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舒蘭
摘 要:在當前階段的幼兒科學活動當中,幼兒本身無法形成自己獨立的學習意識,而微課則能為有效幼兒科學活動的開展帶來更多實際的作用。并且,對于幼兒來說,運用微課的方式來開展科學活動是幫助其掌握更多科學知識的有效途徑。因此,本文便針對于微課在幼兒科學活動中的運用展開分析,并試析幾點有效的運用策略。
關鍵詞:微課;幼兒;科學活動;運用
引言:幼兒時代是人類成長的重要階段,而幼兒往往不具備較強的觀察能力和理解能力,在進行科學活動時則會遇到更多的阻礙影響著幼兒接收知識的有效性。因彼此,便更加需要教師結合實際情況來合理的運用微課,以能促使微課發揮出其有效性,來為幼兒今后的學習和發展帶來更多的實際幫助。
一、在幼兒科學活動中運用微課的重要性
在幼兒的教學活動當中,科學活動本來就存在著一定的枯燥性,很難帶給幼兒有趣的感受。而教師在開展幼兒科學活動時所構建的活動模式本身便對于幼兒是否能夠接收到更多科學知識有著決定性的作用,但是在以往的傳統活動模式當中,通常教師對于幼兒的科學活動計劃的不是很充分,幼兒在活動當中難以形成較為理想的學習效果。相比于以往的活動方式,微課存在著更多的特點,而這些特點也正是微課的運用優勢。微課具有著短小而精悍的特點,在進行學習時,幼兒能夠更好的將科學活動中所要掌握的知識融入到腦海當中,且微課不受時間、地點等諸多因素的阻礙,可以供幼兒在活動中、課余時間隨意進行運用,以能達到更好的活動效果。與此同時,微課存在著一定的趣味性,還有著更加明顯的生動性,特別是微課的內容通常都是教師將科學活動知識當中的重難點進行整理、制作而成的,幼兒可以反復的觀看以能進一步的鞏固知識點,在此過程中,更益于培養幼兒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在幼兒活動中有效運用微課的策略
(一)巧妙設計趣味微課,引導幼兒自主學習
科學活動本身便是一項有些枯燥的學習活動,而對于幼兒來說,完全理解科學活動當中的知識則更是存在著一定的困難。因此,在開展科學活動時幼兒難免會產生厭倦的情緒。而在實際的活動當中,教師便可以將科學活動的內容合理的融入到微課當中,并且在科學知識旁邊配備以響應的趣味小圖案,促使學生對微課產生更多的興趣,從而積極的參與到科學活動當中來。在微課當中,教師也可以結合幼兒的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設計一些趣味的小問題來引導幼兒進行探究,在微課的最后設計出相應的問題情境,給幼兒留有一定的解疑時間。在此活動過程當中,通過微課視頻幼兒產生一定的探究興趣,進而積極的參與到科學活動當中,從而在接收到更多科學知識的同時,實現更為高效的科學活動效果。
(二)合理設計有效微課,拓展幼兒學習視野
微課由于其特有的特點,為幼兒的自主學習創建了極大的便利,幼兒在沒有地點和時間的約束之后,可以合理的利用起碎片化時間進行學習,以能提高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尤其是在科學活動當中,不僅要全面的提升幼兒的學習能力,更要幫助幼兒進一步拓展學習視野,從而達到更為理想的活動效果。在實際的科學活動當中,幼兒教師可以選用一小段可以利用的時間給幼兒播放相關的微課視頻,引導幼兒進行學習。例如,在學習剪影畫時,教師便可以展示一段關于小狗的剪影畫制作過程,并且將如何把剪影畫中小狗的眼睛投影方式制作出來展示到視頻當中,繼而引導幼兒進行觀看。在此過程中,微課不僅幫幼兒對剪影畫的制作過程產生了新的認知,更多的科學視野也被教師拓展開來,從而進一步凸顯出幼兒科學活動的有效性。
(三)結合實際教學內容,微課融合重難點
在開展幼兒活動的過程當中,幼兒經常會遇到一些憑借個人能力難以完全解決的實際問題,這對于幼兒學習水平的提升有著較強的阻礙性。因此,在運用微課展開科學活動時,教師便可以將這些在活動當中幼兒可能會遇到的重難點知識點融入到微課的設計當中,以能更好的幫助幼兒掌握相關知識,形成較好的活動效果。例如,在進行“好玩的影子”這個科學活動時,幼兒通常對于影子在不同時間的變化難以輕松的理解。因此,教師便可以結合于此設計出相應的微課視頻,在視頻當中具體的講解出影子隨著太陽的變化而變化的原因,從而能夠對此部分知識產生更為深入的了解。與此同時,在微課的最后,教師也要合理的設計出一個趣味的小問題,引導幼兒再次進行探究,進一步的鞏固該部分知識,從而達到更好的活動效果。
結語:綜上所述,在幼兒科學活動當中運用微課是非常重要的,同時也能更加符合當前時期教育方針所提出的新要求。因此,幼兒教師要結合好活動的具體目標,并且將幼兒的學習能力考慮到微課的運用方案當中,通過創設出適合幼兒的活動模式來有效的發揮出微課的運用效果,以能進一步提升幼兒的科學知識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王艷.信息技術支撐下的幼兒科學活動:幼兒園信息化技能訓練思考[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3(10).
[2]綦喬喬[1].幼兒園科學教育生活化的主要途徑[J].東方寶寶:保育與教育,201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