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行政事業單位是我國行政管理的重要機構,對于國家穩定具有重要意義。本文簡述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實施的問題,并詳細講述創建內部控制環境、提高部門信息交流質量、健全監督管理體系等措施,以期提高國家行政事業單位的工作效率,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社會和諧
行政事業單位作為國家機關權力機構,掌握國家大量公共資源。當行政事業單位中出現違法亂紀的行為時,會導致國家公共資源分配不均,誘發民眾不滿情緒,為社會和諧發展埋下不安定隱患。因此,行政事業單位實施內部控制具有重要意義。
一、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實施的問題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實施的問題可以總結為以下三點:第一,內部環境不協調,影響行政事業單位的秩序性,失去內部控制效力。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環境包括單位崗位責任制度、單位組織構成等部分,是行政事業單位維持正常工作的必要條件。一旦內部環境出現紊亂,會打消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影響事業單位工作的公平公正性,會誘發與民眾的矛盾,讓社會出現不安定因素。第二,單位信息溝通出現障礙。行政事業單位在傳達國家政策以及反映社會問題之時需要進行信息的傳遞工作,才能讓行政事業單位上傳下達,確保政令暢通,順利解決相關問題。但是,行政事業單位信息溝通系統不完善,常常會產生信息滯后或者遺失現象,嚴重影響內部控制工作的順利展開,甚至會延誤政策的貫徹落實,阻礙國家經濟發展腳步。第三,行政事業單位監督管理力度不夠,讓內部控制工作達不到預期效果。主要表現為多數行政事業單位缺少審計部門,不能對單位內部進行有效監督。而存在審計部門的事業單位,審計人員與財務人員存在密切聯系,不能夠有效發揮審計工作的公平公正性,讓審計工作流于表面。這種敷衍了事的工作態度,讓行政事業單位形成不良風氣,嚴重影響單位內部控制的工作效力。
二、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有效措施
(一)創建內部控制環境
創建內部控制環境,能夠渲染良好管理氣氛,讓工作人員能夠服從內部控制,提升行政事業單位的工作效率。創建內部控制環境的措施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行政事業單位可以建立完善的職位晉升制度,讓工作人員能夠產生競爭意識,積極主動配合內部控制工作,營造出一個全員參與的良好內部控制氛圍。其次,行政事業單位應建立培訓機制,讓員工能夠及時了解、掌握相關工作領域的新政策、新知識,增強其工作能力、責任意識以及自我管理意識,重視內部控制工作。例如,行政單位可以每周、每月或者每個季度開展一次員工動員大會,讓員工能夠增強業務素質能力,加強對崗位的認知性,承擔起崗位職責。最后,行政單位可以設置獎懲制度,利用物質利益及精神鼓勵引導員工,讓全體職工能夠產生進取意識,努力做好本職工作。崗位競爭、獎懲制度以及培訓措施能夠為員工創建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員工會相互監督與幫助,實現共同進步,提升單位內部控制力度,維持降低社會不安定隱患的發生概率。
(二)提高部門信息交流
行政事業單位是一個等級分明的政治權利機構,常常需要在不同部門層級間傳遞各種信息。因此,提高部門信息交流,能夠合理保證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目標的實現。提高信息交流的有效措施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行政事業單位要利用信息技術創建單位專用信息傳遞系統,讓信息能夠快速有效地傳遞給每一位工作人員,提升工作效率。行政事業單位管理人員在傳遞規章制度、會議文件以及其他政策法規時,通過專用網絡可以準確快速的傳達給指定人員,不僅能夠提升工作效率,還能有效保障信息傳遞的安全。以某行政事業單位為例,上級領導要向下級員工傳遞“員工晉升規劃”信息時,通過內部網絡,員工能夠及時獲取職位競爭信息,踴躍參與到競爭工作中,帶動整體員工的積極性,讓事業單位呈現井然有序之態。第二,行政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在遇到工作問題之時,需要向上級領導匯報情況,讓信息從下向上傳遞。行政事業單位可以設定反饋機制,讓基層員工在必要時向其上級匯報問題,并進行相互討論交流,制定出科學合理的解決辦法,起到內部控制的作用。當上級領導不能給出有效措施時,可越級向上反饋,直到研討出優秀的解決方案為止。通過合理有效的反饋機制,行政事業單位能夠對基層問題進行深入了解,制定出內部控制的最佳方案,讓行政事業單位能夠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工作宗旨。另外,在部門工作人員向上級反饋問題后,行政事業單位的稅務、財務、審計等相關部門要做好數據統計,對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等工作進行詳細核實,判斷行政事業單位是否出現不正常運作行為,防止舞弊發生的可能性,提升內部控制力度,維持單位工作有序性。
(三)健全監督管理體系
監督管理體系能夠促使內部控制工作的進一步落實。因此,行政事業單位在實行內部控制政策時,要健全監督管理體系。行政事業單位本身具有特殊性,各個工作環節都要受到足夠重視,開展監督管理活動。首先,為了提升監督管理力度,行政事業單位應建立內部審計部門,并且嚴格核實工作人員的勝任能力。審計部門要獨立設置審計與財務崗位,起到互相監督的作用。要注意,審計與財務人員不能存在親屬或者其他利益關系,確保審計一廠-作的公平公正性。對于已經健全設計部門的行政事業單位,單位領導人員要嚴格把關審計制度以及政策,確保審計部門能夠落實崗位職責,杜絕出現“表面光”現象。其次,審計人員要具備較高的素質能力,能夠準確完成崗位工作,讓行政事業單位在內部控制措施之下能夠實現長遠性發展。例如,行政單位應設置審計人員考核制度,定期對審計人員進行培訓,提升審計人員的素質能力,讓其能夠擁有較高的道德修養以及業務能力,能夠完美落實內部控制監督管理工作。最后,行政單位要尋求外部審計援助,請其他組織部門完成對行政事業單位的審計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強化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措施。例如,某行政事業單位定期申請上級單位對其展開工作指導活動,其工作人員受到上級監督的壓力,會約束好自身行為,深刻落實內部控制管理工作。
三、結論
綜上所述,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實施問題會影響國家政策的有效實施,影響國家經濟發展進程,通過創建內部控制環境、提高部門信息交流、健全監督管理體系等措施能夠提升內部控制力度。期待行政事業單位能夠重視內部控制T作,為國家和諧建設做出重要貢獻。
參考文獻:
[l]鄭喜瑞.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問題及其分析[J]決策探索,2019(7):74.
[2]王曉超.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財會學習,2019(15):249.
作者簡介:
王麗,阜陽市潁州區重點工程建設管理局,安徽阜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