠玲.從傳統到現代[D].重慶大學(碩)論文,2016.
[2]趙靜.新中國·新風格:周令釗新中國視覺設計中的“新風格”研究[J].美術研究,2018.
[3]徐福源,孟光偉.學校之識-視覺文化特色建設[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