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澤萱 宋欣謠 張芳芳 趙堃任
摘 要:本文對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實施現狀、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實施;提成策略
一、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實施效果的現狀
創新創業能力是培養新型創新人才的必然要求。在我國,受長期高考招生制度和就業體制的影響,很少出現高校自主獨立地設立創新創業教育部門,“讓學生進入大學校門,就意味著有好的工作”成為一種根深蒂固的想法。無論是學校的領導者、教師還是在校學生,思想上都缺乏對創新創業教育的認識。這使得創新創業項目缺乏成熟的發展環境和賴以生存的土壤。
二、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實施效果存在的問題和原因
(一)學校方面
1.教育教學理論不完善
由于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尚處于起步階段,部分高校行政工作者對創新創業教育的了解重視程度不夠,導致創新創業相關教育課程設置還處于摸索階段,很多學校開設的相關課程僅為面向少數學生的選修課程,從而導致受眾面狹窄,學生參與度低。
2.組織管理體制不完善
高校行政工作者的了解重視不夠還會帶來組織管理體制不完善的問題。體制不完善導致了項目經費難以跟進,扶持力度不夠,審批環節出現紕漏等諸多問題,從而影響參與者的項目進展以及參與積極性,甚至導致項目流產,
3.評估反饋體系不完善
目前,很多高校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往往采取采用定性評價的方法,更多側重于對結果的評價,而忽略了對參與的學生科研能力與創新精神的培養。這種評價體系導致參與者參與目的不純,主觀能動性降低,無法達到培養大學生真正的創新能力與在研究過程中的所學所獲。
4.學校環境氛圍不濃厚
學校環境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基礎,良好的校園氛圍有助于激發學生參加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的熱情,而部分高校更多注重于應試教育或者急功近利,導致創新氛圍不夠濃厚,學生創計劃項目實施效果評價體新熱情低下,不利于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的開展。
(二)教師方面
1.項目選擇單一
在很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的實施過程中,指導老師從自己的研究范圍里直接給學生提供課題,而忽略了學生自身的興趣愛好與發展方向,這樣不但會造成學生自身的積極性降低,也會帶來學生對項目認識不清的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多學生在項目進行過程中,對很多操作不夠熟悉,進而產生茫然厭倦等不良情緒,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進行,
2.指導教師經驗不足
部分指導老師自身缺乏創新能力與創業經歷,仍然采取“學科主導”的教育模式,重視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對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難以有效的對學生及整個科研課題進行有效的指導,缺少了指導老師的幫助,學生自然難以完成有效的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創新能力也不會得到提高,進而形成惡性循環,無法推動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的發展。
(三)學生方面
1.創新精神不夠
在傳統的理念中,學生的任務即是學習。在校期間,很多學生認為只要本科課程達標便是完成任務,上進者便為了獎學金等榮譽提高績點,甚至申請創新項目來達到發表論文,爭取保研名額的目的。這樣的觀念導致了當今大學生缺乏創新精神與嚴謹的科研態度,急功近利,注重結果,從而自身的能力沒有得到鍛煉,在日后的工作崗位或者科研經歷中,缺乏創新精神,難以取得科研成果。
2.創業觀念落后
當前,很多高校注重對學生適應職業和崗位的教育而忽視了對學生創造職業崗位的引導以及自主創業觀念的培養,教師層面也缺少創新創業精神,從而讓學生產生了對自主創業的不信任,學生沒有了創新創業意識,便會抵觸參加與創新創業有關的項目。
三、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實施效果的對策和建議
(一)學校方面
1.完善教育教學理論
首先,各高校行政工作者應該對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抱有高度的重視,積極學習先進事例,開設更多致力于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相關課程,并且將此類課程面向大多數在校學生,提高課程影響力。同時,對教師隊伍也要開展培訓工作,增加老師的創新意識,尤其針對創新項目指導老師。
2.完善項目管理體制
高校可嘗試設立專門負責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的部門,從而便于管理,也有利于項目資金的跟進,項目進行程度的監督等等工作,從而避免出現由于各管理部門對自身管理范圍不明確而引起的各種問題,有利于相關工作的有序有效開展。
3.完善評估評價體系
高校應當摒棄“結果至上”的評價體系,更多關注項目進行過程中出現的亮點與效果,更多關注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和創新能力的提高。在審核過程中,要加強把關,對于濫竽充數,缺乏創新性的項目應果斷淘汰。
4.營造良好創新氛圍
鼓勵優秀學生,優秀指導老師走出去,參加校際間交流,不僅可以增加學生的自信心,還可以共享資源,增加影響力,在全校范圍內營造良好的氛圍。
5.聘請企業導師
由于學校里的老師大部分缺少創業經驗,即使積極學習,也會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學習可以聘請企業導師指導學生進行創業訓練。企業導師不僅能夠直接指導學生,也可以與學習老師積極溝通交流,互相學習互相進步。
(二)教師方面
1.豐富訓練課題
由于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通常情況下是以專業為背景,導師應當通過自身的引導,鼓勵學生通過已學的知識搭建創新思路,鼓勵學生根據自身的社會經歷與體驗尋求新的想法。在想法提出后,老師不應該局限于自身承擔的課題,應當與學生一起,以學生的創新點為依托,幫助學生尋找理論依據,給出合理的導向,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從而達到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要求。
2.提高自身經驗
指導老師自身應該積極提高自己,在學校的幫助下積極向企業家與校友們學習,豐富自身的創新創業經驗,從而給學生提高更好的幫助。
(三)學生方面
首先,大學生應該明確創新精神的重要性,積極投身各類創新訓練項目,參加各類競賽活動,例如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大賽,挑戰杯大賽,等,培養自身創新創業能力;其次,大學生應當充分利用學校搭建的平臺與提供的資源,與指導老師或者優秀校友溝通,吸取成功的經驗。尋找創新思路,進而開展相應的創新項目;最后,學生應當改變自身對自主創業的態度,從自身出發,挖掘自身的長處,尋找與自身長處對應的創業途徑,尋找創業助力,開展自主創業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