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平龐
摘 要:公司的治理結構是在現代化企業經營制度下,形成的一種對企業優化治理的方式。基于此,本文就主要以企業的公司治理結構為切入點,對公司的治理結構和內部控制進行分析,研究兩者之間在內容和作用等方面的關系,然后探討公司的治理結構對內部控制的影響,并分析通過治理結果,優化內部控制的措施,旨在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公司治理結構;內部控制;影響
0 前言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和體制的逐漸完善,企業為了實現自身的轉型,提高對內部的控制,對企業進行了有效治理。通過制定適用于企業現代化發展的制度,對經營環境進行優化,為企業的管理提供了良好的經營條件,也進一步加強了對企業的內部控制效果,提高了經營發展效率和市場競爭力。
1 公司治理結構和內部控制簡述
1.1公司治理結構
公司治理結構,指的是在建立在信任職責原則基礎上,企業擁有者和經營者間建立的合作與制約結構。在這一結構體系中,企業擁有者是整體的核心,而經營者者是企業運轉的動力,企業中的監事會則是方向,而公司治理結構則是發揮各個部門系統功能,實現相互合作的紐帶,這一結構體系下,只有保證企業內部成員的密切配合才能保證自身的正常穩定運轉。
1.2內部控制
企業的內部控制,指的是企業中不同級別和不同部門管理人員間的相互配合與相互制衡。在企業經濟快速發展,內部控制系統不斷升級的情況下,通過不斷對內部控制的優化升級,不僅可以提高企業經營活動的經營水平,而且還可以加強對自身財產安全的保護,有助于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對提高企業的現代化發展能力企業極為重要的促進作用。
2 公司治理結構和內部控制的關系
隨著企業現代化經營制度的完善,公司治理結構與內部控制逐漸形成了相互合作、相互補充的共贏關系,進一步滿足了企業的現代化經營發展需求。而兩者間的關系,具體而言表現在以下方面:
第一,內容方面,公司治理結構和內部控制兩者間存在互補關系,具體來說,對企業的治理結構進行完善,可以提高企業對自身內部的控制能力,進一步明確企業發展的反向。而通過對企業的內部控制,加強對各個方面的管理,做好對職責的有效分配,保證企業經營利益的同時,也加強了對企業治理結構的完善。
第二,作用方面。企業的內部控制與治理結構具有相互促進的關系,通過兩者間的相互配合提高了企業的經營水平。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內部控制是實現公司治理目標的基礎,可以提高對企業控制的水平,加強度內部運營環境的監督與管理,保證了企業相關人員的合法權益,實現整體發展結構更加完善,提高了企業的經營效率。而公司治理結構是企業實現內部控制的基礎,對保證企業的內部控制水平,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3 公司治理結構對內部控制的影響
3.1影響內部控制的有效性與活躍性
公司治理結構對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公司部分治理結構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如董事會,在獨立性的前提下,管理控制的企業不會受到其他部門的制約和限制,這樣可以有效的行使各項職權。另一方面,公司治理結構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企業內部控制的活躍度,而判斷公司活躍度的方式,是對公司治理部門會議頻率和質量進行分析,開展頻率和質量越高,就越能彰顯企業活躍性[1]。
3.2提高了對企業監督管理的效果
企業在進行結構治理時,主要負責監督和監管公司經營發展狀況以及各項經濟活動的部門是監事會。而監事會則是企業治理結構的重要組成部門,通過不定期的舉辦相關例會,有效行使監督職權,研究企業內部控制中存在的各方問題,以及不穩定性的因素,可以及時對企業的內部控制進行完善,提高了對企業監督管理的效果。
3.3優化的企業內部控制目標
企業通過治理結構對內部的經營策略進行調整和完善時,可以加強對各項經營活動的控制效果,保證企業經濟活動的正常有序開展。同時利用治理結構,對企業經濟活動的整個運行過程進行監督,可以保障經過程運轉的合理性。總體來說,治理結構通過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可以實現對企業內部控制目標優化,提高企業經營的效率。
4 加強內部控制的措施
4.1改善企業的內部經營環境
通過企業的治理結構,要想達到理想的內部控制效果,需要先對企業的內部經營環境進行改善,從多方面入手,加強對各個環節的有效控制,從而保證經營的水平。在此過程中,首先,應對企業的用人政策和經營政策進行完善,確保企業不同部門和基層的人員可以平等交流,促使更多的工作人員可以參與到企業的決策中,為提高控制效率貢獻智慧。其次,應注意做好企業內部的信息快速交換工作,為開展各項經營活動提供信息支持。再次,還應重視對崗位的科學設置,落實崗位職責,提高對不同崗位控制效果。最后,建立完善的財務審批制度,及時轉變傳統的經營觀念,樹立良好的市場經營理念,逐漸營造良好的企業經營氛圍[2]。
4.2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
做好對企業的管理工作,是保證企業治理結構有效運行的基礎,可以進一步加強對于企業內部的控制效率。因此,企業在開展管理工作時,一方面,可以通過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體系,加強對激勵機制的應用,激發企業員工參與公司管理的積極注定性。另一方面,應設置治理結構監督體系,明確監理的范圍,并對各個部門進行監督,及時找出企業經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高對內部的控制效果。
5 結論
總而言之,企業在現代化市場經濟環境中,要想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占據更高的市場地位,就應重視對內部的控制。而要實現對內部有效的控制就應重視對公司治理結構的利用,通過對公司治理結構和內部控制兩者間關系的了解,認識前者對后者的影響,對公司治理結構進行不斷完善,實現企業對自身內部環境的有效控制,從而推動企業快速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黃萍.公司治理結構對內部控制的影響[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9(08):109-111.
[2]王宏.公司治理結構對內部控制有效性的影響分析[J].商場現代化,2018(14):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