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瑞池


摘 要:國內生產總值是衡量一國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通常是三大產業的生產總值之和。本文用計量經濟學方法分析三大產業與國內生產總值的關系,提出合理建議促進我國經濟健康發展。
關鍵詞:GDP;三大產業;計量經濟學模型
一、研究的意義
國內生產總值是國民經濟核算的核心指標,在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狀況和發展水平亦有相當重要性。人均GDP代表了國家的富裕程度和生活水平。GDP的結構對市場經濟和國家宏觀政策制定有導向作用,科學合理的GDP結構有利于一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對國內生產總值結構的分析有助于我們認識每一時期三大產業的經濟發展狀況,為制定經濟發展計劃提供依據。
二、相關理論
傳統意義上的三大產業分別是: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第一產業通常指產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產業部門。第二產業是指采礦業、制造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以及建筑業。第三產業是指除第一、二產業以外的其他行業,是不生產物質產品的行業即服務業。隨著國民經濟發展速度的不斷加快,我國各大產業也在以不同的速度飛速發展。
三、實證分析:
通過數據和公式可以預測未來的數據。為了提高國家生產總值,可以從提高三大產業的產值這種方式來促進我國經濟健康發展。
本文用計量經濟學的回歸分析來研究三大產業在國內生產總值的占比變化。
為了探討各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占比變化問題,我選擇用excel來建立回歸模型。
從回歸分析得來的數據來看,國民生產總值與第二產業的產值變化相關程度最高,相關系數r=0.999499,與第一產業的相關程度最低,r=0.982639,說明在三大產業中,第二產業的產值的變化與地區生產總值的變化趨勢越接近,二者相關性最高,幾乎一致;而第一產業產值變化與地區生產總值的變化相關性不是太高。從擬合優度來看,第二產業的R2最高,為0.999499,幾乎等于1,說明近幾十年來每年的第二產業的產值與國民生產總值的點與該回歸方程距離最近,幾乎都是在回歸方程上;而第三產業的擬合優度僅有0.965580018,說明二者關系沒有第二產業那么的緊密,。而第三產業始終在第二產業和第一產業之間。三大產業的產值變化都與國民生產總值呈正相關,并且第一、第二、第三產業都是高度相關。
四、結論
三大產業之間是密切聯系和相互制約的。宏觀上,三大產業對國民經濟的作用十分重要,微觀上,三大產業的結構合理對經濟總量的增長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目前我國提倡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并不代表不再發展第一和第二產業,三者的發展關系是辯證統一的,不能割裂來看。著重發展第一和第二產業,為整體經濟的發展提供全局性的基礎作用。同時重點發展第三產業,促進經濟結構合理轉型。秉持堅持前兩產業發展,著重第三產業發展的觀點,合理全面宏觀布局三大產業發展規劃,為我國經濟的發展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