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天一
摘 要:本文通過結合自己的藝術創作為基礎,與丹納的《藝術哲學》三種評價尺度相結合,從而進行研究。具體分為三個考察方面方面:一是特征的重要程度上來考察作品;二是從特征的有益程度來考察與研究,;三是關于藝術作品中效果集中的程度。而丹納的三種尺度都是緊緊圍繞著一種“程度”而言,這種標桿自然有所利弊。
關鍵詞:藝術;特征;程度
在丹納《藝術哲學》中他提到對藝術的批評。幻想世界中的事物和現實世界中的一樣有不同等級,因為有不同價值群眾和鑒賞家決定等級,估定價值。批評藝術有隱藏的規則,批評家首先為受他判斷的人設身處地,深入到他們的本能與習慣中,使自己和他們有同樣的感情,和他們一般思想。藝術品的目的是使一個顯著的特征居于支配一切的地位,一件作品越難接近這個目的越完善。丹納認為,藝術作品是一種社會現象。藝術作品屬于一個總體。第一屬于藝術家的全部作品這個總體。第二藝術家及其全部作品又屬于一個比藝術更大的藝術宗派或藝術家家族。第三藝術家家族還包括在一個更大的總體之內。這就是在它周圍而趣味和它一致的社會。藝術作品從屬于一個總體,這個總體有三個層次,這三個層次逐層擴大包含。對藝術作品的研究必須從社會這個最大的總體出發,最終實現對藝術作品自身的研究。
丹納認為,藝術作品是一種社會現象。藝術作品屬于一個總體。第一屬于藝術家的全部作品這個總體。第二藝術家及其全部作品又屬于一個比藝術更大的藝術宗派或藝術家家族。第三藝術家家族還包括在一個更大的總體之內。這就是在它周圍而趣味和它一致的社會。藝術作品從屬于一個總體,這個總體有三個層次,這三個層次逐層擴大包含。對藝術作品的研究必須從社會這個最大的總體出發,最終實現對藝術作品自身的研究。
丹納深受19世紀自然科學的影響,尤其對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思想推崇備至.在哲學上,丹納受德國哲學家黑格爾和法國實證主義哲學家孔德的影響.在《藝術哲學》一書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發現達爾文進化論和孔德實證主義的影響.丹納認為,一切事物的產生,發展,演變和消亡,都有其內在的規律.精神科學和自然科學在內在精神和研究方法上是一致的,他們不同的僅僅是研究對象.因此,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完全可以應用于精神科學(包括文學藝術)的領域之內.丹納認為文學研究應該從具體的文學史實出發,在分析大量的文學史料的基礎之上,才能發現文學藝術的規律."
首先是“特征重要的程度”,在丹納看來,最穩固、最接近本質的東西,則是種族的特征,因為種族這一因素深刻而持久。所以,深刻而持久的特征對于作品的價值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特征本身越不容易變化越重要,帶來的和帶走的也是越不容易變化而越重要的特征。特征的重要程度取決于特征能力的大小。
在丹納看來,現實世界中,一事物的特征是出于主要地位的。正是處于主要地位的特征值得一事物區別于其他事物。而在藝術世界中,作為表現對象的事物,其特征卻要處于支配地位,尤其是其基本特征或主要特征,在藝術中越占主導地位、越顯明越好。為此,藝術家并不把對象的關系和邏輯同等看待,而應該對之加以改造,應該有意地加強某一部分或掩蓋另一部分,從而改變對象的現實關系。而這種改變“目的在于使對象的某一個主要特征,也就是藝術家對那個對象所抱的主要觀念顯得特別清楚。”因為“現實不能充分表現特征,必須由藝術家來補充。”
“特征有益的程度”則是指藝術所包含的道德教育作用。用丹納的話說,就是藝術價值在于,別的方面都相等的話,表現有益的特征的作品必然高于表現有害的特征的作品。假如兩部作品以同等的寫作手法介紹兩種同樣規模的自然力量,表現一個英雄的作品就比表現一個懦夫的作品價值更高。
“效果集中的程度”是指藝術作品各個方面的元素通力合作去表現特征的程度。因為只有把元素所有的效果集中的時候,特征的形象才格外顯著。作品精彩程度取決于效果集中的程度,特征不但需要具備最大的價值,還得在藝術品中盡可能支配一切。集中的程度決定作品的地位。
通過對丹納衡量藝術價值的三條標準的幾本勾勒,我們不難發現,丹納的藝術價值論有著兩個明顯的特點,一個是對象性特點,一個是社會學特點。所謂對象性特點,是說由于丹納認為藝術的目的在于表現對象的主要特征,即表現事物的某一個突出而顯著的屬性,所以他在確立衡量藝術作品的價值性標準時,始終不脫離表現對象的特征和屬性,始終緊扣著作品對之表現的“程度”,從而使標準呈現出顯著的客觀屬性。所謂社會學特點,則是說丹納畢竟是從社會學的角度、運用社會學的理論來系統剖析文藝現象的。他通過實例對三個“程度”的具體解釋過程,主要是從其社會學的依據出發的。比如說“特征的重要程度”時,丹納認為流行的風氣是最膚淺、最不穩固的,而種族的特征才深刻而經久。說“特征的有益程度”時,不忘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強調道德價值的作用。談論“效果集中的程度”時,強調種族、遺傳、先天氣質、后天培養和環境對人物性格的影響。這些都顯示了其衡量標準的社會學特點。當然,這兩個特點又是緊密聯系到一起的。前者是從直觀的、表層的感受出發,后者是從理解的、深層次的根源出發。
不可否認,藝術性是一個內容豐富、十分復雜而又重要的問題。說其內容豐富,是因為它必然涉及到古今中外的大量藝術作品和創作現象;說它十分復雜,則不僅因為創作本身就是復雜的,而且評價標準又往往與藝術觀念、審美趣味以及非藝術因素糾葛在一起。然而,它又是人們在涉及藝術時常常遇到的、不可避免的。如果說,過去曾經有過的種種偏見使得人們往往難以觸及到藝術性的實質,因而常常難得要領的話,那么丹納的評價價值系統則可為欣賞藝術提供一定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