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震宇
關鍵詞 高校教師 職業道德 職業態度
中圖分類號:G451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z.2019.10.043
Abstract Aiming at the problem of how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young teacher and the post, combined with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ethics cultiv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expounds in detail the attitudes and methods of how to deal with these four relationships from four aspects: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teacher relationship, leadership relationship and parents' and social relations, combined with personal experience. On the basis of personality equality,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concept of academic equality, by establishing an open cooperation mechanism with other teachers, maintaining a positive working attitude and establishing a long-term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with students' parents,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young teachers to practice the professional ethics of college teachers in the new environment and form.
Keywords college teachers; professional ethics; professional attitude
0 引言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神圣天職,高等學校教師肩負著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合格專門人才的重要使命,既是學術方面的專家又是培養造就人才的行家。這就要求高校教師應有高尚職業道德。[1]之所以說教師這份職業高尚,是因為教師對自然科學知識和社會科學知識的傳遞、發展至關重要,其勞動之艱辛,作用之重要,決定了“教師”是個極其光榮的稱號,教師職業之所以崇高,不僅因為它的光榮,還在于它的無私奉獻精神。[2]正因為社會賦予了高校教師神圣的使命,所以高校教師的任何一個看似不起眼的行為或者處理問題的方式,都會產生一系列的化學反應,有的是正面的,有的就是負面的。作為高校教師,在工作和生活中需要和方方面面打交道,這些關系如果處理的好,不僅可以對個人職業能力提升起到催化作用,同時也對身邊其他人產生深遠影響。所以,作為高校教師,應時刻牢記社會賦予的神圣使命,正確處理身邊各種關系。本文分別從師生關系、教師與教師關系、教師與領導關系、教師與學生家長及社會交往四個方面,闡述如何踐行高校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
1 如何正確處理與學生關系
調節師生關系是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需要。師生關系是否和諧、融洽,不僅決定學生的學生成績,而且還決定學生的生理、心理發育和人生觀、世界觀的形成,乃至影響學生的一生,因此調節師生關系是使教育獲得成功的需要。[3]要想和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最重要的是要平等對待學生,即要懂得學生與老師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另外,要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在平等的基礎上要尊重學生,把無私的愛,真摯的情獻給學生。除了人格上平等、相互尊重以外,在此基礎上,知識面前平等賦予了師生平等更深層次的內涵,作為老師,在課堂教學上應鼓勵學生發問,不要限制學生的思維,即使有些疑問是源于學生對知識并沒完全理解,但說明學生在思考,如果老師能夠恰到好處的介入,給予必要的點撥,反而使學生能夠加深印象,提高教學效果。作為老師,在知識面前不能礙于情面,要正確對待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過失,俗話說,人無完人,要正確處理和虛心接受學生的建議,才能使師生關系更加融洽。例如曾經在講授彈性力學這門課程中,書上的公式由于印刷錯誤,導致學生按照給出的公式不能得到應有的答案,一些同學就自發地查資料,最后發現是書上公式的問題,并將這個問題反饋給老師,其實老師也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后來我對同學們這種發現問題和自我解決問題的做法給予了肯定,一方面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對我本人改進教學起到了促進作用。所以,要想建立健康的師生關系,就要以彼此平等、人格尊重為基礎,進而上升到知識面前也相互平等,只有這樣才能師生間互敬互愛、教學相長。
2 如何正確處理與教師關系
