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娟 李興辰
摘 ?要:和諧班級是和諧社會一個有機組成部分,班級和諧既是我們素質教育的一個本質屬性,也是全班師生為之奮斗的重要目標。和諧班級的創建過程,應十分重視班級文化的建設。
關鍵詞:和諧班級;文化建設;策略
班級文化是學生受教育最直接、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和決定著學生素質的發展。那么,班主任應如何著手班級文化建設呢?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重視教室布置,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
營造班級良好的文化氛圍,首先要以教室文化布置為突破口。教室文化的建設即教室環境的布置,既要做到德育、美育、智育三兼顧,又要寓知識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體。要讓學生成為教室的主人,鼓勵并指導他們去完成。具體說來,可從以下幾方面對教室進行文化建設。
(一)充分利用墻壁
1.在墻上張貼名人名言、名人字畫等,一定要選擇能啟發、激勵學生樹立目標、勤奮努力、學習方法指導的內容,如“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最可怕的敵人,就是沒有堅強的信念”“逆境總是有的,人生總要進擊”等。
2.設計墻報和黑板報板塊,教師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完成。內容可以有學習方法指導、學生作品、歷史上的今天、學生的進步等。做到圖文并茂,把學生的進步展示在墻上,有助增強學生自信心,培養學生的協作能力。
(二)裝飾課桌。和課桌直接對話,學生自己設計一方座右銘卡片,寫上自己的理想、崇拜的人等,貼于桌角,時時鼓舞自己,克服隨意性。
(三)四個角落的美化。利用教室四個角落,設立圖書角、衛生角、科技才藝角等,構建豐富多彩的教室文化。
圖書角:教師和學生主動帶來自己的書放在班級書柜中,供全班同學共享。聘請小圖書管理員對其歸類擺放,做好借閱登記,并完好保護。
衛生角:勞動工具擺放有序整潔,可貼“一屋掃不好,何以掃天下”的書法作品警示師生。
科技、才藝角:展示學生科技才藝作品,告訴學生,我們多能干,我們多智慧……
二、重視班級精神文化建設,構建和諧進取的班集體
精神文化是班級文化的靈魂和核心。它主要是指班級成員認同的價值觀念、價值判斷和價值取向、道德標準、行為方式等。所以在班級精神文化建設中應該要特別注重培養班級的凝聚力和集體榮譽感,培養學生做人,以及培養學生的積極創新的精神。
(一)培養班級的集體榮譽感和凝聚力
通過組織開展各式內容廣泛、形式多樣的活動,促進學生的自主參與,促進學生之間彼此尊重理解和相互協作,增進彼此友誼,進而升華為集體感情。班主任應提出目標,要求每個同學盡自己所能,不斷超越提高自我,同時為班級爭取榮譽。
(二)加強傳統文化教育,陶冶學生情操
隨著時代變遷和社會進步不斷傳承和發展,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優秀文化一直是我們的精神財富。我們學校的班級文化應該大力倡揚優秀的傳統文化,應教會學生做人。傳統文化博大精深,難以面面俱到。筆者認為,可圍繞以下三方面的內容來建設班級文化。
(1)誠信教育。“人而無信不知其可”“民無信不立”“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體現了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當今社會,誠信同樣是作為社會的人的基本特征。“誠信教育”勢必先行,而我國的傳統文化中,有著極為豐富的誠信教育資源。
(2)責任意識。學生受到“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些國學傳統文化的熏陶,必然會成長為具有責任感的接班人。同時,身教重于言傳,教師也應該以身作則。在不斷的責任感意識強化中,樂觀的班級成員責任感甚至還會遷移到學習中。
(3)感恩教育。班級文化建設,離不開感恩教育。通過感恩教育,讓孩子們意識,感恩首先是一種認同——對太陽的感恩,是對溫暖的領悟;對藍天的感恩,是對純凈的認可。更要讓孩子們理解,感恩更是一種回報——贍養父母,是對養育的反哺;善待朋友,是對友愛的回應;建設家園,是對社會的反饋。
三、制定班規,建設班級制度文化。
只有在班級制度的規范下,學生才能更好地發展。那么如何建設我們班級的制度文化,讓班級活而有序,在有序中而不死板呢?關鍵是要本著民主、平等、一切為了學生發展的原則,與學生一起協商制定班規,讓學生認同所制定的一些制度。
(一)增強學生的規矩意識
班規對學生是一種約束,一種引領,是學生發展的方向。由于班規是由老師和學生共同參與制定,因此大家都比較樂于遵守。學生性格品質的可塑性強,易受環境影響,因而這種人性化的班級管理制度,充滿“人情味”的管理氛圍,能潛移默化地指導學生的行為,讓他們學會團結友愛,寬以待人。
(二)共同制定切實可行的班規
班規是全班共同遵守的制度,班規的制定和完善要激勵每一位學生參與,廣泛聽取每一位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再通過民主表決確定。這樣可獲得學生的心理認同,從而內化成其追求的目標,才能使他們以積極的態度去執行,才能促使學生進行自主管理。
(三)組建高效的班干部隊伍
1.明確分工,班干部各司其職
從學習、紀律、清潔、午餐、兩操、個人衛生、行為禮儀等各方面班干部進行分管督促。由小組長對組內事務全面負責,并做好各成員的操行記載。同時,對班干部的工作負責程度則由其他同學進行民主評定,相互監督,共同進步。
2.干部值日制
為了培養學生的主人翁責任感和班級凝聚力,實行干部值日制。即一個班干部加一個小組長輪流值日,對每天學生各方面的表現情況進行記錄,在放學之前由各負責人在具體事務上進行總結、反饋,盡量做到全方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四、重視每一次的主題班會活動
一次精心設計的主題班會活動的教育作用遠勝于一百次空洞的說教。開展主題班會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每一個學生通過活動,在思想上受到教育,在行動上得到改進。
班級文化教育力量是強大的,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特別是對正在成長中的少年尤為重要。加強班級文化建設,充分發揮班級文化的育人功能,有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有助于和諧班級的創建。我相信班級文化一定能在學校教育中有效地發揮它的作用,真正做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