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財東
摘 ?要:鐵路作為我國交通運輸的主要方式之一,其對于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而言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作用。而軌道鋪設施工環節在整體鐵路工程中占據著極為重要的位置。因此,就需要有效加強對鐵路工程中軌道鋪設施工技術的應用,從根本上確保工程的質量。基于此,在本篇文章中將會針對鐵路工程中軌道鋪設施工的流程展開分析,進而針對鐵路工程中軌道鋪設施工技術的具體應用展開研究,最后分析出鐵路工程中軌道鋪設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希望可以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幫助。
關鍵詞:鐵路工程;軌道鋪設施工技術;應用
軌道的鋪設工作是整體鐵路工程開展過程中最為關鍵的環節,其是否可以順利進行與鐵路工程的質量與安全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同時隨著近年來我國鐵路工程施工的規模逐漸增加,促使在進行軌道鋪設的過程中也存在諸多問題,例如:鐵軌質量不佳、鋪設施工技術不規范等,最終就會導致其在使用的過程中,促使火車出現脫軌的情況,造成較為嚴重的人員傷亡時間。因此,就需要針對鐵路工程中軌道鋪設的施工技術展開全面的分析與研究,從根本上提高鐵路工程軌道鋪設的質量,為其今后的使用起到一定程度上的保障作用。
一、鐵路工程中軌道鋪設施工的流程
在進行鐵路工程軌道鋪設施工時,具體的施工流程主要包括:(1)預鋪底碴。底碴需要通過使用汽車來完成運輸,并使用道碴攤鋪機完成對底碴的鋪設工作;(2)換鋪法鋪設長軌條。在鋪設長軌條的過程中,需要事先在基地將25m倒用軌排組裝好,而后通過使用平板車運輸的方式,將軌排運輸至施工地點,然后通過使用鋪軌機完成鋪設工作,當軌排鋪設工作完成之后需要進行整道作業,而后進行長軌條換鋪;(3)單元軌節的焊接工作。當長軌條換鋪工作完成之后,需要在施工現場采用閃光焊的方式將長鋼軌焊接在單元軌節上;(4)上碴整道與大機養。在進行大機作業之前,需要充分使用風動卸碴機進行上碴、補碴等作業,同時在這一過程中還需要通過人工輔助的方式完成作業,而后使用起撥道搗固車、動力穩定車等進行起撥道搗固與穩定作業。此外,起撥道搗固車、配碴整形車、動力穩定車等相關主導施工機械之間,需要實行班制作業的方式,根據初步整道后精細整道的順序而進行;(5)應力放散及線路鎖定。當施工軌的溫度達到設計軌溫度范圍之內或范圍以下時,就可以施工軌進行鋼軌應力放散與焊接鎖定施工,使其可以形成無縫線路。在放散鋼軌應力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滾筒放散或綜合放散的方式進行,而鎖定焊接的方式可以采用閃光焊接來進行;(6)人工鋪道岔。鋪架在經過車站之前,軌料需要通過火車或汽車的方式運輸至施工地區,而后通過人工配合接卸的方式完成攤鋪底碴、擺放軌枕、安裝鋼軌與配件等,最后進行上碴整道作業【1】。
二、鐵路工程中軌道鋪設施工技術的具體應用
1.合理優化軌枕預制定位的環節
在實際開展軌枕預制定位工作環節的優化時,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實現:第一個方面是針對軌枕預制所需要的螺桿支架展開定位調整。在實際將軌枕轉變為軌排的過程中,需要將扣件緊鎖在各個軌枕之間,而后需要通過安裝螺桿支架的方式來支撐住整個軌排,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展開豎向定位工作,通過豎向定位工作的方式來控制軌枕的撓度;第二個方面是針對豎向展開初步的定位工作。在實際完成對螺桿支架的安裝工作之后,需要頂升軌枕,在開展這一工作的過程中,需要充分借助經緯儀以及相關定位設備來展開對支撐軌頂與軌排的定位工作,同時還需要精準的尋找出豎向定位之后的安全鎖扣件位置,最終可以實現將軌頂高度保持在標準設計的范圍之內;第三個方面是針對橫向展開初步的定位工作。在針對橫向展開初步的定位工作時,可以將軌排調整至相應的設計高度下約5mm的位置,而后在防撞墻上架設好固定的支撐桿,最后充分運用全站式定位儀來測量出搭接的實際長度,最終實現降低模版在實際安裝的過程中出現誤差的幾率,從而可以有效避免因模版出現位移或變形時對軌枕的定位工作造成影響【2】。
2.有效降低軌枕的漏識與誤識