現代教育是一種群體協調很強的職業勞動,它需要教師與教師間的坦誠合作。首先,教師之間的團結合作是教育目的統一性的要求;其次,教師之間的團結合作是教育發展規律的要求;教師之間的團結合作是實現教育目標的保證;教師之間的團結合作是教師完善自我,提高綜合素質的最佳途徑。教師與教師關系中的道德要求:堅持把教師集體利益放在第一位;教師間要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團結合作;轉變觀念,建立新型的協作關系。[4]作為老師應該樹立正確的目標,我們的職業賦予我們的使命是為社會培養人才,作為一名教師不能建立狹隘的意識形態,應該比常人更加無私、富有包容心。在工作中難免要與其他老師存在經濟利益分配、科研成果的分配以及教學和科研上的合作,作為一個思想狹隘的人,是不能融入團隊的,因此,作為高校教師要淡薄名利,時刻牢記作為高校教師的歷史使命,思想意識不能被利益束縛。在當今時代,“open”對于大學老師是非常重要的,“機械設計基礎”這門課是由我們機械設計教研室幾位老師共同承擔的,其中有幾位老師教學經驗極其豐富,另外幾位老師比較年輕,經驗相對不足,在老教師的帶領下,一方面允許年輕老師旁聽,另一方面將多年根據實踐教學經驗反復修改的課件共享,還定期開展教學討論,這樣做的最后結果是,年輕老師得到了迅速成長,同時也分擔了老教師的教學任務量,另外,這門課程也是我們學院的精品課程,團隊成員也分別收到了相應的獎勵。通過這個事件,我們可以看出,老教師對年輕老師沒有掖著藏著,反而是非常open,很關心年輕教師的成長,最終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一方面順利圓滿地完成了教學任務,同時每位老師也得到了相應的回報。
3 如何正確處理與領導關系
領導對一名青年教師的態度,會直接影響老師的職業發展,所以要正確處理與領導的關系,完成領導布置的任務。在此,對教師的道德要求:要尊重領導,服從領導,忠于職守;要關心學校,熱愛學校,為學校的發展出力獻策。[5]很多老師在潛意識里覺得,教師這份職業相對企業中的崗位,工作性質更獨立,只要是把自己的教學任務和科研工作量完成,就可以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對于領導布置的工作也是愛答不理,對于學院的公共事務漠不關心,認為領導布置的工作大多與自己的教學和科研無關,浪費精力,其實抱有這種想法的老師并沒有從更深層次上去認識領導布置的工作,帶著這種工作態度的老師很難與領導建立和諧的工作關系。以筆者曾經參與學院機械工程專業學科評估工作為例,在領導的授意下,筆者負責學科建設材料的匯總,這是項繁重而瑣碎的工作,需要包括教師個人信息、學生信息、科研情況、教學情況、獎勵情況等等,還要與學院和學校各部門協調溝通,但是通過這項工作,作為剛入職的新進青年教師,一方面對整個學院近4年的發展情況有了深入的了解,明確了存在的不足也就找準了自己的努力目標,同時清楚了學校的發展戰略,在工作的實施過程中,熟悉了各級單位的崗位職責,增進了與其他老師的關系。所以,通過這項工作,筆者受益匪淺,在動力的驅使下,筆者欣然順利的完成了學科評估的材料準備工作,對于個人而言是一次難得的鍛煉機遇,同時也為學院建設做出了個人貢獻,所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只有學校和學院發展壯大,老師才能更好地發展。
4 如何處理與學生家長及社會交往關系
作為高校教師,要時刻將學生掛在心上,為了學生的健康發展,要經常與學生家長保持溝通,在雙方共同努力下,把學生培養成才。[6]這就要求教師要主動與家長取得聯系,及時報告和溝通學生的情況,對學生與家長提出統一的要求;在與家長的交往中要文明禮貌,尊重學生家長。不僅要對學生負責,還要對家長負責,對于每位家長,學生是他們的希望,雙方要為共同的目標一齊努力。教師在與學校以外的各種人員交往中,要為人師表,自覺遵守社會公德;校內校外平易近人,以高尚情操影響和凈化社會;在校內甘為人梯,在校外也以為他人服務為己任;要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和道德理想。所以,作為一名人民教師,要時刻牢記自己的身份,不分地點場合,都要以教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的言行舉止。
5 結語
本文結合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方面的要求,針對青年教師如何正確處理身邊關系問題,分別從師生關系、領導關系、同事關系、家長及社會關系四個方面,闡述了處理不同關系的正確心態和處理方法,提出要建立人格平等、學術平等的師生關系;與其他老師的交往要保持開放式的心態,實現雙贏;對待領導布置的工作要變向看待,從工作中汲取營養,激發工作熱情;與學生家長建立長效的溝通機制,以身作則,為人師表,維護教師形象。
參考文獻
[1] 張聚華,賈偉婷,王興國.高校青年教師思想狀況調查及對策研究——基于重慶市四所高校的調查[J].2019.35(3):98-105.
[2]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實施意見[N].人民日報,2018-02-01.
[3] 談毅.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模式的探索與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2013(9上):32-37.
[4] 錢閭建.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的邏輯內涵與建設路徑[J].廣西社會科學,2018(8):216-220.
[5] 陳小環.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狀況調查分析與對策思考[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6(1):41-44.
[6] 楊修平.習近平總書記“四有”好老師的哲學意蘊[J].中國教育學刊,2018(7):7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