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筱鷹
摘 要:土地資源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中最重要、最基礎的資源,沒有土地資源人們的生活得不到保障,更不用說發展經濟,提高生活水平。我國擁有十分豐富的土地資源,在世界中排名第三位,但是由于我國人數眾多,人均土地占有量很低,人均土地資源缺乏。為了更好地發展社會經濟,需要對我國土地資源進行整治,而在整治過程中卻出現了很多環境污染問題,對土地資源造成了嚴重的影響。本文針對當前我國土地整治中存在的生態污染問題進行詳細闡述,并提出相應措施,希望對我國土地整治工作的開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土地整治;生態環境保護;問題;對策
1 土地整治中生態環境保護問題
1.1破壞生態多樣性
當前,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帶動了我國多個行業領域的發展,其中建筑行業更是發展得如火如荼,建筑數量變得越來越多,建筑規模也在不斷擴大,需要用到的土地資源越來越多。同時我國是農業經濟大國,土地資源是農民進行農業生產的重要資源,我國大部分土地資源都屬于農業用地。正是由于上述兩個原因使得我國土地資源面臨著嚴重的挑戰。如果國家一味發展社會經濟,在對土地進行整治時,卻忽視其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就會出現很多環境污染問題,甚至會對我國經濟產生不可挽回的損失。在對土地整治中產生的生態環境問題進行詳細調研后,會發現這些生態環境問題多與人們的亂砍亂伐、側重發展經濟忽視對生態景觀的規劃、對農村生態環境不重視等有關,導致生態環境問題越來越嚴重。
1.2鄉鎮企業的污染比較嚴重
隨著我國城鄉一體化建設的發展,在各個鄉鎮地區都建立了很多的企業,這些企業規模都比較小,生產發展過程中缺乏先進的技術與設備,同時缺乏科學合理的規劃與部署,管理模式也過于落后,在發展中只重視經濟效益,忽視生態環境效益,這使得在生產過程中產生了很多污染物質,例如大氣污染、水污染等,對鄉鎮的環境造成了破壞,嚴重影響人們生活質量與生命健康。企業規模小,因此投入成本低,大部分企業在招聘人才時只招聘自己急缺的人才,卻很少招聘關于環境保護方面的人才,企業里面無論是管理人員還是普通人員都沒有環保意識,過于注重眼前利益,卻忽視了長遠利益,忽視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導致企業的生產無法與自然生態相融合。
1.3生活污水與垃圾污染嚴重
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我國城鎮發展速度變得很快,但同樣也為我國城市發展帶來挑戰。越來越多的人口都涌入城市進城打工,尤其是比較偏遠地區或是貧困地區基本上都只剩下老人與孩子,成年人都去城市打工。對我國人口進行普查后,不難發現城鄉人口出現不均衡的現象,鄉鎮的人員比農村人員人數更多,這就說明我國有將近一半的人都在城鎮發展,導致農村人員較少,我國農業經濟受到影響,而城市的壓力則變得更大。不是所有的城市都有良好的排水系統與設備,部分城市排水系統與設備的使用存在問題,對水污染的處理工作存在部分缺陷,導致城市中大量的污水流向城市的各個角落,然后通過水的流動性,將農田與土地都給污染,對人們的生活質量與生命健康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同時城市的廢物處理體系還不夠完善,很多廢物都是露天存放,一旦下雨,就會對空氣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對人們的生命安全產生威脅。
2 土地整治中生態環境保護措施
2.1 建立公共參與體系
在我國土地整治工作中,要想保護生態環境,可以建立一個生態環境公共評價參與體系,通過該體系的建立使得我國的生態環境保護更加科學化、合理化、系統化,提高評價體系的準確性與接納性。在土地整治中,建立公共參與體系可以使得我國的生態環境評價變得多元化,能夠讓所有的人都參與評價中,提高每個人的環保意識。同時該體系的建立可以做到集思廣益,要知道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很多人的力量則是無窮限的,在土地整治中的生態環境保護中也是如此。光是通過我國設立的相關部門卻沒有社會人員的參與其效果很差,應當將所有的民眾都參與進去。積極聽取民眾的意見,使得生態環境評價更加公正、公平、公開。
2.2 科學化城鎮建設
我國城鎮化建設中存在很多問題,而這些問題不僅僅影響到城鎮經濟發展,同時對我國土地整治中生態環境保護也造成一定的影響。為了減少城鎮化帶來的影響,一定要對城鎮化作出科學合理的規劃與部署。具體做法如下:首先對城鎮中的各個工業的結構與產業結構進行調查,然后根據城鎮化實際發展情況作出有效調整。城鎮化的發展需要與當地的資源進行融合,在發展中不能只重視經濟效益,忽視生態環境效益,不能隨意擴大發展規模,應當先對當地的資源承受能力與環境容量進行仔細調查,如果城鎮化發展與其都相容就可以進行發展。一旦城鎮化的發展超過了資源承受能力與環境容量就會產生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在城鎮中發展工業時,工業的布局一定要做到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兼顧,不能建在離商業區與住宅區較近的地方,最好在城市的邊緣地區,這樣就會減少對人們生命的威脅。
2.3 差異化土地管理方法
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這一句充分說明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淮南與淮北兩個地方的氣候、土壤等都不同,雖然都是橘子,但是由于種植的地方不一樣,收獲的也不一樣,前者是酸甜爽口的橘子,后者則是又酸又澀的枳。而在我國土地整治中的生態環境管理中,也要做到因地制宜,做到差異化管理。差異化管理具體指的是在對土地進行治理時,要根據不同區域的土地資源情況與發展情況,對土地內部結構與未來發展方向做好規劃,設計一個更加科學合理的治理辦法。例如,在城市比較密集的地方或是經濟發達地區,在進行土地整治時,應當將土地整治計劃與城市中的各項方針和工程改造計劃等進行有機結合,然后制定一個獨具特色的計劃方針,探求多功能性的都市土地治理辦法。
3 總結
之所對我國土地資源進行整治,主要是為了使得我國的耕地質量得到提高,進而促進我國經濟發展。土地整治水平與生態環境關系與經濟結構都有著極其緊密的聯系,因此我國應當要重視土地資源整理工作。土地整治工作的開展可以使得我國土地得到有效開發和利用,進而對我國土地資源做到更好的保護。而在我國土地資源整治工作中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其整治質量與效率都比較低,土地整治并沒有發揮其在我國經濟發展中應當發揮的作用。因此,我國需要通過利用多種手段去提高土地資源整治質量。
參考文獻
[1]陳樹皇.土地整理中生態環境保護問題及對策[J].科技展望,2016,25(12):158-158.
[2]王錫政.土地整理中生態環境保護問題及對策[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6,25(2):158-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