在實際開展鐵路軌枕預制定位工作時,需要準確的識別出軌枕的具體位置,同時還需要根據相應的技術要求來控制各個扣件之間的距離,通常情況下各個扣件之間的距離需要確保在620mm——650mm之間,而道岔口之間的扣件距離需要確保扎起580mm——600mm之間。但在實際控制距離的過程中會出現軌枕漏識與誤識的情況,因此就需要制定出相應的策略,以便可以最終為鐵路軌枕預制定位工作提供保障。通常情況下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來實現:(1)軌枕信號處理軟件的流程。在實際捕捉軌枕信號的過程中,需要充分截取本次捕捉的信號里程參數以及上次捕捉的信號里程參數,并將兩次捕捉的信號里程參數之間展開對比,通過對比的方式尋找出信號里程參數之間相差的參數值,而后通過參數值的大小來判斷出本次捕捉的參數是否有效,最終判斷出參數值是否存在漏識與誤識的情況,一旦出現漏識或誤識就需要通過較為有效的方式來解決;(2)軟件補償。在開展軟件補償工作時,可以充分運用扣件節點之間的距離特點,通過補償的方式來針對接受的軌枕信號展開判斷,而后通過分析的方式來分析出信號中斷位置的里程參數,最后通過軌道檢查設備將檢查的標準定制在100mm——125mm之間,并將這一數據作為單位距離并開展采樣工作。一旦當信號里程參數的差距在400mm——500mm之間時,就代表軌枕所傳輸的信號出現誤識的情況,而當軌枕的信號里程參數在500mm——700mm之內時,就表示軌枕所傳輸的信號具備有效性;當軌枕的信號里程參數在700mm——800mm時,就表示在捕捉信號的過程中存在漏識的情況,這一因素就需要及時尋找出漏識的信號【3】。
3.軌道定位技術
通常情況下鋼軌與軌道之間的主要連接點需要通過扣件來實現,因此在開展軌道定位的過程中就需要充分確保鋼軌扣件的完整性、位置準確性以及基本作用。基于此,可以通過識別軌道扣件的方式來針對軌檢參數以及軌道ID之間的可能性展開實驗。鋼軌扣件的檢測工作可以充分參考接觸式與非接觸式這兩種方案,同時相較于接觸式檢測軌道的方式而言,非接觸式檢測軌道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對鋼軌的磨損,同時還可以有效降低對鋼軌造成的損傷。除此之外,非接觸式檢測方式可以充分運用圖像傳感器來實現,雖然這種方式的成本較高同時涉及的技術也較為復雜,但是通過接近開關的方式來實現,這樣一來就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同時還可以確保相關技術在實現的過程中不會出現較高的難度。根據鋼軌的實際結構特點,可以充分采用電渦流式接近開關對鋼軌扣件的螺栓部分展開檢測,同時通過在檢測的過程中可以通過間接檢測的方式來實現對軌道的非接觸式檢測方案【4】。
三、鐵路工程中軌道鋪設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在進行鐵路工程軌道鋪設施工之前,需要針對所有施工人員進行上崗前的安全教育。同時對于從事電器、起重、鋼軌焊接、高空作業、電焊工、機械操作司機、機動車駕駛司機等特殊工種的人員,需要進行除所從事工種的專業培訓持證上崗之外,還需要對其進行全面的安全培訓,確保其在獲得《特殊作業操作資格證書》之后,才可以準許其持證作業。此外,在進行鐵路工程軌道鋪設施工的過程中,還需要針對施工設備、施工材料等方面的安全進行檢查,具體檢查內容主要包括:施工組織設計是否具有安全措施、施工機械設備是否具備安全防護裝置、安全防護設施是否符合相關要求、施工人員是否通過安全教育的培訓工作等【5】。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進行鐵路工程軌道鋪設施工的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到施工過程中的各類因素,同時還需要充分考慮到其他因素對軌道鋪設施工造成的影響。此外,在實際定位的過程匯總,當金屬雜質超標之后會導致軌道鋪設工作受到影響,最終導致軌道鋪設出現較為嚴重的情況,因此就需要充分降低這種因素出現的可能性。通過上述的鐵路工程中軌道鋪設施工技術應用的分析與研究,可以有效提高鐵路工程軌道鋪設施工的效率與質量,同時還可以為列車的正常運行提供安全保障。
參考文獻
[1] ?張志鵬. 鐵路工程中軌道鋪設施工技術的應用[J]. 工程技術研究,2017(12):93-93.
[2] ?孫磊. 鐵路的無砟軌道施工技術與實施要點解讀[J].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1):177-178.
[3] ?陳嚴生. 高速鐵路橋梁CRTSⅢ型板式無砟軌道施工技術應用[J]. 價值工程,2017,36(4):77-78.
[4] ?曹德志. 《客貨共線鐵路軌道工程施工技術規程》編制內容研究與實施要點解析[J]. 鐵道標準設計,2018,62(1):59-63.
[5] ?韓竹青,卞正濤,張宏. 淺埋暗挖機械化施工技術在城市軌道交通工程中的應用[J]. 建筑技術,2018,49(11):35-37.