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大數據技術的不斷發展下,其在各行各業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對于制造業企業而言,大數據在成本管理中的應用使企業發展更加迅速,企業的成本管理工作質量和效率大都有所提升。就目前情況來看,大數據下大部分制造業的成本管理工作都存在一定的問題,比如成本信息的相關性較差、企業的風險防控意識較弱、人為障礙導致企業成本水平升高及企業成本管理不科學等。本文在分析了制造業企業成本管理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制造業企業加強成本管理工作的措施,希望可以促進制造業企業的發展,提升其在市場競爭中的地位。
關鍵詞:大數據:制造業企業:成本管理
一、成本管理在制造業企業發展中的意義
(一)成本管理是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
對于制造業企業而言,大數據時代下其成本管理工作已經有了更加重要的意義。制造業企業在實施成本管理的過程中可以利用較為健全的成本管理體系不斷對成本管理方法進行優化,逐漸提高企業的成本管理水平,有效減少企業資金的浪費,提高資金利用率。另外,成本管理在制造業企業中的不斷推進可以為企業贏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和發展機遇,使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二)成本管理是促進企業的發展的重要動力
市場經濟的不斷變化使大多數企業都開始重視成本管理工作。對制造業企業而言,成本管理在企業內的開展有利于貫徹落實“降本增效”理念。在此過程中,企業“降本增效”工作的有效實現可以為企業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支持,對企業的長期穩定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三)成本管理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保證
一方面,制造業企業在推進成本管理工作過程中可以利用一系列方法科學降低企業的資金投入和成本支出,以此來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另一方面,制造業企業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對企業整體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積極的作用,企業整體管理水平的提高可以使相關制度和業務流程更加規范,為企業經濟效益的增加提供了更加有效的保障。
二、大數據下制造業企業在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成本信息相關性較差
在制造業企業中,隨著生產方式的多元化,產品的復雜性逐漸增加。雖然大部分制造業企業在運營管理中已經開始使用EPR系統,財務人員獲得的信息更加全面,但企業部分管理者依然覺得所獲得的成本報表信息與實際的經營活動之間存在差異,難以根據相應的財務報表信息進行決策。在會計行業中,財務會計主要是提供相應的會計信息給外部的使用者,而管理會計主要是為企業內部提供相應的會計信息。兩者相比而言,管理會計所提供的信息更有利于企業管理層對相關事項進行決策。但就目前情況來看,在財務部門,由于財務會計程序的影響,管理會計的職能有所減弱,其所提供的財務報表目的性較弱,且大部分報表內容過于繁雜,難以為企業管理者的決策活動提供較為科學正確的信息數據支持。比如,部分管理會計的財務報告在進行成本設定時直接以人工工時為標準,但部分項目中人工所占的成本份額較少,成本失真現象就此產生,最終影響企業管理者的決策活動。
(二)企業風險防控意識較差
對于制造業企業而言,企業的成本管理工作與其核心利益有直接關系,它不僅與財務部門有關,還與企業其他部門的經營管理活動有不可忽視的聯系。因此,制造業企業在成本管理過程中要利用大數據技術提高信息數據的安全性,減少相關風險的發生概率。但就目前情況來看,由于部分制造業企業的風險管控意識較差,且其在成本管理過程中對相關風險的預防管控不到位,導致成本管理工作難以發揮切實的作用。在大數據時代下,制造業企業較為薄弱的風險管控意識對其發展是極其不利的,一旦成本數據和信息泄露,則會給企業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并給企業的未來發展埋下隱藏禍患,將來有可能給企業帶來災難性風險。
(三)人為障礙導致企業成本水平升高
