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燕
摘要:伴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施工企業開始為如何提升財務價值創造尋找科學合理的方法,財務預警系統對企業經營管理活動中產生的各類風險進行實時監控,在識別風險、堵塞漏洞以及改進管理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由于施工企業信息化整體水平較低,財務預警分析尚處于邊摸索邊使用的階段,體制機制、人員配備、功能模塊建設、工作方式等方面還不完善。本文重點探討和分析了施工企業財務共享模式下財務預警分析工作存在的不足,并有針對性地提出建議,為充分發揮財務預警分析的功能和作用提供了可參考的實踐路徑。
關鍵詞:預警分析;問題;對策
一、財務預警分析的意義
以財務共享中心系統為基礎開發的財務預警分析系統,能夠實現搜集相關信息、預判潛在的企業風險、把控發生的企業風險、規避相似的企業風險,通過預警分析系統向企業各級經營者發出風險預警,敦促各級管理者引起重視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風險轉化成損失。此外,通過專業的預警人員對問題進行分析,可以提交《改建管理建議書》和財務分析報告,還可以為企業梳理并持續優化流程、規范經營、科學決策、提質增效、有效配置資源等方面提供可靠支持。
二、當前對務預警分析存的主要問題
(一)財務預警本身具有先天不足的特性
財務預警操作全部依賴于財務共享中心的經濟基礎業務票據,分析人員只能通過對財務會計原始憑證傳統的審核、監督發現和分析問題,經濟業務票據本身要滯后于經濟業務發生的時問,目前財務共享借助財務共享預警的做法,不能有效解決時間差異的影響,部分風險在預警時可能已經造成損失,財務預警不能很好實現事前預控的效果,只能通過整改已發生問題以及發布預警信息來強制規范未來的經濟業務。
(二)預警崗位設置不科學及業務人員能力水平有限
首先,財務共享中心嚴格的崗位邊界劃分阻礙了風險的發現,審核崗、復核崗都有明確的審核范圍,隨機提取單據并審核通常做法,可能導致經濟業務缺乏連貫性,僅憑一張單據難以發現大額報賬款故意拆分、虛增收入成本等風險。其次,財務共享中心工作人員知識面單一,基本沒有工程、技術、物資、造價等專業背景,對非財務類業務單據的風險不能有效識別,如設備租賃單價明顯過高、工程量清單不合理等涉及其他專業的風險點無法有效識別。最后,財務共享中心作業人員對預警事項理解不到位、重視程度不高,即使有統一的作業標準,但仍存在部分人員對各類預警事項不熟悉、預警內容不理解,導致預警質量和數量都參差不齊。
(三)預警分析結果的質量水平不高
一是預警分析的高度不夠。財務預警分析主要側重于常規性經濟業務,對于影響企業發展戰略、實現組織目標、對財務產生重大影響投融資等業務涉及還不多,推動和引領企業發展方向的作用不明顯,部分共享中心作業人員甚至對此類風險的敏感度較低。二是預警分析的深度不夠。財務預警分析還只是停留在“就票據論風險”階段,預警作業人員僅靠單據去分析和發現風險,很難掌握和了解經濟業務發生的背景和真實面貌,無法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措施,對企業管理層的參謀作用有限。三是預警分析的廣度不夠。預警分析報告只通報零散單據反映出來的問題,并未將同類問題在企業范圍內進行系統、全面的排查,覆蓋面有限。四是預警分析全員參與度不夠。無論從事預警分析的人員,還是發現風險后溝通的上下級群體,主要都是財務人員,經營、物資、經管等主要部門的人員還沒有真正參與到預警分析中來,導致屢曝屢犯、被動整改等現象經常發生。
(四)財務預警分析系統功能模塊開發不足
首先,參照會計科目級次設置的風險大類及明細備選庫,南于細分程度不夠、且不能隨意增減風險事項設置,當出現同一筆存在諸多需要進行風險預警的經濟業務時,作業人員只能被動選擇風險級別最高的選項,人為屏蔽了等級較低的其他風險隱患,而這些風險若不加以控制也可能轉化為企業的損失。其次,財務預警分析系統的數據分析模型不健全,多數施工企業沒有根據管理層需要及時補充完善相關數據分析模型,導致一些諸如“兩金”占比、不良資產占比等風險指標得不到及時預警。最后,財務預警分析的智能化程度不高,許多數據的提取和分析都需要人工干預,尤其是部門問橫向數據對比分析還沒有真正打通數據接口,僅靠財務數據進行分析的準確性得不到有效保障。
(五)財務預警分析的考核機制不健全
財務預警通常借助共享中心作業人員審核單據發現時發起,預警信息絕大多數來源于日積月累,但部分施工企業對共享中心作業人員的績效考核辦法,并未將作業人員發起財務預警的數量和質量納入考核范圍,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員工參與預警工作的積極性。與此同時,南于組織配備財務預警分析的專職人員較少,導致財務預警分析的工作質量及效率大打折扣。
三、做好財務預警分析工作的對策
(一)提高對財務預警分析重要性的認識
