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頌
摘 要:戲劇導演是戲劇創作中的重要組織者,其戲劇創作水平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本文闡述了戲劇創作的概念特征,并分析發現了影響戲劇導演創作的因素,包括導演的專業能力、劇本的呈現質量、舞臺場景的設計、各部門間的協調、演員的表演效果等,另外提出了導演需要注意的因素,希望能為戲劇表演的優化提供參考。
關鍵詞:戲劇創作特征 戲劇導演創作質量 影響因素
隨著觀眾欣賞水平的增高和藝術市場的發展,對戲劇的創作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戲劇導演作為戲劇創作的靈魂人物,其能力水平影響著作品的質量,另外劇本和舞臺等方面的質量也關系到戲劇的呈現效果,只有對這些影響因素提高關注并采取相應措施,才能更好地實現戲劇的高質創作。
1戲劇創作概述
戲劇創作是戲劇導演在原有文學劇本的基礎上,通過完美的舞臺設計和對部門的協調,借助專業演員的表演將劇本中的文學形象進行生命化的呈現,從而給予觀眾更直觀的心理沖擊,更好地展現文學的魅力的一種藝術形式。在創作過程中,戲劇導演不僅需要認真揣摩劇本,還要協調美術、燈光等部門的工作,并對演員的表現進行指導和建議,過程十分復雜,也較易受到一些因素的干擾。
2戲劇創作的特征
2.1二次創作性
劇本是戲劇創作的情感來源,戲劇導演在創作時要對原劇本進行二次創作。劇本由于其書面化的特征,更多的是對人物關系和情感變化的文字描寫,但是在舞臺呈現時不能只通過旁白來交代情感變化,更多的是通過動作和語言的表現來展示情感的遞進。所以戲劇創作具有二次創作性,導演不僅需要設計合理的臺詞,還要對舞臺進行調度,在原作的基礎上針對人物生長環境和個性特征進行再度改編,但改編要貼合原作的情感和內容,最終將舞臺呈現和劇本完美融合,并通過各方面的配合來表現戲劇文學的深層內涵。
2.2戲劇沖突性
將戲劇呈現在舞臺上時要有更強烈的沖突,體現在人物與人物的沖突、人物與環境的沖突、自身思想的沖突等方面,只有制造比文字更強烈的現場沖突才能抒發人物的情感,引起觀眾的情感共鳴。所以導演在設計表演時要注重臺詞、形體、走位等方面的變化,爭取將人物的沖突性表現出來。
2.3綜合協調性
導演作為戲劇創作的組織者,需要協調演員和幕后的工作人員,將其工作分配得當,所以戲劇創作具有綜合協調性的特點。導演在創作過程中,將道具、燈光、音樂等合理布置,通過各部門間的相輔相成,能將戲劇效果發揮到極致,充分展現戲劇藝術的魅力。
3戲劇導演創作質量的影響因素
3.1導演的專業能力
由于導演要在劇本的基礎上進行二次創作,涉及到劇本解讀、舞臺呈現、演員情感等各方面,所以導演的專業能力必須過硬。導演的藝術理解能力和戲劇呈現能力對演出的質量起著決定性的影響,導演作為劇本的解讀者,需要有深刻的文學鑒賞功底和創新能力,這樣才能在理解劇本的基礎上進行優化。
導演在日常生活中,要認真鞏固專業知識,平時多看文學著作,積累自身的文學底蘊,也可以多參加戲劇方面的學術研討會,與同行保持良好的交流。另外導演還要有創新意識,在尊重原著的基礎上推陳出新,拓展藝術視野,設計出更符合時代需求的藝術作品。
3.2劇本的呈現質量
劇本是戲劇的基礎,好的劇本加上優秀的創作可以提升作品的完成質量。戲劇導演在選擇劇本時要十分慎重,在對劇本的所有細節進行推敲分析后確定能夠進行舞臺或影視呈現的劇本。導演的職責不是將劇本上的臺詞生搬硬套進戲劇舞臺中,也不是按部就班地實體化劇本內容,而是在經過構思和設計后,將劇本結合舞臺、演員、觀眾情感等因素,進行形象化地展現。
