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克孜·依力罕
摘要: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以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為主旨”的課程理念已深入人心。化學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具有化學學科特質的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教學的目的不僅是知識的傳承,更重要的是通過核心素養的養成使學生能夠可持續發展。在化學課程的教學中,我們更傾向于選擇那些能促進學生理性思維、探究精神和批判質疑的知識。初中階段,“對于沒有明顯現象的反應,如何使其變化顯性化”,蘊含著能促進學生持續發展的更加長遠的知識價值,且能彰顯實驗學科的魅力。
關鍵詞:化學;核心素養;教學
化學教育就是要貢獻化學學科獨特的素養: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科學態度與社會責任?;瘜W學科核心素養構成要素之間具有內在的本質聯系:“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和“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分別是從學科觀念和思維方式視角對化學科學思維的描述,“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是對化學科學實踐的表征,“科學態度與社會責任”是對化學科學價值取向的刻畫,是化學學科整體育人功能和價值的具體表現。
一、改變教學結構,凸出教學重點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我們往往是針對一節課的內容進行講解和分析,目的是讓學生能夠全面地掌握化學的知識點。但是,在保證了教學內容的前提下,勢必會對教學重點的把握有一定的忽視,使得學生在學習時,找不到化學的知識重點,不利于學生化學學科素養的提高。因此,我們在課堂教學時,應該改進課堂的教學結構,凸出知識重點,讓學生能夠有效、深入地掌握化學重點,提高對化學知識和規律的記憶和理解,從而提升自身的化學學科素養。
例如:在學習《制取氧氣》這節課時,其教學重點在于不同的方法制取氧氣的原理和適用環境,以及化學反應類型,那么在課堂教學時,我們就要以此為重點,在保證知識點過渡通暢的情況下,將大部分的教學時間用在對這些知識點的講解和深入研究方面,比如,我們可以用半節課的時間去梳理整個課程的知識點,然后在后半節課運用問題探究的形式,來對重點知識進行鞏固,首先,我們整合一道考察這節課所有知識點的問題,然后讓學生根據自己所學的知識進行解答和拓展,并將這道題的相關知識點全部列舉出來,供以后記憶和復習。通過這樣的形式,讓教學的課程有了重點,使學生能夠在課堂上獲得更加高效的學習狀態,從而提高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
二、注重課堂氛圍,提高化學思維
在初中化學的核心素養培養中,對于學生的化學思維的培養是其中一項重要的內容,化學思維是指能夠運用化學的知識來進行實際現象和問題的解答,比如生活中沾了水的鐵會生銹從化學角度來說就是鐵和水和氧氣發生了反應生成了三氧化二鐵。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我們要對學生的這一能力進行培養和訓練,讓學生能夠熟練地運用化學思維解釋現象并主動進行化學知識的探究,從而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例如:在學習《金剛石、石墨和C60》這一課時,我們在了解了不同結構的碳元素的物理和化學性質之后,可以讓學生來探究一下,生活中的碳都有什么樣的形式。比如:最常見的不定形碳(一般指木炭、焦炭、骨炭、糖炭、活性炭和炭黑等。),用作鉛筆筆芯的石墨,價值非常高的金剛石,具有很高的科技價值的石墨烯,人工制作的碳納米管等等,然后讓學生根據不同碳元素的性質,以及它們的微觀構成,來例舉一些生活中的應用,比如:不定形碳主要是用來燃燒獲取熱量、金剛石主要是用在一些高精度的切割儀器和奢侈裝置中等等。通過這樣的形式,讓學生逐漸學會從化學的角度來進行生活現象和問題的思考,從而提高學生的化學思維。
三、完善課后練習,加強綜合創新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化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與其他學科的交叉學習和互動并沒有那么頻繁,甚至一些具有狹隘的學科本位的老師還會盡量避免化學與其他學科的相互接觸,這就導致了學生的化學跨學科綜合創新能力非常薄弱,不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因此,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我們要認識到跨學科綜合創新能力對學生化學學習和發展的重要性,盡量抓住每個課堂機會,來培養學生的這項能力。
例如:在學習《愛護水資源》這一課時,課程本身的化學專業性不是太強,主要是對學生進行一些品德教育,那么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可以綜合《思想品德》和《地理》的相關課程,讓學生從化學、品德、地理三個方面進行水資源資料的收集,看看這三個角度談論的節約用水這一行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并在課堂上綜合說一下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從三個科目中總結我們為什么要愛護水資源,水資源到底有多重要,當前形勢下的水資源形式等等。通過這樣的形式,讓學生學會將化學與其他的知識點進行融合,使知識相互印證,并根據這些知識點進行創新,提高學生的跨學科知識創新能力。
通過對初中化學核心素養的研究和探討,在教學中,進行一定的教學改進,增加學生的參與感,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學生可以自己設計生活中的現象進行化學試驗,這樣即讓學生對化學進一步的理解學習,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而新的教學方法也是培養學生的能力和科學精神為主,進行化學核心素養培養。知識是無窮盡的,讓學生在事實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建構意義,形成學科視角、學科觀念、學科素養,學生用自己習得的知識、能力、素養,去認知世界,解決新問題及將要面臨的社會問題,學會關照生命,關注社會,形成社會責任感才是學習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江衛莉.核心素養理念下初中化學有效教學探微[J].課程教育研究,2017
[2] 李向斌.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化學有效課堂教學探索[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8
[3] 潘峰.核心素養培育視角下的初中化學教學研究[J].數理化學習(教育理論),2019
[4]? 呂敏. 淺析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J]. 中國校外教育, 2018
[5]陳玲. 如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J]. 考試周刊,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