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蘋
摘 要:伴隨著居高不下的離婚率,離婚協議中“贈與子女房產”約定條款的撤銷問題也逐漸增多。本文通過對離婚協議中“贈與子女房產”條款的法律性質及撤銷方面的問題的分析,提出一些解決該問題的建議與思考。
關鍵詞:離婚協議;贈與合同;撤銷;公證
一、問題的引入
伴隨著居高不下的離婚率,由此而引發的相關法律問題也越來越突出。現實中很多夫妻選擇在離婚協議中約定,房產歸孩子所有,但離婚協議生效后又出現對該約定產生反悔,前往法院或公證處希望能撤銷贈與的情況。筆者認為解決此類問題應先分析清楚離婚協議中“贈與子女房產”約定條款的性質。
二、離婚協議中 “贈與子女房產”約定的性質
關于離婚協議中“贈與子女房產”約定的性質,目前有以下三種看法:一是贈與合同說,這種看法認為離婚協議屬于雙方法律行為,協議中 “贈與子女房產”的條款是雙方對財產贈與意思表示一致的結果,可以直接適用《合同法》中對贈與合同的規定。筆者認為,離婚協議中贈與子女房產的約定不宜簡單認定為可以直接適用《合同法》的普通贈與。雙方在贈與出發點、生效要件、法律關系方面均不同。離婚協議下的財產約定,往往是對婚姻關系解除所產生的離婚后財產的清算,可認定為是一種“目的贈與”行為。在離婚協議中,只存在贈與財產的一方,并且他們還是解除婚姻關系的雙方,不存在受贈財產的一方,更不存在受贈財產的意思表示。二是利他合同說,利他合同即“為第三人利益”的合同。這種看法認為,離婚協議中約定的“贈與子女房產”條款,實際上是夫妻一方或雙方承諾向第三人給付,所以屬于為“第三人利益”合同的范疇。但現行合同法尚未明確“為第三人利益”合同的具體規范制度,存在一定缺陷;三是將“贈與子女房產”條款視為離婚財產清算協議的一部分。該看法認為離婚協議屬于一個復合協議。內容既包含了財產分割外,還有對子女的撫養和債務償還問題,故與單純贈與不同。它屬于針對夫妻身份關系解除而作出的人身及財產關系進行整體安排。綜上,筆者認為應綜合第二、三種看法整體認定其性質,應整合離婚協議,把該約定作為離婚財產清算協議的一部分,考慮其約定性質是“為第三人利益”而履行的合同。肯定約定具有為第三人利益合同的法律構造,實際上也是夫妻雙方為了子女的利益,從而彼此約束相互財產。
三、離婚協議中”贈與子女房產”約定的撤銷問題
離婚協議中“贈與子女房產”約定能否撤銷,分為不同情形,如房屋已經轉移登記的,夫妻雙方或一方申請撤銷,除法律規定的特殊情形外均認為不予撤銷。故在本文中筆者只針對房屋尚未轉移登記的情形討論。學界大致有以下兩種看法:
1、任意撤銷
該觀點認為根據合同法的規定,贈與可以任意撤銷。根據我國《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六條的規定,贈與人在贈與財產權利轉移之前,除經過公證或具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及法定撤銷情況,贈與合同可以任意撤銷。因此,雖然夫妻雙方約定房產歸屬于子女,但是由于該房屋權利沒有發生轉移登記,該房屋的所有權人仍可撤銷對子女的贈與。
2、不予撤銷。
認為不予撤銷的觀點主要是從立法的價值和目的進行考量,認為離婚協議中約定的前提在于夫妻關系的解除,有強烈的身份屬性。如果允許撤銷,違背了誠實信用原則和道德義務性質。且從法律方面看,《合同法》第二條第二款已明確規定:“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適用其他法律的規定”,且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八條"離婚協議中關于財產分割的條款或者當事人因離婚就財產分割達成的協議,對男女雙方具有法律約束力"的規定,離婚協議中的財產分割條款,對雙方當事人均具有法律約束力,除非存在欺詐、脅迫等法定事由,任何一方都不能隨意變更或撤銷。
筆者認同第二種觀點。離婚協議具有財產協議與身份協議雙重屬性,單純的使用《合同法》中贈與規定而任意撤銷的做法欠妥。對于屬于夫妻共同財產的,一方主張撤銷的,基于合同的約束力,未征得另一方同意的,即使未辦理物權變更登記手續,另外一方也不應擅自撤銷。參考法院的相關判例,對夫妻一方單獨變更協議的大多認定其不發生撤銷贈與的法律效力。其次,對于雙方共同主張撤銷的,筆者也認為不可以任意撤銷。雖然一方面根據婚姻法及司法解釋的相關規定,經夫妻雙方協商一致的,可以對財產進行約定處分。那么根據自愿的原則,也可以允許雙方進行撤銷。但另外一方面,基于夫妻財產分割問題具有身份屬性,故應遵從特別法優于一般法的原則,優先適用婚姻法的有關規定,若非在訂立財產分割協議時存在欺詐、脅迫等情形,任何一方不得變更或撤銷財產分割協議。筆者平時受理公證咨詢時也會遇到申請人咨詢該問題。筆者認為為了體現公證預防糾紛的價值,針對此類業務應持謹慎態度,注重審查、綜合考量。首先考慮房產的性質、申請撤銷的主體,單方作出申請的,一般不予受理。其次還要考量“贈與子女房產”條款是單獨條款還是保障離婚協議生效的不可分條款。雙方協商一致的,在實際操作中也應考慮撤銷會不會損害受贈子女的利益,雖然子女取得受贈財產完全是無償的,且雙方變更協議不受子女的限制,但往往夫妻雙方約定把房產贈與子女,也是為了履行父母對子女的撫養義務,為子女生活提供物質保障。所以為保障未成年子女的權益,不宜公證這種以撤銷“贈與子女房產”約定條款為意圖的離婚變更協議。
四、結語
離婚協議是夫妻雙方出于達到離婚目的而簽訂的,是夫妻雙方利益衡量的結果。筆者認為,在離婚協議中約定“贈與子女房產”不應適用普通的贈與,是不能任意撤銷的。
參考文獻
[1]史尚寬.親屬法學.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
[2]吳曉芳:《婚姻法司法解釋(三)適用中的疑難問題探析》,《法律適用》2014 年第1 期。
[3]趙君蒙,常淑靜.離婚協議中房產贈與條款的性質及效力.
山東審判,2011(4)。
[4]郝鳳軍.略論離婚協議中的“贈與”條款.人民論壇.2012(36)。
[5]張正義:《離婚協議中的財產贈與內容不能單方撤銷》,中國法院網:http://www.chinacourt.org/index.shtml
[6]《論述在離婚協議公證中的幾個問題》.法律事務.2018(7)。
[7]許莉.離婚協議效力探析.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11(01)。
(作者單位:西安市公證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