財務預警分析的準確性和及時性能夠使企業及早地察覺財務危機的信號,使經營者能夠在財務危機出現的萌芽狀態采取有效措施改善企業經營管理。因此,施工企業應當白上而下深入貫徹預警分析工作的重要性,促使全體職工充分意識到財務預警分析工作對加強企業管理和發展的重要意義,為更好地開展財務預警分析工作創造良好氛圍。
(二)科學設置財務預警分析的組織機構
企業風險遍布于企業管理層、業務層、審批流程等,財務預警分析機構可按照執行層、分析層、領導層進行設置。
1.預警小組是機構的基礎單元,可充分調動基層工程項目業務經辦人、財務人員、業務審批人員,以及共享中心審核崗、復核崗、支付崗及運維崗等,不斷擴大全員參與的程度。通過對本部室業務、交叉業務等進行日常監測,不斷拓展預警事項的來源渠道,并要及時報送給預警分析部門進行匯總分析。
2.預警分析是機構的核心力量。可通過設置相對獨立的預警分析部門或小組,選拔業務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對風險敏感的業務人員充實到專職預警分析崗位上,更要全面加強分析人員對非財務知識的學習與貫通能力。通過定期整理預警小組上報的風險業務,全面搜集企業面臨的風險,按流程模塊開展風險分析,及時出具分析報告或《改進管理建議書》,為企業決策層提供支持。
3.預警分析委員會是機構的領導者。可以由共享中心領導崗、決策崗及各個部門負責人成立預警分析委員會。審查風險級別高的預警內容是否符合管理要求、審批并發布通知書、審定管理建議書等。除此之外,對預警分析工作實施督促和監控,保證預警分析工作的實施效果。
(三)全面提升財務預警分析的工作質量
財務預警工作應在遵循科學性、系統性、操作性、及時性、效率性和保密性的前提下,依照“防微杜漸、信息共享、提醒警示、合格管理、提質增效”的原則扎實開展預警分析工作。
1.提升財務預警的事前管控作用。新工程項目上場時,可聯合各職能部門對項目進行風險評估,并把已知或可能出現的風險錄入預警分析系統,全面加強財務預警的事前管控作用。實際工作中,可增加風險業務提示功能,確保工程項目一旦發生風險業務隨即觸發,如此類單據存在風險,系統會在提單保存時進行提示,并在共享中心業務人員審核單據的時候再次提醒。
2.有針對性地開展財務預警分析。財務預警分析要圍繞企業發展戰略、年度工作重心、實現組織目標等關鍵事項,有的放矢地開展財務預警分析,通過及時捕捉企業經營活動中的管理漏洞、決策失誤、重大風險和隱患等,督促各級管理者及時化解和處置風險,為企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服務支持。
3.充分反饋預警信息并督促整改。預警通報內容結果要充分反饋到各個部門、單位、企業管理層,并督促其按照《改進管理建議書》有效落實相關規定,并降低企業風險。首先,要充分提高預警通報基礎數據的全面性。預警分析報告內容不止包括對業務本身風險點的識別,還要包括對企業發展、內控體制建設方面的建議,從業務管理層的需要出發,綜合考慮預警分析內容。其次,預警分析結果反饋的渠道要多樣化,除了書面預警以外還包括口頭預警、信息預警及管理建議書等。再次,要著重跟蹤風險較大的經濟業務,并反饋至相關部門和管理層。一般風險的經濟業務,需要限期整改,及時跟進其整改情況:長期風險的經濟業務,需持續跟蹤整改落實。
(四)不斷加強財務預警分析功能模塊建設
企業應統一制定預警通大類并不斷對其進行完善,隨著會計準則的不斷更新及施工企業現實情況的不斷變化,企業的風險點也會不斷變化,因此要時刻關注風險點的變化并及時更新預警大類。預警大類下分的明細項應細分到位、明確具體,制定依據時應盡可能地明確表達,并及時更新,將企業管理制度的變更調整及稽核結果中發現的漏洞等及時更新編入依據。植入數據分析模塊,財務共享系統應當設置獨立的數據分析功能,使相應的數據能夠在后臺及時地得到比較和分析,并且以報表的樣式將數據呈現出來,利于財務工作者查找及運用。共享中心需要不斷與業務部門共同優化和更新業務標準化流程,使得各業務部門之間能夠加強溝通并且相互監督,從而實現財務信息和分析功能的一體化。
(五)不斷完善預警分析的考核機制
首先,可通過在考核機制中加入預警分析的比重或給予發現重大風險人員適當獎勵等方式,充分調動全員參與財務預警分析的積極性。其次,要將被通報預警單位的整改成效納入績效考核的范圍,確保風險整改真正落地。
四、結束語
當前,企業經營的內外環境越來越復雜,其面臨的各類風險遍布四周,財務預警分析是提高企業自身免疫功能的重要舉措,是管控企業風險的有效手段。可以預見,更多的大型集團企業將充分運用財務預警分析來促進依法治企、規范經營和實現目標,隨著財務預警分析功能的不斷完善以及作用的不斷發揮,必將為提升財務價值增值乃至引領企業發展方向等開辟新的途徑。
參考文獻:
[1]黨小虎.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在建筑施工企業中的影響與運用探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7( 2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