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松顏
摘 要:隨著當今科技的迅速發展,當代壁畫創作中的綜合材料種類也日趨豐富。創作者除了使用單一媒材來完成壁畫創作的同時,熟練使用多種不同質地的綜合材料來完成壁畫創作變得越來越普遍。材料是內容的載體,綜合性材料的使用是為壁畫藝術作品豐富內容,表現意象,傳遞精神,增強藝術表現力的前提。壁畫作品中不同情感和觀念的表達需要不同質感的材料來豐富。本文在當今的時代背景下,分析了當代壁畫創作中選擇綜合材料創作的必然性和時代選擇性。探討了綜合材料獨特的視覺表現性和空間審美性。對當代壁畫創作中的綜合材料如何增強藝術表現力,如何產生藝術交互行為來展開論述。
關鍵詞:當代壁畫;綜合材料;復合媒材
當代壁畫藝術除了傳統的平面式展示外,更多的是以“壓縮浮雕”式的錯落、交叉、重疊空間來構架出一幅壁畫作品。使用不同質感,不同肌理的綜合材料,將壁畫作品中每一個不同高度的“面”分別達到不同視覺情感的裝飾性效果,從而實現綜合材料藝術語言的表現力。同時選擇使用新型綜合材料來完成活動式的大型壁畫創作。不斷引發交互思維,拓寬學科道路,完成與其他學科“跨界”的溝通合作。
一、當代壁畫創作中使用新型綜合材料的意義
當代壁畫藝術創作一般服務于公共展示空間,除了起到人文教化,藝術審美的功能外,一部分作品同樣具有商業性和視覺傳遞性的特點,因此如何能夠迅速吸引觀賞者的目光是我們面對的問題,我們可以選擇使用新型綜合材料來解決這一問題。當我們需要完成動態的壁畫圖案時,我們可以使用數控矩陣技術等期數來完成富有動態的壁畫創作。這需要提前設定程序來完成預期想達到的壁畫展示效果。最后實現壁畫作品的動態延展性。
藝術家團體Jonpasang為韓國現代汽車集團的作品“超矩陣”,該動態裝置的正中心即是一幅動態的可變式壁畫作品。壁畫正中間的立方體突出而產生的時差使人感到一種動態墻壁的錯覺。仿佛水珠在墻壁上留下痕跡。這樣以新型綜合材料的壁畫形式置入于公共空間,使得壁畫藝術向著交互性和即時可變性的視覺傳遞中不斷拓展與前行。
二、復合媒材于當代壁畫創作中的內在情感表現
綜合材料中不同質地的材料會為作品營造出不同質感的視覺效果。我們一般會廣義的將這些復合媒材按硬度劃分為:軟質材料與硬質材料。軟質材料如同纖維,黏土等,硬質材料如同陶瓷,玻璃,金屬等。這些材料中不同質感的表象特性會帶來一定的內在情感的心理共鳴。當代壁畫創作中,創作者在設計一幅作品時會主觀地把這些情感進行變化處理,從而使材料本身與作品情感都富有戲劇沖突性。例如用陶瓷材料來表現出歷史的沉積與故土的思念,用金屬材料來表現出科技人文的先鋒和與時俱進,用竹編材料來表現柔軟的“似與不似”意向的思維形態。
如果我們用復合性的媒材來綜合表現一幅壁畫藝術作品。我們可以利用兩種看似極為不同的材料:如柔軟多變的絲綢布料與透明堅固的玻璃共同置入同一作品中。美籍華人藝術家周英華的綜合材料作品《海上懷想1781》——該作品使用布上建筑用漆,貴金屬,廢棄物,生雞蛋等材料制作而成。“1781是一艘運送奴隸回倫敦的船,其中106位奴隸都奄奄一息。奴隸主將他們拷在一起沉浸于海中。”創作者用不同的材料表現出復雜的心理情緒狀態。這樣一來就把這種看似“矛盾”的沖突不斷放大,最后呈現出一種奇異但又鮮活真實的視覺觀感。
三、綜合材料為當代壁畫創作拓寬新道路
我們知道附飾美術的定義是:“以純美術作為創造基礎,對實用美術及其相關門類進行裝飾如美化。”而壁畫作為附飾美術中的一種,這告訴我們:壁畫中的藝術性,裝飾性和公共性是該學科的基本屬性,這是未來的壁畫藝術如何發展都無法輕易摒棄的。當代壁畫創作不只依附于二維的墻面,這些豐富多變的圖案,肌理,紋飾和結構也在三維的體面上有所展現。綜合材料的使用無疑是為當代壁畫的創作提供了新的方向。
通過使用新型材料,壁畫創作者會探索出與傳統壁畫藝術不同的展示模式。這種與觀賞者互動的交互式行為無疑升華了當代壁畫藝術對公眾的教化意義。對于不同材質質感,肌理的合理使用,創作者自身可以在作品中投射出更強的情感暗示。這也是我們如今所向往的藝術品能夠與觀眾進行“對話”式思考。最終使欣賞者與創作者共同達到溝通與思辨的目標。
四、結語
綜合材料為當代壁畫藝術提供了多樣性的圖式表現。同時當代壁畫藝術需要提供新的展示形式來保證不斷發展,我們不能夠摒棄傳統的壁畫藝術表現形式,我們希望能夠使用綜合材料將傳統壁畫與當代壁畫二者結合,從理性的技術層面與感性的藝術人文情懷共同思考,最終完成一件好的壁畫藝術作品。談及當代壁畫藝術作品的內在信息傳遞,單從藝術學科的層面孤立的探討一幅作品是遠遠不夠的。情感心理與哲學思辨式的交互因素都是我們需要考慮的范圍。這要求每位壁畫工作者要更全方位的去投入創作,探索出綜合材料與當代壁畫藝術更多的可能性,這是我們應該努力的方向。
參考文獻:
[1]劉志云.《關于壁畫綜合材料教學的物性思考》[J].成功:中下,2017.
[2]數藝網.《律動墻壁:超矩陣動態景觀裝置》[DB/OL].數藝新媒體藝術,2018-08-01.
[3]王俊峰.《綜合繪畫材料實驗及表現圖式研究》[D].遼寧:沈陽航空航天大學,2017.
[4]楊波.《尋求材料表層下隱藏的“本真”——淺談綜合材料繪畫中創作主題與材料應用的關系》[J].美術觀察,2016.
[5]馬倩.《綜合材料在壁畫中的應用研究》[J].美與時代(中),2018-11-15.
[6]王欣.《綜合性材料壁畫的材料應用研究》[D].山西:太原理工大學,2018.
[7]李建亞.《周信芳之子周英華:一出生就注定是藝術家》[DB/OL].新京報.2015
[8]魏毅東.《視覺文化時代的藝術》[M].上海文藝出版社.2010
[9]呂海真、宋小青.《現代壁畫中綜合材料語言的表達與運用》[J].大眾文藝.2017
[10]齊雪松.《面“壁”而思——壁畫材料性創作教學研究與實踐》[J].藝術科技.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