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嘉敏
摘要:立定三級跳遠是難度較大體育運動項目之一,對運動員的身體素質、技術、平衡、協調以及節奏感等各方面的能力都提出了相對較高的要求。在當前的中學教學中,我國中學立定三級跳遠起步晚,理論和實際結合較弱等問題,導致我國的教學出現了一定的問題,新視角下立定三級跳遠動作的教學中,應當加強遠動作分解訓練以及動作身體訓練的強化,提升立定三級跳遠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體育教學;立定三級跳遠
經過深入的調查研究發現,很多基層教師經過長期實踐和探索,摸索出的立定三級跳遠的訓練方法,其訓練效果并不能令人滿意。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問題,主要是由于大多數基層教師都存在著沒有吃透立定三級跳遠技術內涵與核心技術掌握不牢的問題,所以加大理論與訓練方法創新和改革研究的力度,對于立定三級跳遠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升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一、立定三級跳遠教學現狀
為了促進三級跳遠運動員體能訓練效果的穩步提升,體育部門不僅針對三級跳運動員制定了完善的體能訓練水平指標,同時還通過繪制不同級別三級跳運動員生理機能指標權重圖的方式,以便于教練員及時的進行訓練策略的調整。隨著三級跳運動員體能訓練參考指標和數據的日益完善,我國三級跳運動員訓練的水平也得到了顯著的提升。然而,由于三級跳運動在我國開展的時間相對較晚,再加上體能訓練在我國體育訓練中引進的時間不長,所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體育運動中體能訓練效果的提升。比如,乒乓球作為我國最早以您體能訓練的體育運動項目之一,體能訓練字啊乒乓球訓練中的推廣和應用,對于運動員體能訓練效果的提升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另外,由于大多數教練員在進行三級跳運動員的體能訓練時,不僅訓練方法過于單一,而且采取的是將不同層次的運動員置于同一水平線上采用同樣的訓練模型和標準進行訓練,而忽略了運動員自身綜合素質等因素對訓練效果產生的影響,這種針對性明顯不足的三級跳訓練方法已經成為了影響三級跳運動員轉向素質以及體能有效提升的重要因素。
二、立定跳遠三級跳遠動作分解訓練操作要點
(一)擺臂與身體協調性練習
由于大多數學生在日常訓練過程中采取的都是單臂擺動訓練的方式,而很少同時擺動兩臂。因此,教師在開展立定三級跳遠的訓練時,必須要求學生先進行兩臂同時擺動帶動身體上下運動的協調性的練習。而在引導學生進行擺臂訓練時,要求學生在手臂間前擺動時輕松的吸氣,而在后擺時憋氣,然后在起跳前通過快速前擺兩臂的方式,帶動身體起跳。
(二)起跳練習
學生在進行手臂擺動訓練時,必須確保身體在手臂擺動的節奏下有彈性的起伏,以便于為起跳做好準備。由于兩臂的擺動不僅有助于起跳時維持身體的平衡,同時蹬地動作越有力,爆發力越大的話,起跳的高度自然也就越高。另外,由于起跳前兩腳站立的姿勢也是影響起跳高度的重要因素,所以,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般采用稍內八字的站立姿勢,確保腳的發力點盡可能的集中于前腳掌內側,以便于起跳過程中地面反彈力的集中。
(三)騰空與著地
落地動作是立定三級跳遠訓練中必須予以充分重視的動作之一。這就要求人體在處于騰空狀態時必須掌握好平衡且避免出現上體前旋的現象,否則就會因為腿著地過早,而導致受傷的情況出現。
(四)原地或行進單足跳
在立定三級跳遠訓練過程中,單足跳訓練是提升運動員腿部爆發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平地跳躍練習作為最普通的單足跳訓練方法,其主要是通過設定固定跳躍長度的方式,進行擺臂與腿部擺動動作的練習,以達到促進運動員爆發力穩步提升的目的。
(五)將三級跳進行分解跳
在進行一級跳時,教師不僅要求學生必須兩腳同時蹬地并保持較低的中心,同時還應要求學生在盡可能跳遠。而在進行二級跳的練習時,則應該要求學生在身體騰空的過程中,保持擺臂與蹬其動作之間的相互協調。進行三級跳練習時教師必須要求學生必須在用力前擺大腿的同時,在身體騰空時盡可能的確保身體處于折疊的狀態,才能達到延長騰空時間的目的。
三、立定跳遠三級跳遠動作身體訓練操作要點
首先,腿部力量訓練的加強是立定三級跳遠的關鍵環節。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腿部力量的訓練時,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適當增加負重的方式,要求學生在大阻力環境下進行腿部力量的鍛煉。其次,專項能力的訓練必須與跳躍動作的特點緊密的融合在一起。比如,起跳間前伸腿、連續跨欄跳等。這就要求學生在進行多種跳躍動作的組合練習時,必須根據跳躍動作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跳躍方式,才能在鍛煉其應變能力以及身體控制能力的同時,達到增加腿部力量的目的。最后,柔韌性訓練力度的加強。在立定三級跳遠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適當增加柔韌性訓練的方式,不僅有助于學生身體柔韌度的增強,同時也有效的減少了學生在訓練過程中受到傷害現象發生的幾率。
四、立定跳遠三級跳遠問題及改正措施
(一)身體前旋及改正措施
經過深入的調查研究發現,起跳時身體前傾過度以及著地時小腿沒有慣性前擺是立定三級跳遠訓練過程中學生出現失去平衡以及身體前旋的主要原因。為了避免此類情況的出現,教師必須要求學生在起跳時腳跟發力,且掌握好騰空的高度,避免身體出現過度前傾的現象,同時著地時小腿必須有慣性的前擺。
(二)動作連貫性較差及改正措施
很多身體彈性較差的學生在立定三級跳遠訓練過程中,不僅會出現三級跳動作不連貫的現象,而且動作之間的節奏性也相對較差。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引導學生正確的學習和理解三級跳的相關技術概念,理清各個動作之間的關系,同時加強腿部力量的練習,才能確保動作之間的連貫性。
(三)節奏感較差及改正措施
如果三跳的比例不合理的話,不僅學生在跳躍的過程中會出現身體過度前傾的現象,同時也會對三跳的距離以及節奏性的掌握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在加強學生交換腿與擺臂協調性鍛煉的同時,在訓練過程中通過1-2-3口號的方式幫助學生掌握節奏,才能促進學生節奏感的有效提升。
五、結束語
總之,體育教師在進行立定三級跳遠訓練時,必須深入的分析不同學生的身體素質和技術能力,并以此為基礎制定具有針對性的立定三級跳遠訓練方案,才能及時的發現和糾正學生在訓練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確保學生掌握正確的立定三級跳遠技術。
參考文獻:
[1]張瑤.立定三級跳遠應用多元反饋教學的實驗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8.
[2]嚴玲.立定三級跳遠技術分解教學[J].田徑,2018,0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