導演在研究劇本時,需要做很多的工作。首先要查找相關的資料,理解劇本中的歷史背景和創作環境,在此條件下能更好地分析出人物情感變化的原因;其次需要在劇本中融入自己的思維,在舞臺呈現角度上進行細節的敲定;最重要的是要理解劇本的內涵和意義,大膽創新的同時不能改變作品的初衷,這是藝術創作的責任感。在表現主角之間的愛戀時可以使用具象化的道具如發簪作為全劇的線索,更能引起觀眾的情感共鳴。
3.3舞臺場景的設計
戲劇表演與文學作品主要的區別之一便是戲劇表演擁有舞臺或者影視化的呈現機會,舞臺設計直接關系到觀眾的觀賞體驗,所以尤為重要。戲劇導演在設計舞臺環節時,需要將空間、時間、視覺、聽覺等進行合理的處理,既不突兀,還能起到烘托氛圍、推動故事情節的作用。當戲劇導演與美術指導的意見相左時,不能產生沖突,因為大家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作品的更好呈現,正確的做法是合理溝通,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顧慮,爭取和諧探討藝術,將各自的靈感碰撞融合成為更好的作品。
戲劇導演在進行舞臺設計時需要調動各種藝術形式,包括但不限于音樂、燈光、舞蹈、美術等,這就要求導演在平時的生活中多多關注各種藝術形式相關的資料,在空余時間補充藝術知識,在保證專業水平的同時拓展自身能力,成為具有“多技”的雜家。
3.4各部門間的協調
戲劇導演藝術是多種藝術形式和各個部門技術共同組成的綜合性藝術,戲劇導演對各部門和演員的協調工作可以有效促進表演的開展,提升作品的質量。導演通過對燈光、音效、道具等的控制,實現劇情的需要,所以需要優秀的組織能力和管理能力。
在協調幕后的技術部門時,導演需要提前構思好道具等的使用效果,提出方案后將要求告知相關部門,并規定好截止時間,這樣能夠提高部門的工作效率,也能有效避免沖突。在協調演員時,導演不但要了解劇本要求,還要了解演員的性格和特長,調動演員的積極性,刺激其情感的輸出,從而表現出最好的戲劇作品。
3.5演員的表演效果
觀眾在觀看戲劇演出時,演員的表演質量是他們最直觀的感受,觀眾從演員的表演中
了解劇情背景、感受情緒波動、體會世事百態,一個成功的戲劇作品必須有演員的全情投入,所以演員是影響戲劇質量的重要因素,導演、美術指導、音樂指導等幕后工作人員都是為演員的表演進行服務的。
為了保證舞臺的呈現,戲劇導演和演員進行充分的溝通,為作品質量打好堅實的基礎。在實施過程中,首先導演要組織相關演員研讀劇本,可以要求所有演員撰寫人物小傳,掌握所飾演人物的特征,對存在的問題及時指出并修改,保證劇本和舞臺的質量;在具體的排練中,導演要體現其指導作用,可以帶領演員分析劇本,尋找最貼合人物角色的表演形式,當演員在表演上遇到瓶頸時,導演需要及時提示并提出有效的指導建議,通過和演員思維的碰撞,提高表演的完美度。
4小結
綜上所述,本文首先闡述了戲劇創作的二次創作性、戲劇沖突性、綜合協調性等特點,然后分析了影響戲劇導演創作質量的因素,其中包括導演的專業能力、劇本的呈現質量、舞臺場景的設計、各部門間的協調、演員的表演效果等,本文在分析的基礎上還提出了具體的實施建議,旨在提高戲劇創作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楊毅云.戲劇導演與綜合藝術特征的融合作用[J].文化產業,2018,11(04):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