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波
摘 要:隨著互聯網行業的發展,我國動畫行業也開始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發展趨勢。動畫表演的水平逐漸提高,大量優質的國內外動畫片開始受到觀眾的關注,在不斷發展中,動畫創作朝著多元化創作方式的方向發展。現階段,在動畫創作中加強動畫表演的元素融入,及時吸收對動畫創作有促進作用的動畫表演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動畫角色;表演藝術;相關聯系
0 引言
動畫表演的價值不僅僅是動畫中外在動作的表現,更重要的是對內涵角色的塑造,通過進行動畫表演使得動畫中的角色塑造更加鮮明、更加具體而且更加靈活。具體而言,動畫表演在動畫創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 動畫角色表演的假定性
動畫角色是什么?這應該不算是一個有技術含量的問題,我們無意間在紙張上勾勒出的形象都可以被看作是角色,它不同于電影中的真人角演員,它是動畫師設計出來的形象,是生命的虛擬存在,是源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藝術作品。也正是這種虛擬性賦予角色無限的可能,它可以是人物、動物、植物,也可以是幾種物種的集合體,比如《馴龍記》中那只令人喜愛的寵物龍,動作頗像貓、思維頗像人,在龍的形體上賦予貓的動作特征,想想都覺得有趣。動畫是賦予靈魂的藝術,我們必須意識到表演是其精髓所在。
2 動畫角色與表演藝術的相關聯系
2.1能夠充分地反映出動畫創作的情節以及角色形象
在進行動畫創作的過程當中,采用動畫表演這種元素,能夠使得動畫創作更加具有畫面感和情境感。尤其是優秀的動畫創作都是使用動畫表演來推進整個動畫創作的發展,有效地表達出創作者的創作目的。但是動畫表演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真人表演,主要是創作者在真人表演的基礎之上進行深化和創作,讓觀眾們在進行動畫表演觀看的時候,能夠增強動畫中人物角色的動作感,使得人物角色形象更加豐滿,也有利于受眾了解動畫的主旨和內涵。
2.2動畫表演體現著動畫創作的藝術風格
在進行動畫片創作的過程當中,總會要表現出一種風格,或者悲涼或者喜慶,這就需要通過動畫表演來達到目的,通過運用這種動畫表演創作能夠使得動畫創作的整體風格更加充實,但是又不太過于充滿其他戲劇性的表達。所以,動畫表演體現的是動畫制作者所要表達的一種創作風格。動畫表演和動畫創作二者都是為了升華動畫片的內涵以及藝術氣息。需要注意的就是動畫表演與創作風格本身一定要一致,否則將會造成創作意圖的混亂,使得觀眾們喪失一定的觀影感以及忠誠度。
3 動畫角色與表演藝術應用探討
3.1重視角色設定
在動畫角色設定中,有些角色所要表現出高興的時候,整體的情緒表達應較為高昂,這對于動畫角色的肢體語言來說,較為容易表現。但是當既定角色開始由沉思或是采用較為平淡的語言說話時,即便動畫角色有屬于自己的性格特色,但是有關直觀情感的表達難以直觀體現。這樣就需要特定肢體語言進行充分的表達,并對所表現出的動作多少或是動作的具體姿勢加以深入研究,否則會使動畫角色的性格設定上產生較為混亂的現象。通常來說,動畫角色的肢體語言表達上,從肩部動作來看,兩肩聳起表示的是一種無所謂的情緒;雙肩后移或是萎縮代表著害怕或是恐懼等心理;雙肩向前則代表著探究或是詢問等;雙肩扭動則代表著害羞的心理;雙肩下垂則代表著沮喪的心理。背部動作:夾背代表著強壯;駝背代表著老年或是疾病纏身等;直背代表著健康與驕傲等。胸部動作:挺胸代表著驕傲與勇敢等;鎖胸代表著自卑或是服從等心理。腰部動作:直腰代表著健康與勇敢等心理;彎腰代表著疾病與衰老等心理。手部動作:敲手指代表著焦躁、等待等不安情緒心理;用手指摸鼻子代表著不好意思等。頭部動作:點頭表示同意;搖頭表示否定等。
3.2創新動畫表演的藝術表現形式
動畫創作的靈感來源大部分都是神話故事或者外國的童話故事,精彩的故事是一部動畫作品是否成功的根本,當今時代動畫產業的飛速發展把一些耳熟能詳的故事搬上了大熒幕,而好的故事更是一拍再拍,動畫產業在創作過程中逐漸失去了內容的創新,觀眾也產生了審美疲勞。所以在新時代的要求下,動畫作品內容的創新在動畫產業中變得越來越重要,它不僅關系者動畫表演是否更有生命力,也關系著動畫產業進一步的發展。傳統的動畫制作以及動畫表演上只是單純的動畫人物的互相配合,在新的思路下,創新動畫作品的表現手法,利用的電腦技術不同的維度平面、粉彩動畫和水墨動畫等,然后結合戲劇、繪畫、音樂、電影中的一些精華元素創作一種新型的、吸引觀眾注意力的藝術表現形式,運用一些電影中的鏡頭技巧和景物切割的方法來進行動畫制作,為動畫產業注入新鮮的血液,完善動畫表演。
3.3加強表演運動捕捉技術的應用
三維動畫的傳統制作方法是動畫師手動每幀進行調節,這樣的調節方式非常繁瑣,并且時間長、效率低,而且很多動作顯得非常笨重,沒有連貫性。但是通過運動捕捉技術得到的運動畫面就顯得生動了很多,表演者在表演的過程中不會受到動作的限制,表演起來流暢了很多,并且也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動畫師對于動作的調整的時間,提高了動畫制作的工作效率,例如在《猩球崛起》這部動畫影視中,很難想象生動的影片背后竟然沒有一只真正的大猩猩,全都是一個個表演者通過運動捕捉技術來合成的視覺效果。目前,運動捕捉技術不斷發展并逐漸成熟,幾乎每年都會有一部通過運動捕捉技術生成的影視作品,例如3D電影《阿凡達》就是一個代表性作品,由于傳統的運動捕捉技術主要是對表演者的動作進行捕捉,對于表演者的面部捕捉仍然存在很大的缺陷,但是《阿凡達》就突破了這個局限,其通過背光式運動捕捉系統對表演者的肢體動作進行捕捉,然后研發了一種能夠佩戴在表演者面部的頭盔,從而能夠很好地捕捉表演者面部表情的變化,對表演者的面部表情數據和身體數據進行分析,有效的克服了傳統運動捕捉技術的困境,實現了逼真的、虛擬的阿凡達影視人物形象[2]。
4 結束語
動畫表演是我國動畫創作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它不僅包含著巨大的藝術生命力,而且能夠體現出動畫創作的內涵以及深層次的意義,所以通過在動畫創作中運用動畫表演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僅可以賦予動畫角色的生命力,而且重要的是能夠使得動畫表演更加貼近于生活現實,將動畫創作與現實生活緊密結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