大數據在企業中的應用雖然為其成本管理工作帶來了方便,但是在其應用過程中企業也需要成本投入。有關大數據應用的成本投入主要有:初始投入成本、大數據技術實施成本、大數據分析成本以及與其相關的維護成本等。在大數據技術的應用過程中,由于部分人員的能力和素質有所欠缺,大數據的傳輸和分享受到影響,從而導致大數據的使用成本增加,人為數據質量下降,最終影響企業的成本管理工作質量和效率。
(四)企業成本管理不科學
就目前情況來看,部分制造業企業成本管理工作的科學性都有所欠缺。部分企業在管理成本的同時忽略了對隱性成本的控制,導致企業的成本管理工作難以達到預期效果。這種成本控制方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對工作成本進行控制,但是并未解決成本管理的實際問題,對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極其不利。
三、大數據下制造業企業實施成本管理的策略
(一)強化企業成員成本意識
制造業企業在強化企業整體成本意識方面,一方面要提高企業管理層的成本管理意識,另一方面要提高企業所有成員的成本管理意識。只有企業的每個成員都重視成本管理工作,才能使成本控制的相關制度和條例得到有效落實,與此同時,制造業企業在推進成本管理工作時要將其與績效考評工作聯系起來,提高企業員工參與成本管理工作的積極性,共同為企業的成本管理工作而努力。另外,制造業企業的財務人員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提高成本核算報表的針對性和目的性,使其能為企業管理者的決策活動提供更有參考價值的信息。在此過程中,管理會計人員要確保財務報表信息與企業經營活動的一致性,使其能反映相關企業活動的真實開展情況,為企業的決策活動提供可靠的信息,促進企業不斷發展。
(二)加強制造業企業風險防控平臺的建設
大數據技術的快速發展雖然使成本數據的全面性得到了提高,但卻難以保證其準確性。在此種情況下,制造業企業就需要從大量的數據中篩選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因此制造業企業利用大數據技術對財務管理系統的分析就至關重要。在這一方面,制造業企業可以在保證財務預算充足的情況下引進或建設大數據成本管理系統平臺,該系統可以利用數據預測和數據分析等先進技術對與企業財務相關的信息進行收集、篩選和分析,這不僅可以為企業建立自己的大數據庫,還可以為其提供較為全面的財務信息數據和潛在風險的預測報告。另外,制造業企業還可以建立以大數據為基礎的安全風險防控平臺,以提升企業的風險防控能力和成本管理能力。同時,企業可以利用新型的互聯網技術加強對財務數據的管理,比如建立統一的收支標準,這有利于企業及時對由于人為因素導致的成本管理風險進行預防和控制,有效避免由于人為因素所導致的企業成本增大的現象,對企業成本管理工作的規范具有重要作用。
(三)打造智能物聯網生產線
制造業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可以利用REID(射頻識別技術)對生產設備的運轉情況和物料的流轉情況進行實時的數據監控和記錄,打造智能物聯網生產線。智能物聯網生產線可以用數據將生產過程進行表達,機器對生產過程進行自動記錄,然后再利用大數據技術對相關的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最終得出比較實用的成本管理信息,減少由于人為因素導致的數據失真現象的發生。同時,制造業企業還可以建立自身的數據信息溝通平臺,便于各部門之間信息數據的傳輸,這既可以保證數據信息溝通的時效性,又可以提高數據信息溝通過程中的安全性。
(四)提高成本管理組織結構科學性
第一,企業要根據成本管理項目設立相應的管理部門,并在部門內設置專職的成本管理與控制崗位。第二,企業要健全現行的成本管理監督機制,便于規范企業的成本管理工作。第三,企業要建立成本管理的層級管理機構,以提高信息傳輸的及時性和成本管理工作質量。
四、結束語
本文以大數據下制造業企業成本管理為中心,先闡述了成本管理在制造業企業發展中的意義,然后分析了大數據下制造業在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了大數據下制造業企業實施成本管理的策略,希望對制造業企業的成本管理工作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歐陽嵐,大數據背景下制造類企業的成本管理模式探析[J].經貿實踐.2017(6):191.
[2]黎劍剛,大數據時代下企業成本控制的問題與措施[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7(19):133.
[3]梅芳.大數據在制造業企業成本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9):64-66.
作者簡介:
李玲玲,順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福建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